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驿运分处成立后的业务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548
颗粒名称: 漳州驿运分处成立后的业务情况
分类号: F512.7 57
页数: 2
页码: 151-152
摘要: 一九四一年夏,全国成立驿运管理总处,与省各厅局为平行机构。省以下分别成立驿运分处。漳州于同年将运输公司办事处裁撤,改设漳州驿运分处,派刘荆荫为主任。人事局部改组,除原省公司派来的一部分人员如缪孟刚、孙光、颜春魁、刘锡荣等调回总公司外,其余全部移交给驿运分处留用,继续工作。
关键词: 漳州 抗战时期 驿运分处

内容

一九四一年夏,全国成立驿运管理总处,与省各厅局为平行机构。省以下分别成立驿运分处。漳州于同年将运输公司办事处裁撤,改设漳州驿运分处,派刘荆荫为主任。人事局部改组,除原省公司派来的一部分人员如缪孟刚、孙光、颜春魁、刘锡荣等调回总公司外,其余全部移交给驿运分处留用,继续工作。
  漳州驿运分处成立以后,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四月,全国抗日战争接近胜利,交通运输即将恢复战前状态,但直至驿运机构办理结束为止,其组织、管理、设施、路线等,大体上和漳州运输公司办事处相同,变化不大,只是运输托运交货等略有不同。过去运输公司开办时,货物托运应按照规定办理交货、进仓、取货等手续,托运、交货、取货做到货主满意。改组后的驿运分处,起先也照旧办理,但后来日久弊生,如货物托运进仓手续繁琐,个别管理员不负责任,以致货物搬运碰撞损坏,或者管仓员、仓丁从中盗取,发生索赔纠纷等。因此,货主索性要求自行押运,货物不进仓,仅办托运交费手续。这样一更改,各站省了许多事务,减少了任务繁重的保管工作,驿运站形同虚设,等于坐收托运费。难怪当时有人责骂说,这是变相“驿运捐”。当初组织人力运输,是有便民利民的作用,商民乐意交费托运。可是到了这时,驿运站只调运输工具,其他一概不管,就变为累赘,徒加人民负担。抗战期间华侨领袖嘉庚、李铁民、侯西反诸先生一行来闽考察,对闽政提出严厉的指责,驿运站即是其中之一。
  一九四二年,漳州驿运分处主任刘荆荫卸职以后,分处改称龙晋总段,总段长一职由黄锵接充。不久总段又改称驿运办事处,主任由李仲任接充。李任职没有几个月,又改由陈仁庆接充。在陈仁庆任内,省处在漳平设立漳平直属驿运总站,从华安县新圩站起划归漳平直属总站管辖。这样,漳平经雁石到龙岩,漳平至宁洋和漳平至华安、岭兜、新圩,建成一个中心交通网。漳平直属驿运总站成立后,依照省驿、省盐协议的规定,其目的是要把闽南食盐运到闽西、闽中,加强该地区的运输管理。但漳平站的盐运始终未能实现,因为当地国民党的党团暗中承包盐运,有利可图,多方破坏阻挠省运计划。
  值得一提的,一九四三年省驿运处长丘汉平标榜对运工福利的重视,他特选定永安、漳州两地建立运工福利事务所。两所直属省处领导,经费由省处直接拨给。事务所设主任一人,经管运工的一切福利事务和计划工作。漳州运工福利事务所于一九四三年三月成立。开始着手筹备时,因战时药品、药瓶及各种医用器械难以购置,延到五月才在现厦门路开设运工施诊所,聘请郑位南、蒋美秀担任医师、为漳属所有运工免费治疗疾病。该所医药器县颇齐足,规模还可以,远近运工就医者也不少。另外开设运工服务部,如替运工代笔、回答咨询,成立运工之家,以及做些宣传工作,都是无条件为运工服务,不收一分钱,颇受运工欢迎。但不到半年之久,漳州运工福利所首先被裁撤,说是节约开支,把药品和医药器具全部运往永安省处医药室应用,结果运工福利,只是昙花一现,所谓“为运工谋福利”,也只是说说好听罢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入了“打响闽南抗日第一炮”、“东山人民英勇抗战片断”、“日寇侵扰诏安纪实”、“诏安、东山、港尾三地之战”、“日伪侵占下的浯屿岛”、“伪军三个团在港尾反正纪要”、“日寇窜扰漳属罪行录”、“堵击日寇流窜闽南纪实”、“刺杀敌酋泽重信”、“对敌伪斗争二三事”、“盟军在缅甸痛击日寇见闻”、“漳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概况”等32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