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银庄店员的工作、待遇和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348
颗粒名称: 三、银庄店员的工作、待遇和组织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3
页码: 57-59
摘要: 银庄店员的工作较繁忙,由于同业的竞争,为争取业务除星期日休息外,每日都得派店员分头到各客户去联系业务,俗称“出街”;同时了解各行业经营情况,打听各客户生意的盈亏讯息,作为处理业务的借鉴。店员“出街”向各客户收款时,备有收款盖印簿,客户取款亦备有付款盖印簿,便于与来往簿核对,如有“小簿失笔”则以“大账为凭”。存放款每月结算母利一次,半年将利并母。但豪绅、资本家认为该组织对他们不利,极力反对,政治监察公署为此曾指示要严密组织,健全机构,防止其破坏活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后,该组织即被解散了。
关键词: 银庄 店员工作 待遇组织

内容

银庄店员的工作较繁忙,由于同业的竞争,为争取业务除星期日休息外,每日都得派店员分头到各客户去联系业务,俗称“出街”;同时了解各行业经营情况,打听各客户生意的盈亏讯息,作为处理业务的借鉴。
  店员“出街”向各客户收款时,备有收款盖印簿,客户取款亦备有付款盖印簿,便于与来往簿核对,如有“小簿失笔”则以“大账为凭”。存放款每月结算母利一次,半年将利并母。当时使用旧式簿记比较复杂不便,且分为外内柜——外柜负责记上逐笔来往的“草清”(有的甚至还设有“暂草”),逐日抄上“日清”;内柜负责将“日清”抄上“总清”(即分户账目)。每月将“日清”和“总清”账目核对一次,避免抄错。同时另设有“日积簿”(或称“便览”),就是经常将各客户的存、欠数字加以表达,使店员胸有成竹,便于掌握收付。这种种账法比起新式簿记,不但繁琐而且容易出差错。
  银庄店员的待遇比其他行业好,不但工资较高(一般普通店员的月薪约银元十五元左右,比其他约多百分之三、四十),而且年终又有一笔可观的“赏年”(即奖金),特别是当经理(俗称“家长”)可以得到盈利百分之十的抽分。店员在工作方面比其他行业优越,而且有机会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上层人物,较有高攀的机缘,所以一般人很希望其子弟能进入银庄工作。
  一九二六年末,北伐军进占漳州以后,在漳州政治监察公署的领导下,曾以银庄店员为主体、吸收棉布、百货等行业的店员参加,成立漳州店员工会,设会址于澄观道,正会长为王绍辉、付会长谢紫庭(这两人系银庄行业店员)、付会长王玉书(棉布行业店员),下设组织、宣传等,开展社会和文娱活动。但豪绅、资本家认为该组织对他们不利,极力反对,政治监察公署为此曾指示要严密组织,健全机构,防止其破坏活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后,该组织即被解散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建置沿革、漳州与台湾关系、辛亥漳州光复史实补记、漳州市政协历届会议概况、漳州解放前油途经营纪要、漳州钱银庄的经营和货币使用概述、从私营到公私合营的漳州玻璃厂、漳州解放前油途经营纪要、漳州近百年来织布业发展史略等15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