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575 |
颗粒名称: | 邵蕙君之死 |
分类号: | K250.657 |
页数: | 3 |
页码: | 56-58 |
摘要: | 1943年8、9月间,漳浦发生一件重大暗杀案,原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漳浦分团干事长陈秀夔之妻——漳浦县立中学英语教师邵蕙君遇害身亡。此案一时轰动全省,福州、厦门、漳浦的几家报纸都先后刊登过这条新闻。用驳壳枪从窗口对准床上连发五弹,均中邵蕙君身上,当场死亡,陈秀夔及儿子无恙。县长责成警察局长翁化清限于一个月内破案。国民党政府留下的这桩悬案,直至解放后人民政府才全案侦破,为邵蕙君伸了冤。1951年将凶手陈思聪、林铁两人判处死刑,帮凶陈半丁判处有期徒刑20年。主谋陈思明因解放后有立功赎罪的表现,不予追究历史罪责,后病死于诏安。 |
关键词: | 漳州市 邵蕙君 |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