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妄想赌赢而引起的迷信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627
颗粒名称: 五、妄想赌赢而引起的迷信活动
分类号: D669.8
页数: 2
页码: 129-130
摘要: 花会的嗜赌者,已缺乏理智的思考,又不敢多加猜测,乃依赖于求神、扶乩、问卜、算卦、圆梦、触景等等的迷信活动,以求赌赢而获得厚利。现略举数例作为说明,其余不多赘述:。(一)把写有三十七个名字的竹枝放在签筒里,在神像前用手摇晃签筒,以摇出的一支,而后作为押赌的“真字”。(二)将三十七个名字横写在一张纸上,旁边倒放一支烧着的香,祈求火神指点“真字”,以香烧到那一个名字熄灭为定。(三)以一盘米糕插上写有三十七个名字的小旗,拿到新墓或新棺之前去祭祀,看那支小旗倒下,即是“真字”。废寝忘食地为行赌而奔跑。凡此种种在旧社会时有所闻,足见花会为害的深重。
关键词: 漳州市 赌博 迷信活动

内容

花会的嗜赌者,已缺乏理智的思考,又不敢多加猜测,乃依赖于求神、扶乩、问卜、算卦、圆梦、触景等等的迷信活动,以求赌赢而获得厚利。现略举数例作为说明,其余不多赘述:
  (一)把写有三十七个名字的竹枝放在签筒里,在神像前用手摇晃签筒,以摇出的一支,而后作为押赌的“真字”(即必能押中得赢的名字)。
  (二)将三十七个名字横写在一张纸上,旁边倒放一支烧着的香,祈求火神指点“真字”,以香烧到那一个名字熄灭为定。
  (三)以一盘米糕插上写有三十七个名字的小旗,拿到新墓或新棺之前去祭祀,看那支小旗倒下,即是“真字”。这种迷信活动俗称“倒旗”。
  (四)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州时(1923—1926年)死刑都是砍头,赌迷竟将写有三十七名字的纸粒,撒在倒放的头颅上,以落入鼻孔中的那个纸粒所写的名字为“真字”。
  (五)赌迷拉着被枪毙者的手去按住写有三十七名字的纸粒,以粘在死者手上的那一粒认为是“真字”。
  (六)1924年7月震中学社主于卜益友因反对北洋军阀张毅的统治和剥削,不惧其权势出面请禁烟(鸦片)赌,被张毅以奠须有的罪名(“派款勒索”),枪杀卜益友于西校场。当卜被害之夜,不少社友围尸哭守达旦(卜益友被害详情巳载于本刊第四辑《震中学社始末》一文,从略)。而嗜赌者竟在卜的尸边祈求花会“真字”。
  总之,嗜赌者为赢钱而想尽各种迷信方法,正如俗语说:“不怕鬼,不怕露水”地去漏夜活动。废寝忘食地为行赌而奔跑。妇女煮饭忘记下米,或饭熟不退火焦成饭巴,或不管顾小孩致跌伤跌死,或因行赌被翁、姑、丈夫责骂而上吊、跳河自杀,或因赌而沦为盗贼匪徒,以至家破人亡。凡此种种在旧社会时有所闻,足见花会为害的深重。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庆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