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驰名老牌刀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620
颗粒名称: 漳州驰名老牌刀剪
分类号: TS914.212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自清末民初以来,漳州有好几种驰名的老牌刀剪,如江永茂的药刀、药剪,是药材业长期应用的工具,广销于本省和广东,以及东南亚各地。福建药用的鹿茸是北茸,它可剪为全柿、二柿和粉片三种,茯苓则剪为卷苓。广东药用的鹿茸是南茸,它是整枝平剪为薄片,茯苓亦剪为卷苓。不论剪法如何,都得用纯钢、薄咀而锐利的药剪,如工具不锐利,就难以剪为合格的成品,这样它的价格就得减半。江永茂打制的药用刀剪,其特点是精选原料,以纯钢净铁比量贴合,用烈火锻炼,且掌握火候,经轻打细锤而成。在全省第一次五金名牌产品会议上,经鉴定评比列为省名牌产品。现在江万波之子江森林、其孙江炳辉,仍在市家私总厂工作,继续生产打有“江永茂”铁印的刀剪。
关键词: 漳州市 中美合作 第四地区 指挥站

内容

自清末民初以来,漳州有好几种驰名的老牌刀剪,如江永茂的药刀、药剪,是药材业长期应用的工具,广销于本省和广东,以及东南亚各地。福建药用的鹿茸是北茸,它可剪为全柿、二柿和粉片三种,茯苓则剪为卷苓。广东药用的鹿茸是南茸,它是整枝平剪为薄片,茯苓亦剪为卷苓。不论剪法如何,都得用纯钢、薄咀而锐利的药剪,如工具不锐利,就难以剪为合格的成品,这样它的价格就得减半。
  江永茂打制的药用刀剪,其特点是精选原料,以纯钢净铁比量贴合,用烈火锻炼,且掌握火候,经轻打细锤而成。这名产相传至今巳历五代,是在长期打制过程中获得宝贵的经验的。其祖先原是永定县高坡乡人,这个乡是以精打利器而驰名中外的。该乡石门角人江小皮自幼跟其先辈学习打制利器的工艺,他于清末同治年间前来漳州,居住于东门凤霞头三橺桥(现文化街36号),开设祖铺江永茂,以精打药刀、药剪出售为业。药刀分为一、二、三号,药剪分为大号、二号。民初传其子江万波,解放初并入市铁业联社一社,继续生产刀剪。起初产品不加打“江永茂”铁印,顾客不信赖,为推销产品乃继续沿用老牌号铁印。1963年,该产品荣获市联营社和省手工业管理局的表扬,并发给奖状。在全省第一次五金名牌产品会议上,经鉴定评比列为省名牌产品。现在江万波之子江森林、其孙江炳辉,仍在市家私总厂工作,继续生产打有“江永茂”铁印的刀剪。
  本市还有精打刀剪而驰名的永定籍老店:专打竹刀的吴正利(在现厦门路),专打剪刀的竹记(原在太古桥)、张隆茂(原在马坪街,即现延安南路),专打剃头刀的昊胜利(原在断蛙池,即现延安南路),专打刨烟刀的张文利(原在东闸口,即现北京路南端)等。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蔡奢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