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分团部的内部组织和基层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404
颗粒名称: 漳州分团部的内部组织和基层组织
分类号: D693.74
页数: 2
页码: 71-72
摘要: 三青团漳州分团部一九四三年迁址在中山公园内仰文楼右侧办公,分团部干事会设书记一人,主持日常事务。下设三股,每股设股长一人,股员一至三人。第一股总务,第二股组训,第三股宣社,一九四四年将第三股宣社分开,增设第四股,其他各县仅设两股,宣社工作由第一股兼任。一九四五年三青团漳州分团基层组织:全县有七个乡镇区队及省立龙溪中学、省立龙溪师范、私立寻源中学、私立进德女中、私立崇正中学等五个中学区队。全部团员男女六百多人,散布龙溪县及漳州市区机关、学校以及社会各个角落。此外,漳州分团还有一个福建省独无仅有的秘密区队组织。这个组织负有调查共产党活动的任务。一九四〇年成立,一九四四年宣布撤消停止活动。
关键词: 漳州 三青团 内部组织

内容

三青团漳州分团部一九四三年迁址在中山公园内仰文楼右侧办公(今漳州市展览馆),分团部干事会设书记一人,主持日常事务。下设三股,每股设股长一人,股员一至三人。第一股总务,第二股组训,第三股宣社,一九四四年将第三股宣社分开,增设第四股,其他各县仅设两股,宣社工作由第一股兼任。
  一九四五年三青团漳州分团基层组织:全县有七个乡镇区队及省立龙溪中学、省立龙溪师范、私立寻源中学、私立进德女中、私立崇正中学等五个中学区队。全部团员男女六百多人,散布龙溪县及漳州市区机关、学校以及社会各个角落。
  第一区队 市区崇安镇、丹霞镇。先后任区队长者为陈毓光、魏源泉、郭梅影。后崇安、丹霞分为两个区队和一个教育区队,崇安区队区队长为刘振声,丹霞区队区队长为郭梅影,教育区队区队长为林瑞芳。
  第二区队 莲塘、古县、颜厝、潮洋、文山、土亭等乡。先后任区队长者为魏永绥、朱自荣、杨奕坤、周兆蕙、郑定卿等人。
  第三区队 石码镇。该镇为龙溪县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三青团势力特盛,一九四二年就分设两个区队。社会区队先后任区队长者为陈郑祥、欧阳宸。石码县中区队长为杨省三。
  第四区队 浒茂、乌礁两乡。先后任区队长者为郭浴沂、林开盛、林振基。后三青团员增多,浒茂、乌礁各成立一个区队。
  第五区队 天宝、铁凤、乌石、浦南等乡。先后任区队长者为郑华、柯国安、梁友林。
  第六区队 关霞、修滨、郭坑、桥头等乡。区队长为黄华。
  第七区队 石美、角美、东美等乡。区队长为江胜达。
  中学区队龙中、龙师以三青团员增多,后龙中成立三青团省立龙溪中学分团部,龙师成立三青团省立龙溪师范分团筹备处,均归省支团部直接领导。
  三青团区队以下设分队,一般有团员五至十多人,选出正副分队长各一人。在偏远地区团员编为直属团员,不编入分队。一九四三年下半年,漳州分团部曾在漳州岱浦中心小学内举行半个月的分队长队付训练,参加的有一百多人。
  此外,漳州分团还有一个福建省独无仅有的秘密区队组织。该组织系陈达元拉拢青年培养骨干的一个军统外围组织。名称为“禾山区队”参加成员绝大多数是原来“复兴社”及“忠义救国会”分子和党、政、学校主要骨干。区队长代号为“李尚接”(?),区队下设小组,石码组组长代号为“王维石”。这个组织负有调查共产党活动的任务。一九四〇年成立,一九四四年宣布撤消停止活动。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天文学家戴文赛传略、神经外科专家赵以成、画家许敦谷生平及其作品、留日杂忆、嘘风学社与《嘘风月刊》、漳州师专沿革概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漳州组织发展史略、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始末、三青团在漳州的组织和活动、漳州解放前的米谷业、漳州火柴厂的创办和经营概况、“漳浦事件”后忆两事、郑成功争夺漳州纪实等1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文政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