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630 |
颗粒名称: | 浦头的文化遗址及其文体活动 |
分类号: | k |
页数: | 5 |
页码: | 134-138 |
摘要: | 昔日浦头市的古迹,今日仍保留下来的有文英楼、关帝庙、文昌宫等,迄今仍供游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文英楼,也称之为“定潮楼”,在浦头街尾,临港建楼,石木结构,下通码头,楼上祀汉关羽部将周仓之神象,故俗称为“周爷楼”,民间有“渡人侯”的传说:。明末,东乡港口村有个秀才,姓陆名希韶,相传是宋末忠臣陆秀夫的后裔,父母早亡,托叔父照顾,财产由叔父代管。一夜航行数百里,终于高中“八闽第一”的解元。科举废止后,在这里设小学,浦头、新行街一带的学龄儿童均在此就学。至于陈龙的坊表,据说立在金门,不知尚存在与否。此外还有锦歌曲艺社。锦歌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往往围观如堵。 |
关键词: | 漳州市 历史 |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