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民间正月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459
颗粒名称: 漳州民间正月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5
页码: 98-102
摘要: 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要数春节了。漳州人把春节叫做“新正”,正月是岁首,新年新气象,象征团结、兴旺,寄托着新的一年的希望。因此,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比起其他节日来更为丰富多彩,除祭祀拜年外,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白天逛娱春场,晚上观耍龙灯,舞狮子,放烟花,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一直延续到元宵夜,到达高潮。初二早,请女婿,客人告辞时,双方都要以“红包”(压岁钱)赠予小孩们。儿童也解称恭喜,赚得红柑满袖来。黄梧霸占了谢探花的府第为黄公府,强迫当地人民把探花街改称为公府街。因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偕丈夫,归家贺新正。当晚夫妻双双一同回去,不能留在娘家过夜。北管南腔听不断,几番箫鼓过前街。
关键词: 漳州 民间 习俗

内容

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要数春节了。漳州人把春节叫做“新正”,正月是岁首,新年新气象,象征团结、兴旺,寄托着新的一年的希望。因此,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比起其他节日来更为丰富多彩,除祭祀拜年外,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白天逛娱春场,晚上观耍龙灯,舞狮子,放烟花,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一直延续到元宵夜,到达高潮。
  漳州流传一首民谣,把春节活动用顺口溜,加以概括,颇有趣味,但说法不一,抄录一种于下:
  初一早,
  初二早,请女婿,
  初三睡到饱,
  初四尪(神)落天
  初五假开,(春节活动告一段落)
  初六打囡尻川,(打孩子屁股)
  初七平宵,
  初八做粿料
  初九天公生,(隆重庆祝玉皇圣诞)
  初十地公生
  十一吃福,
  十二庙打涸,(木鱼)
  十三关帝公生
  十四结灯棚,
  十五闹元宵。
  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礼神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叫做“开正”。主妇用红糖煮线面,敬祀神祗,祈求全家幸福长寿。再以三碗饭,插上红纸花,俗称“饭春枝”,祭祀先人。漳州方言“剩余”读做“春”,祝祷家庭粮食充足有剩余。然后,全家大大小小都穿新衣,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主人家则用朱盒(漳州俗称“荐盒”)盛糖果,並泡甜茶、热情款待客人。至亲好友,主人还招待佳肴美酒,叫做“请春酒”。客人告辞时,双方都要以“红包”(压岁钱)赠予小孩们。如在路上遇到熟人,都要互相拜年,庆祝新春快乐。
  清龙溪举人曾省《漳州四时竹枝词》曰:
  “元旦春为一岁魁,大家拜贺礼相陪。
  儿童也解称恭喜,赚得红柑满袖来。”
  春节期间,漳州还有一种特别的习俗,即“逛公爷街”,现在改称“娱春场”。所谓“公爷”是指郑成功的部将黄梧,他献海澄降清,封为一等海澄公,漳州人称他及其世代为黄公台。黄梧霸占了谢探花的府第为黄公府,强迫当地人民把探花街改称为公府街。春节期间,在这条街上设新春游艺场,漳州人就叫逛公爷街了。
  初一这一天,民间还有几种禁忌:三餐不吃粥,据说避免“出门遇雨”;不扫地板,不把垃圾倾倒于户外,说是“财气不外泄”;又忌家里打破碗碟用具,也不打骂孩子,说是“避免不吉利的征兆”。总之,要欢欢喜喜,乾乾净净,顺顺利利地过个舒心的春节。
  初二除了拜年和逛娱春场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请女婿”。因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偕丈夫,归家贺新正。漳州的风俗,对待女婿是很亲热的,招待特别热情周到。不过他们来时也得带些“红包”和糖饼分给岳家的孩子们。当晚夫妻双双一同回去,不能留在娘家过夜。
  初三,一般不互相串门拜年了,因为早时新丧之家,俗例要在这一天祭亡灵,有亲眷来吊丧,谓之“消新愁”。所以初三不到别人家里拜年,避免不吉利。
  初四是“接神日”,因为去岁腊月二十四夜,送神祗上天奏善事,到初三深夜神祗就要回驾本宅。所以这天清晨,沐浴焚香、排三牲果品迎接神祗,以祈求合家一年平安。
  初五,年假已过,各行各业开始营业,所以叫“假开”,(假毕,开始工作了)。店铺常用朱红色纸写”开张大吉”或“大吉利市”的字条贴在门上和柜台前。开店门时要燃放鞭炮,祝贶生意兴隆。
  初六,拜年的活动基本结束了,但市郊的农村妇女,喜爱在这天进城逛娱春场,传说初六多走路,可以避免脚掌长“鸡眼”。
  初七是“平宵”,农民精选五谷和蔬菜煮来吃,名叫“七宝汤”,据说吃了可以解除百病。
  初八这天全家人必须团聚在一块儿享叙天伦之乐,准备初九这天隆重庆祝玉皇大帝生日。
  十一,俗称“吃福”,这一天一定要弄些好东西吃,可以保养身体,有福气。
  以后几天就是准备闹元宵了,这是欢庆春节活动的高潮,也是春节活动的尾声了。漳州传说:这天晚上,天上的状元爷要下凡游街。状元爷是具有儿童的性情,欢喜同儿童游玩的。所以家家户户叫儿童手提五光十色的灯笼,欢聚街上,高喊游街,照得夜市光明如昼。
  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算是个重大的节日,所以庆祝元宵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红男绿女涌上街头,看花灯,猜灯谜,旧时还扎鳌山;广场上放烟火,攻炮城;大街上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脚,摇花船,大鼓凉伞,使人应接不睱,狂欢到深夜,俗称“闹元宵”。
  《漳州竹枝词》有咏元宵曰:
  “满城灯火巧安排,兢看鳌山景物佳。
  北管南腔听不断,几番箫鼓过前街。”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爱国华侨林秉祥先生事略”、“中国民主同盟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怀念郑畴同志”、“漳州解放前的金银首饰业”等13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