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漳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535
颗粒名称: (一)漳州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4
页码: 122-125
摘要: 记忆有时真象一位不速之客,当你不经意之时,它竟突然地出现在你面前,使你一时思绪万千,不能自己。最近,当我在档案馆检阅旧报纸时,一张陈旧的,牙黄色的“号外”,突然跃入眼帘:。两行特号大字,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久巳被岁月淡忘的欢乐,又重新在我心中翻腾激荡着,记忆又从沉睡中复苏了。那是一九四五年八月间的事。当时我在《闽南新报》任事,业余时间参加话剧活动。
关键词: 文史资料 漳州 三则

内容

记忆有时真象一位不速之客,当你不经意之时,它竟突然地出现在你面前,使你一时思绪万千,不能自己。最近,当我在档案馆检阅旧报纸时,一张陈旧的,牙黄色的“号外”,突然跃入眼帘:
  “中国抗战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两行特号大字,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久巳被岁月淡忘的欢乐,又重新在我心中翻腾激荡着,记忆又从沉睡中复苏了。那是一九四五年八月间的事。当时我在《闽南新报》任事,业余时间参加话剧活动。八月十日晚九时三十分,龙溪青年剧社正在光明戏院,(即现大众影院)公演话剧《天字第十一号》,刚演完了第一幕时,闽南新报社突然派工友送来一张简短电文稿,内容如下:
  “中央社重庆特急电:据东京十日广播,日本政府以下列照会致瑞士及瑞典政府,托其转致中、美、英、苏四国。日本政府为遵信天皇陛下之圣旨……决定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于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波茨坦所发表的公告……”
  日本请求无条件投降的喜讯传来了。我那时负责前台监督,接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急忙通知后台的演职员。他们听到这喜讯,都雀跃起来,演川岛芳子的女主角余瑞华,刚从后台出来,只听到“投降”两字,就急忙地问。“谁投降啊?”有人打趣的说:“你们日本无条件投降啦!。”这一声刚说完,几个女演员就围着余瑞华拥抱起来了。我又急忙把布幕拉开,向观众宣布这多少年梦寐以求而振奋人心的喜讯。两千多个观众顿时轰动起来,台上台下欢声如雷,相互拥抱,牵拉起舞,欢乐如狂的情景,实在是笔墨难以形容的。由于人们的心情,巳被胜利的愉快冲击着,这时的确是无法再把戏演下去。当下我们全体演职员,(演员都没有卸装)敲锣打鼓在前领队,观众自动地紧跟在后。我们这一支队伍,由太古桥光明戏院前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市仔头,(现北京路)、十字街(现新华西路的中段)到了园圈(即现新华南北东西路中心点)、转向大马路(即新华南)、向右转入霞薰里(即现修文东路)、东桥亭、断蛙池(现延安南路)、陈公巷、杉巷(现均为厦门路)、万道边、东坂后(均是现青年路)、转入中山公园。再由公园出道口(现为延安南北路交叉口),东铺头(现新华西)、转渔头庙(现北京路)、步武街(现南昌路)、下井,花圈后(现民主路)、再过海道后(现瑞京路)、再由中山公园西门进入。我们一边走,一边喊口号,“中国抗战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同盟胜利万岁”,每到四岔路口,我们就将队伍站列一边,向着群众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街道中间人流如鱼似地穿梭游动着。临街的每家窗口,都探出男男女女喜悦的面庞。天台上闪动着一簇簇人影。沿途队伍都燃放鞭炮,炮纸满天飞,硝烟弥漫得令人对面看不清。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交响地发出轰轰如雷的声音,冲向九霄云汉。火炬光、灯光、鞭炮爆光照耀着大街小巷每一个角落。整个漳州市区沉浸在一片火光中,人们的心情都是万分的激动与欢快!
  漳州闽南新报社接到日本投降的电讯后,除急忙派人向各社团传达讯息並用电话通知各机关外,还立即组织了一支由编辑人员和营业人员、印刷工人汇成的队伍,由社长黄清淮领队,由东坂后该报社门前出发,绕向中山公园,到道口(即现百货大楼前)。沿途他们喊口号、宣传日本投降消息,群众自动跟随着游行。游行者越来越多,市区内各小学也由教师临时组队游行,他们有的高举火炬,有的吹小号、打小鼓,跟着人群游走。机关团体虽然来不及组织队伍,但多半公务人员、教师喜悦地走出家门,参与各个队伍游行。市区的几条中心街道,如中山公园、府口(现为台湾路)、马坪街、道口、断蛙池、圆圈、市仔头等,都是每个队伍必经之地。这一队,刚走过去,那一队又迎面走了过来。队伍一条条如长龙似地穿来穿去,人流滚滚地涌出涌入。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哄哄震人耳鼓,以至两人对面说话也分辨不出是说什么。一张张新奇兴奋的欢乐笑容,在火光中映现出来。
  队伍中的白发苍苍老年人,他和她都忘形地在欢跳,他和她都忘记了自己的高龄,更忘记了他们的疲劳,而是用劲地在尽情欢跳。抱在大人怀中的小孩,嘻笑地举着小手乱挥乱舞,在火光中显露出那一张张橙红小脸儿,十分令人喜爱,狂欢的人们竟是争先上前去吻那可爱的小脸儿,而他们都是喜滋滋的笑着。住在芝山寻源中学的盟军,也在队伍中游行,他们有的举着酒瓶,不断地把酒往口中斟下。他们乐得如醉如狂,边走边舞,频频向人们伸出大拇指,口中喊着“OK!”“顶好!”……有的都是肩上坐着小孩,口中哼着英语歌,脚下却不停地摇摇摆摆,跳着他们喜欢的舞步。有的却故意装着醉汉,学着弄大尪那样颠颠倒倒,奇形怪样,尽态极妍,人们报他们以热烈的掌声,而他们却是跳得更欢更猛!
  在中山公园内,不知怎地集结了几支队伍,在欢呼口号,一边喊的口号未停,另一边又接着喊了下去,“中国抗战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同盟胜利万岁!”口号声弥漫在整个中山公园,彼起此落,有如一场喊口号的热烈比赛。
  当闽南新报社率领的队伍,与我们青年剧社带领的队伍,在马坪街相遇时,刚好盟友的队伍也从太古桥方面走来,随着报社队伍而行的中美合作指挥所成员,被盟友们发现了,他们用英语知会一下,就蜂拥到他们身边,把一些人高高抬举起来,口中连声地喊着“OK”,“顶好”。
  这一队队的人流冲向大街,淌过小巷,回旋地来来往往,走遍了东西南北的每一个角落。单就主要的街道府口、马坪街、道口、十字街、市仔头、圆圈、断蛙池和中山公园,我们不知来回走了多少遍,就是比较偏僻的小巷、小街如大岸顶、打铜街、马肚底、巷口的东岳、官园、新桥的竹巷下、草寮尾,游行队伍也都走过了。这一夜的狂欢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胜利曙光在望,人们才带着满怀兴奋的心情,从各个游行队伍中自动地散开,踏着轻松愉快的步伐,沿着铺满鞭炮碎纸的道路,回到自己的家,他们谁都在准备迎接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得到胜利的第一个早晨!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入了“打响闽南抗日第一炮”、“东山人民英勇抗战片断”、“日寇侵扰诏安纪实”、“诏安、东山、港尾三地之战”、“日伪侵占下的浯屿岛”、“伪军三个团在港尾反正纪要”、“日寇窜扰漳属罪行录”、“堵击日寇流窜闽南纪实”、“刺杀敌酋泽重信”、“对敌伪斗争二三事”、“盟军在缅甸痛击日寇见闻”、“漳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概况”等32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胡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