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463 |
颗粒名称: | 漳州民间五月习俗 |
分类号: | K892 |
页数: | 2 |
页码: | 104-105 |
摘要: |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即事物边缘,或开始的意思。《漳州府志》上记载:“端午悬艾插蒲蒸角黍,服雄黄酒,儿童带茧虎,俗斗龙舟,富人放标,持豚酒饲之。”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大概是由于时至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借助于艾和菖蒲的气味,可以驱虫除秽,清洁空气的缘故。有人还把雄黄酒涂在儿童额上,写“王”字,说是可以避免生疮。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房内特别是食物贮藏室,厨房洒上雄黄水或薰雄黄烟,用以杀死或防止毒虫,尚不失为环境消毒的一种办法。角黍,就是粽子,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漳州人尊之为“水仙尊王”。 |
关键词: | 漳州 民间 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