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官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255
颗粒名称: 接官亭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1
页码: 47
摘要: 亭在东门,因这里是过去从京城、省城的官员来漳必经的大道,通常在此接送官员,所以得名。后来亭圮废,沿用为街名。接官亭所在地址的前身,是甘公书院,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内奉祀海道甘国基,后来才改成接官亭。这一段街面笔直,大概为适应接官之用。清朝时,这里住有一个名叫萧凤的,原籍永福。一天,因为夫妻吵架,他就要去投水自尽,被人看见了,送了些钱给他,萧凤便打算外出谋生。等他醒来,果然在床下挖出了金银,他便开始做生意,娶妻生儿,成了富家。萧凤自己曾冒称是其远房亲戚,回乡济助过原妻。他在广东生的儿子,聪敏过人,后来中了状元,回漳州祭祖,便在接官亭建造了一座状元第。以后因动乱房屋被焚,现在这里还存有萧厝。
关键词: 接官亭 漳州

内容

亭在东门,因这里是过去从京城、省城的官员来漳必经的大道,通常在此接送官员,所以得名。后来亭圮废,沿用为街名。
  接官亭所在地址的前身,是甘公书院,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内奉祀海道甘国基,后来才改成接官亭。这一段街面笔直,大概为适应接官之用。
  关于接官亭有一则民间传说故事:
  清朝时,这里住有一个名叫萧凤的,原籍永福。他为人忠厚,家里很穷,生有两个儿子,生活困难。一天,因为夫妻吵架,他就要去投水自尽,被人看见了,送了些钱给他,萧凤便打算外出谋生。当他替人家挑行李南下广东时,半路上借住在一家大户人家,夜里梦见有二个人跪着对他说:“这里床下有六缸金银是属于你的,我们替你看管很久了,现在你就取去吧。”等他醒来,果然在床下挖出了金银,他便开始做生意,娶妻生儿,成了富家。
  萧凤自己曾冒称是其远房亲戚,回乡济助过原妻。他在广东生的儿子,聪敏过人,后来中了状元,回漳州祭祖,便在接官亭建造了一座状元第。以后因动乱房屋被焚,现在这里还存有萧厝。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漳州、辛亥革命龙溪光复散记、忆辛亥革命漳州概况、闽南护法区的漳州片断、漳州学生爱国运动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五四”运动在漳州、“芗潮”抗日宣传活动片断、漳州芗潮剧社大事纪要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