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蕙君之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575
颗粒名称: 邵蕙君之死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1943年8、9月间,漳浦发生一件重大暗杀案,原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漳浦分团干事长陈秀夔之妻——漳浦县立中学英语教师邵蕙君遇害身亡。此案一时轰动全省,福州、厦门、漳浦的几家报纸都先后刊登过这条新闻。用驳壳枪从窗口对准床上连发五弹,均中邵蕙君身上,当场死亡,陈秀夔及儿子无恙。县长责成警察局长翁化清限于一个月内破案。国民党政府留下的这桩悬案,直至解放后人民政府才全案侦破,为邵蕙君伸了冤。1951年将凶手陈思聪、林铁两人判处死刑,帮凶陈半丁判处有期徒刑20年。主谋陈思明因解放后有立功赎罪的表现,不予追究历史罪责,后病死于诏安。
关键词: 漳州市 邵蕙君

内容

1943年8、9月间,漳浦发生一件重大暗杀案,原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漳浦分团干事长陈秀夔之妻——漳浦县立中学英语教师邵蕙君遇害身亡。此案一时轰动全省,福州、厦门、漳浦的几家报纸都先后刊登过这条新闻。
  陈秀夔系当时漳浦地方上巨头之一,公馆设在漳浦县城西街三青团分团部(今第二招待所对面,解放前南华旅社)后进的楼上。发案当夜,陈氏夫妇及一个两岁的儿子同床熟睡,凶手爬登楼屋旁边的平房屋顶,以架人梯的办法凶手站在另一个帮凶肩上。用驳壳枪从窗口对准床上连发五弹,均中邵蕙君身上,当场死亡,陈秀夔及儿子无恙。据解放后捕获的凶犯供称:他们蓄谋暗杀陈秀夔已久,事先侦查,摸清其夫妇睡觉位置,陈平常睡在床外边,邵睡在内侧,不巧当夜夫归掉换睡觉位置,以致错杀了邵蕙君。邵蕙君当时巳怀有8个月身孕,一尸两命,漳浦一时震动,各界都深为一个中学教师母子的冤死惋惜。社会上议论纷纷:何故下此毒手?谁敢谋杀陈秀夔?他平时有两名保镖,出入两支驳壳枪跟随左右,谁有本事制造这样的血案?显然这不是一般的凶杀案,明了漳浦当时地方派系斗争情况的人都心中有数,彼此心照不宣。案发时,省主席刘建绪正在漳州视察,厦门某报记者系邵蕙君叔父,闻讯即谒见刘建绪,请其着令漳浦县长郑有泰迅速破案惩凶。县长责成警察局长翁化清限于一个月内破案。但他们都知道案请易破,只是破不得也。不久,郑有泰离职而去,以后继任的县长卢德明、黄清淮以及警察局长李松辉等也都不敢触动此案,上催下拖,悬案了之。
  原来自抗战末期一一1940年以至1946年前后,漳浦是漳州军统头子陈达元的一统天下,他是漳浦赤湖人,漳浦的国民党县党部和三青团的骨千都由他“点将”中统的人在漳浦被排挤,寥寥几人,无权无势。1946年下半年起,,全国国统区为选举乡民代表、保长、县参议员、国大代表等闹得天昏地暗。漳浦陈达元手下的人,为了竞选,发生了分裂,形成以县党部书记长柯汉扬、县参议会副议长陈则蔡联合的一派,和以县参议会议长杨拔萃、三青团干事长陈秀夔联合的另一派,前者通称党部派,后者通称团部派。两派为了扩充各自的势力,拉拢选票,占居实力优势,都把触角伸到下层,于是各个角落的大多数乡村士绅、保长、乡民代表、号年军及华安班复员人员等一伙人一时都被卷入这场派系斗争的漩涡中,各为其主,各不相让,不是依附党部派,就是依附团部派。同一个村庄、同一个宗族,封建的恩怨和政治的派系斗争纠缠揉合在一起,你参加党部派,我和你有仇怨,就参加团部派。下边双方闹矛盾、拼生死,上面即为其撑腰支持;上面需要什么下边立即呼应,要钱有钱,要枪出枪,乐意为靠山卖命效力。陈秀夔是金塘乡(今深涂乡)墩柄村人,1942年福州协和大学农村经济系毕业后回到漳浦,从县政府科长、县参议会秘书、三青团分团书记爬到干事长。他一心一意要在老家占地盘、奠根基,就和他同村的军统人物陈思明一家,因为各自的利害结下极深的仇怨。金塘乡乡长原是陈思明之弟陈峰平,此人病死后,乡长由与陈思明联盟的陈钦华(金塘中心小学校长)之婿林培元接任,陈秀夔为了控制金塘乡,支持他的心腹林茂财,利用“乡民代表”改选机会,夺取乡长。陈思明就联合该乡的县参议员魏乃构来与陈秀夔相抗衡,因此,1948年春就发生过枪杀竹屿保保长陈土洁的命案。当时漳浦发生这种地方派系斗争和封建宗派斗争结合在一起的血案多起,政府都无力缉凶惩办,结果都是以几百担稻谷或几十两黄金赔命私了,行凶的一方都消遥法外。陈思明和陈秀夔双方仇怨越积越深。陈思明系军统息烽训练班出身,曾任军统闽南站督察员和诏安组组长、漳浦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陈思明弟弟陈思聪当过漳浦警察局便衣侦探,他们看透政府的软弱无能,又有靠山,于是便策划谋杀陈秀夔,结果发生了暗杀陈秀夔未遂,误杀邵蕙君的血案。
  邵蕙君系厦门人,家居鼓浪屿。她的父亲邵庆元生前为厦门知名人士,曾任毓德女中校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占领鼓浪屿,举家内迁漳浦逃难。她精通英语,应聘在漳浦中学任教,才和陈秀夔结婚。抗战胜利后,她的母亲及弟妹一家迁回鼓浪屿,她仍留居漳浦,不幸遇难,年仅27岁,遗下一个六岁的女儿和两岁的男孩。惨案发生后,邵家一直向省政府及专员公署申诉。1949年初省主席李良荣曾给漳浦下一道限期破案的命令,据闻县政府主任秘书范济泱曾私下征求陈秀夔的意见,他表示破案惩凶为爱妻伸冤自是心愿,但或将危及自身的安全。不久解放军渡江,福建形势急转直下,漳浦解放前夕,陈秀夔只身去台湾。
  国民党政府留下的这桩悬案,直至解放后人民政府才全案侦破,为邵蕙君伸了冤。1951年将凶手陈思聪、林铁两人判处死刑,帮凶陈半丁判处有期徒刑20年。主谋陈思明因解放后有立功赎罪的表现,不予追究历史罪责,后病死于诏安。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