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漳州银行发展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319
颗粒名称: 解放前漳州银行发展始末
分类号: F832.757
页数: 11
页码: 2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漳州金融业发展始末,漳州地处闽南重镇,为福建省较大城市之一,土特产丰富,邻近各县均以漳州为集散中心。
关键词: 金融业 银行 漳州

内容

漳州地处闽南重镇,为福建省较大城市之一,土特产丰富,邻近各县均以漳州为集散中心。自清朝末年以来,该地即有钱庄之设立,逐渐演变为银庄以至银行,到一九四九年九月地方解放前,约经历五、六十年。
  漳州市的银庄业在这五、六十年间,根据情况的演变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前期——清末到一九三二年,为由钱庄演变为银庄,而与地方官办银行并存以至倒闭时期;(二)后期——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九年九月,为国家、省设立分支行等和县办银行并存以至被接管时期。
  本文为对解放前漳州设立银行的始末作较全面的回顾,因而参照地方现有资料和经过访问,对前期情况只作简述;而对后期情况则就本人经历和见闻作较具体的记述。
  一、前期:银庄和地方官办银行并存以至倒闭时期(清末——一九三二年)。
  清朝末年以来,漳州起初仅有钱庄的开设。约于一九一〇年,创办中华福建银行(行址在现厦门路启源钱庄楼上),这是由钱庄发展为银庄转形期的标志。该行以庄启勇任经理,业务为代收库银缴省,兼营贷款给本市各钱庄。此后银庄逐渐兴起(有的由钱庄改为银庄),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为银庄最盛时期,共有三十多家。它对促进物资交流,扶助土特产运销起了一定作用。迨一九三○年前后,业务甚为发达,当时实力雄厚者有天元、豫原、永孚三家,其次为恒足、万源、连记、建康、华侨、德祥等六家,还有百川、济川、信通、宏济、光美、互益、源丰、兴国等八家,合计十七家。另一家和丰兑换庄,只经营银元兑换银毫和铜元,先由叶英桃私人经营,一九三三年洪石财、洪心耕等参加,改为合股经营。
  在银庄遍设时期,一九二四年四月,汀漳龙道道尹汪守诊创设农工银行(址在原新闽学书局,即现延安南路市芗剧团团部)。一九二九年四月间,国民党四十九师张贞部驻防漳属时,创办民兴银行于原农工银行行址。当时因鸦片开禁,税款收入至巨,尤以同安县的鸦片烟税款为最多。烟税款和税收所得的白银多由该师特务营由漳嵩公路以汽车载运送来漳州储存,因而创设该行作为税收和发饷的经办机构。筹办时曾延请中国盐业银行香港分行业务主任陈漱清为顾问,提供开办银行的经验。正式开办时,由刘志诚任经理、卢竹庵为监理,并派王志远前往香港接洽,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承印钞票四十多万元(票面分为一元、五元两种)。当时即以该行钞票发放军饷,并通用于该师辖区内各县。为征得信用,在厦门、龙岩两地设立兑换处。该行主要业务为收缴税款转发军饷和贷款,曾大笔贷款与周醒南、黄澄渊等合办的大兴建筑公司(该公司曾承建龙溪中学、芗江女子师范校舍等)。
  约于一九二八年间,林者仁出任龙溪县县长后,以屠宰捐税为主要资金,倡办民有银行,建行所于断蛙池街(即现延安南路人民银行延安储蓄所),由蔡竹禅、黄岐山分任正付经理,王清云主管业务工作。业务主要为收缴县辖捐税款项,与各银庄只有来往转账关系。
  迨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五月末回师闽西后,各银庄由于存户滚支,地方官办的民兴、民有两银行亦受政局和信用的影响而先后停办,进行债务清理。惟民兴银行在四月间四十九师败退时,曾将该行库存现金用军车载往东山县储存,后移于漳浦县旧镇,最后移交与该师师部军需处保管。六月间,四十九师返防漳州,旋十九路军入闽,该师归其指挥。在群情的压力下,该师不得不复业而清理债务,并以所存现金回收散发在民间的该行钞票。至于存款如何处理,则不甚了解。
  二、后期:国家、省银行设立分支行等和县办银行并存以至被接管时期(一九三四——一九四九年九月)。(一)国家、省银行设立分支行等和县办银行的情况一九三三年秋,十九路军“闽变”失败,是年冬至一九三四年初,蒋介石嫡系军队进驻福建后,国家银行等相继在漳设立机构,现仅记述其梗概,至于具体情况另详附表,供作参考:
  中央银行:一九三四年初最先在漳设立办事处(址在现厦门路原惠农糖行旧址),负责人陆宗藩,该行主要业务为经办国库,发行钞票。一九三五年撤销,将国库移给交通银行代理。一九四一年又在漳设立办事处(址在现延安南路人民银行延安储蓄所左邻,自行车修配站)负责人俞立勋。一九四五年秋,抗战胜利后,又撤销迁回厦门,国库交中国银行代理。
  中国农民银行:一九三四年继中央银行之后在漳设立办事处(址在原民有银行行址),负责人王铠,主要业务为经发军饷,发放农贷,兼营存放款及汇兑等。
  交通银行:一九三五年七月,在漳设立支行(址在现延安南路中国农业银行),首任经理余馥生。主要业务为存放款和汇兑,但着重押汇。
  中国银行:一九三六年一月在漳设立办事处,(址在现新华西路人民银行储蓄所)主任刘心台,后改为支行,首任经理罗元超。业务以侨汇为主兼代理国库,吸收华侨存款颇多,兼营抵押放款及汇兑。福建省银行:在国家四大银行相继在漳设立机构后,省银行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设立办事处(址在现厦门路原济川银庄旧址),由潘澄峨任主任。后改为分行,委黄式厚为经理。嗣迁现延安南路原民兴银行旧址。主要业务为代理省金库,兼营存放款及汇兑。因该行在全省遍设机构,省内汇兑业务特别兴旺。
  邮政储金汇业局:一九四○年间该局设分局于现台湾路德成美皮行内,后迁新华东路,以方建标任经理。
  集友银行:一九四四年设立分行,址在现延安南路建康银庄旧址,由陈及锋任经理。主要业务为侨汇、存款、汇兑和抵押贷款等。
  龙溪县银行:一九四六年开始筹备,由县政府秘书徐文谟兼筹备处主任。一九四七年七月一日正式开业,由刘星年、向云衢分任正付经理。主要业务为经办县库及存放款等。由于该行系属公私合营,漳州较大商家均参加股份,负责经营的刘、向两位均系本地人,且在当地银行工作十多年,业务较熟悉,服务上尽量给顾客以种种便利,因此商家均乐与该行来往,业务得以迅速发展。
  厦门合作金库:一九四八年初,该金库设立分理处于漳州,址在现新华西路新华书店(原蔡同昌布行内)主任姓孙,名忘记。其时解放大军已渡江南下,人心惶惶,业务没有开展,翌年秋即告结束。自一九三四年起,漳州开设银行如雨后春笋,到一九四九年秋临近解放前,乃纷纷结束业务,而维持到解放后被接管者,仅中国银行支行、福建省银行分行和龙溪县银行等三家。
  (二)银行组织机构:
  各银行的组织机构如下:中央、中国、交通、农民等四行为国家银行,中央设立总行,各省设分行,其他较大城市设支行或办事处。总行设总经理、协理;分支行设经理、付经理、襄理;办事处、分理处设主任、付主任。内部设会计、业务、出纳、文书等股,分支行设股主任,办事处设股长。以上四股是各行较普遍设立的。各行还视其业务性质不同和需要而有所增设,如中国银行有侨汇股,中央银行有发行股,农民银行和合作金库有农贷股,省、县银行则尚有金库股。省、县银行均属地方银行,省行纯属官办、县行则官商合办,邮政储汇局和合作金库均属官办,集友银行属私营银行。
  (三)各行人员待遇情况
  各银行待遇以国家四行为优,四行中又以中央、中国两行较优。从漳州情况而说,四行均有发给膳宿费:中央行每人每月膳费二十元、宿费十二元,中国和交通两行相同,膳费十八元、宿费十二元,农民行膳宿费均为十二元。中国银行另有一种子女教育费补助,行员子女按其实际在学人数计算:每学期每个念小学者补助十二元,念中学者补助二十四元,念大学者补助三十六元。还有一种叫水电煤补贴费,每人每月十二元。到了抗战后期,物价波动甚剧,四行为稳定职工生活,采取按指数发工资的办法,即以物价未波动时的米价为100作基数,在物价波动后按当时该地区米价涨落的情况(由粮食公会和县商会核定出具证明为根据)按浮涨指数发给工资。
  同时,以四行而说,每年每月可多发三个月奖金,两个月考勤金。考勤金规定很严格,全年请假日数不超过十二天(包括病、事假、婚丧假及分娩假等)方得享受。其实际请假日数则一天扣发两天工资,依此计算发给考勤金。每年春节加发一个月工资。虽然在旧社会国家银行人员的待遇较为优越,但是其管理制度也较为严格,人员如贪污舞弊或挪用公款,一经查实即予开除。其人事制度由总行统一管理,每年由当地主管考核一次,密报总行人事处审查,表现好者可提升工资,不好者不提升甚至受到处分。惟有会计的考核不受当地主管所经管,统由总行会计处根据其报表上报的情况进行审查。
  三、侨领陈嘉庚先生募款支援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件史实
  抗日战争爆发后,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募款支援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厦门成立“抗日援八委员会”,发动南洋一带华侨捐款,汇与交通银行厦门分行,开户存储,由该分行行员王正安负责保管转交八路军。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二日厦门失守后,王正安调到交通银行漳州支行工作,捐款也改由该支行收存。当时王正安在漳经管该项捐款,引起国民党驻军对王疑惧而加以注意,因该支行经理石充美与驻军头目常有来往,获得此讯息后,即与王正安的姐夫(时任交通银行桂林分行经理,与石素有交情。)联系,及时设法将王正安调离漳州。一九四八年间,王正安曾以交通银行总行查账员身份来漳查核账目,且与龙溪县银行经理刘星年晤谈。解放初期,刘星年前往上海区行开会时曾遇王正安,其时王任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会计处处长。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五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五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解放前龙溪县教育史话、漳州体育今昔谈、解放前漳州银行发展始末、漳州茶业的历史概况、程漳轻便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北伐军进漳前后、国民党龙溪县党部组织情况、国民党统治时期漳州驻军更迭、柯联魁烈士传略。

阅读

相关人物

向云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