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所侨办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588
颗粒名称: 漳州一所侨办中学
分类号: G638
页数: 1
页码: 77
摘要: 公元1920年,我市旅居安南西贡从事商贾,旧华侨林民英先生感召于“五四”运动,奋发“教育救国”,振兴民族实业的爱国热忱,慨然筹捐银圆三千多元,会同漳州社会贤达,创办一所漳州华侨初级中学,招收职业班级。校舍承购英国伦敦公会建在漳州南郊草寮尾的二层楼屋,修建作为教室、办公厅、宿舍、厨房、膳厅等用室,并开辟有排球、网球体育场地和实验园地。学校聘任林瀛洲先生为校长,于1921年开学至1924年停办。先后招收有文科、农艺、木工三个班级,每个班级学生有20至30名。附近县份的青年学子也应招寄宿入学。学校成立学生会,民主选举首届班级学生庄云霖为主席,积极组织同学参加漳州市区中等学校学生联合举行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
关键词: 漳州市 侨办 中学

内容

公元1920年,我市旅居安南西贡从事商贾,旧华侨林民英先生感召于“五四”运动,奋发“教育救国”,振兴民族实业的爱国热忱,慨然筹捐银圆三千多元,会同漳州社会贤达,创办一所漳州华侨初级中学,招收职业班级。校舍承购英国伦敦公会建在漳州南郊草寮尾的二层楼屋(原为漳州福音医院英籍医师巴阿美住宅),修建作为教室、办公厅、宿舍、厨房、膳厅等用室,并开辟有排球、网球体育场地和实验园地。学校聘任林瀛洲先生为校长,于1921年开学至1924年停办。先后招收有文科、农艺、木工三个班级,每个班级学生有20至30名。附近县份的青年学子也应招寄宿入学。教习的基础课程参照普通初中的教学计划,略有精简,腾出教时,安排职业课。在教学中,贯串教书又传艺,读书并习作,有主有次,有机配合的实施方法,如木工班级配合习作竹工、藤器的工艺;农艺班级配合养植实验,饲养引进的大格肉鸡,试植芦笋、面包果等,还增习应用化学,教制冰琪琳、蛋糕等食品,教导学生学以致用。
  其时,受聘任课教员有陈家瑞、陈湘龄、朱雨亭、郭彩凤、杨鸿逵等;职员张师庆和王成华。
  学校成立学生会,民主选举首届班级学生庄云霖为主席,积极组织同学参加漳州市区中等学校学生联合举行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第一届毕业班级一部份成绩较好的毕业生,考入当时由“五校”合并的龙溪县立高初级中学的高中部,继续就学,其他学生投入社会自谋职业的生产劳动。

附注

本文根据访问有关同志的忆述综合整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海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