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筑路的时代背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267
颗粒名称: (一)公司筑路的时代背景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66-67
摘要: 1915年漳州电厂开办以后,地方绅商认为漳州是闽西南经济中枢,土特产品和洋广什货的吐纳口,但交通落后,也就联想到开僻车路,缩短旅程。因为漳州到厦门的旅客,要先搭石码客渡到石码镇,然后转上轮船,趁潮水到厦门。土特产则用五帆船由漳州直到厦门或用搬溪船自石码运载洋广什货来漳州。单靠风帆或用双浆竹杆,每趟行程需要一两天,碰到逆风逆流,更不好掌握。当时漳厦客货运输多么不方便。每天由漳州趁潮水到厦门只不过一趟,不便同一天往返。
关键词: 漳浮长途汽车 公司史话

内容

1915年漳州电厂开办以后,地方绅商认为漳州是闽西南经济中枢,土特产品和洋广什货的吐纳口,但交通落后,也就联想到开僻车路,缩短旅程。因为漳州到厦门的旅客,要先搭石码客渡到石码镇,然后转上轮船,趁潮水到厦门。土特产则用五帆船由漳州直到厦门或用搬溪船自石码运载洋广什货来漳州。单靠风帆或用双浆竹杆,每趟行程需要一两天,碰到逆风逆流,更不好掌握。当时漳厦客货运输多么不方便。
  当时有句俗语:“初一、十五,挨城搭渡”。它的意思是说:居住在城里的老百姓或商家,每逢初一或十五是早潮水,必须同“官府”(即守城兵)讲人情,挨开城门出来搭船,有时碰到逆风,赶不及搭上轮船,还要停留在石码,住宿一夜。每天由漳州趁潮水到厦门只不过一趟,不便同一天往返。因此倡议:建设一条由漳州到石码的车路,组织公司行驶汽车。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漳州、辛亥革命龙溪光复散记、忆辛亥革命漳州概况、闽南护法区的漳州片断、漳州学生爱国运动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五四”运动在漳州、“芗潮”抗日宣传活动片断、漳州芗潮剧社大事纪要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