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民间五月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463
颗粒名称: 漳州民间五月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2
页码: 104-105
摘要: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即事物边缘,或开始的意思。《漳州府志》上记载:“端午悬艾插蒲蒸角黍,服雄黄酒,儿童带茧虎,俗斗龙舟,富人放标,持豚酒饲之。”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大概是由于时至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借助于艾和菖蒲的气味,可以驱虫除秽,清洁空气的缘故。有人还把雄黄酒涂在儿童额上,写“王”字,说是可以避免生疮。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房内特别是食物贮藏室,厨房洒上雄黄水或薰雄黄烟,用以杀死或防止毒虫,尚不失为环境消毒的一种办法。角黍,就是粽子,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漳州人尊之为“水仙尊王”。
关键词: 漳州 民间 习俗

内容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风土记》)端即事物边缘,或开始的意思。《漳州府志》上记载:“端午悬艾插蒲蒸角黍,服雄黄酒,儿童带茧虎,俗斗龙舟,富人放标,持豚酒饲之。”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大概是由于时至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借助于艾和菖蒲的气味,可以驱虫除秽,清洁空气的缘故。喝雄黄酒,是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所以古人认为雄黄可以除毒避邪。有人还把雄黄酒涂在儿童额上,写“王”字,说是可以避免生疮。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房内特别是食物贮藏室,厨房洒上雄黄水或薰雄黄烟,用以杀死或防止毒虫,尚不失为环境消毒的一种办法。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雄黄是一种致癌物质,即使喝很少量也是有害的,人体的消化道吸收雄黄中包含的砷的成分,日久还会引起肝的损伤。
  角黍,就是粽子,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漳州有碱粽、豆粽、肉粽等数种。赛龙舟,更是端午节最热闹的盛会,从五月初一开始,九龙江畔分地段轮日举行,奖品是向当地商家富户募捐来的,在终点把奖品挂在竹竿上,飞舟争渡,力争上游,谓之“夺标”,水上盛会,热烈非凡。吃粽子,赛龙舟,这种习俗,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漳州人尊之为“水仙尊王”。
  但是,据闻一多先生在《端节的历史教育》一文中作过详细而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在水面上举行龙舟竞渡的游戏,是给图腾神娱乐的。粽子也是给图腾神吃的,当然也供龙子龙孙们一同娱乐,一起享受。
  端午节龙舟竞渡,至今依然十分红火,曾省又有《竹枝词》为证:
  “端阳佳节可人天,溪北溪南兢斗船。
  金鼓声喧齐喝采,锦标争夺看谁先?”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爱国华侨林秉祥先生事略”、“中国民主同盟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怀念郑畴同志”、“漳州解放前的金银首饰业”等13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