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侨爱国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514
颗粒名称: 一、华侨爱国心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93-95
摘要: 一九三八年底,在马共领导下,马六甲、巴丁成立了“抗敌后援会”,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和搞募捐。李焕愉先生带头买了一朵纸花五百元,大家热烈鼓掌,对他的爱国行动表示赞赏。当时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满腔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尽管有孕在身,仍然白天教书,晚上和大家排练节目,节假日到各处去宣传演出。后来生下了大女儿,刚满月不久,就把她送到山区叔父家抚养,自己又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中去了。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华侨 抗日活动

内容

“你一角,我一毫,
  涓涓滴滴积成江河变做怒涛,
  只要你有多少捐多少。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誓把祖国保。
  ……”
  这首流行的“募捐歌”,正是当年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华侨爱国心的写照!
  记得在祖国全民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有不少血气方刚的年轻教师、学生、店员和工人,他们冲破种种艰难险阻,返回国内直接参加抗日队伍。马六甲有位女中教师叫孙硕(江苏人),就毅然回国参加了新四军。每当看到电视剧《烽火侨女》时,我就想起她。我还认识一位同乡叫徐松山的,在巴丁月落小学教书,那时他的未婚妻在芙蓉市郊区任小学教师,但她不顾个人幸福,也和一群年轻人回国参加抗日。后来徐松山同志也回国参加革命队伍,五十年代我还见过他一面,当时他在南昌一个工厂担任书记工作。
  一九三八年底,在马共领导下,马六甲、巴丁成立了“抗敌后援会”,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和搞募捐。为此又组织了有工人、教师、学生、店员等年轻人参加的“青年服务团”,下分戏剧队和歌咏队。我们这一群年轻人爱国热情可高了,白天上课教书、上班工作,晚上就聚在一起扎纸花、演唱抗日歌曲,排练街头剧(如《放下你的鞭子》等)、然后利用晚上和星期天以及节假日时间,到橡胶园、矿山和较偏僻的乡村去宣传、演出和卖纸花募捐。当时,我们一边拿着自扎的纸花向人们募捐,一边深情地唱道:
  “先生买一朵花呀!
  先生买一朵花呀!
  这是爱国之花,
  这是救国之花。
  买了花,
  救了国家……”
  于是人们含着热泪,争先恐后地掏出钱来买纸花。我们的演出宣传活动,得到了当地广大华侨的拥护与支持。特别是巴丁爱国侨领李焕愉先生(福建省德化县人),他非常支持我们的抗日宣传活动,每天晚上都派来两辆大卡车运载我们到各处去演出。我们还常常把这两辆大卡车合并在一起当做戏台,大家就在这“戏台”上演出节目。记得有一次,李焕愉先生还特地邀请了商界人士、胶园主、锡矿主等各界知名人士来观看我们的宣传演出,然后我们向他们义卖纸花和咖啡。一朵纸花、一杯咖啡,从两元到一百元,多至五百元。李焕愉先生带头买了一朵纸花五百元,大家热烈鼓掌,对他的爱国行动表示赞赏。当晚就共募捐了五千多元
  (英联邦币)。
  当时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满腔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尽管有孕在身,仍然白天教书,晚上和大家排练节目,节假日到各处去宣传演出。后来生下了大女儿,刚满月不久,就把她送到山区叔父家抚养,自己又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中去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入了“打响闽南抗日第一炮”、“东山人民英勇抗战片断”、“日寇侵扰诏安纪实”、“诏安、东山、港尾三地之战”、“日伪侵占下的浯屿岛”、“伪军三个团在港尾反正纪要”、“日寇窜扰漳属罪行录”、“堵击日寇流窜闽南纪实”、“刺杀敌酋泽重信”、“对敌伪斗争二三事”、“盟军在缅甸痛击日寇见闻”、“漳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概况”等32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