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运动横遭扼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252
颗粒名称: 抗日救亡运动横遭扼杀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芗潮剧社”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反帝、反封建为组社宗旨,把开展话剧运动,宣传抗日救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她博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但也就必然惹起那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的仇恨。他们一面公开刁难、阻挠、破坏芗潮剧社的活动;一面阴谋制造事端,进行无耻的迫害。年底,为反对冀东伪自治,全市中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动派又怕又恨,秘密酝酿着一场大逮捕。一九三八年春节后,国民党陆军七十五师接管漳州防务。接着,国民党反动派下令解散“芗潮剧社”,这支光荣战斗了四年半的话剧队伍,被迫停止活动,漳州革命的抗日救亡话剧运动被扼杀了。
关键词: 闽南话剧运动 漳州

内容

“芗潮剧社”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反帝、反封建为组社宗旨,把开展话剧运动,宣传抗日救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她博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但也就必然惹起那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的仇恨。他们一面公开刁难、阻挠、破坏芗潮剧社的活动;一面阴谋制造事端,进行无耻的迫害。
  一九三五年间,在党的领导下,漳州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在群众中秘密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揭发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年底,为反对冀东伪自治,全市中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动派又怕又恨,秘密酝酿着一场大逮捕。一九三六年五月,由于叛徒告密,地下党员、“芗潮剧社”和抗日救国会会员二十余人被捕,地下组织遭到破坏,“芗潮剧社”工作陷于停顿。
  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形势改变。“七·七”抗战爆发后,漳州抗日救亡运动才恢复起来。一九三八年春节后,国民党陆军七十五师接管漳州防务。当时由“芗潮”骨干组成,属“抗敌后援会”领导的宣传工作团,打算下乡宣传,可是却遭到驻军的刁难,勒令后援会“暂停活动”。这就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不准抗日”的狰狞面目,白色恐怖的气氛笼罩漳州。
  清明节当天,部分“芗潮剧社”社员出城郊游,国民党社训队队长林春风暗中派人跟踪逮捕,将陈月英、汪瑞椒、连秀琴、柯雪梅、王巧珍、黄德洵、陈松年、郭佳、郭宽逊、侯维钟、郑天万等十一名社员拘留在龙溪县政府看守所。经过各方交涉,延至一星期后,迫于社会舆论,国民党七十五师才不得不答应交保释放。处在这种局面下,芗潮剧社决定,社员暂时分散活动。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二日,厦门沦陷,形势急转,漳州被推到抗日前线,日机时常来骚扰轰炸。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党通过“芗潮”出面组织“漳州战时青年服务团”,分散社员纷纷回来,並吸收社会上爱国青年参加,积极准备开展战时工作。
  斗争越来越激烈,迫害也越来越升级。六月五日深夜,反动派的屠刀,终于向革命派砍杀过来。当夜十一点,七十五师武装和便衣围困柯衙内,将睡梦中的柯联魁绑走,一直押到北庙“牛运窟”用乱刀砍杀。当刽子手们离去之后,身受重伤的柯联魁同志,便艰难地一步一步往近旁洼地的竹林爬去,可是,赶回来的反动派竟又惨无人道地再一次下毒手,给柯联魁补上几枪,然后挖了一个土坑,草草将尸体埋了。党的优秀战士、人民的好儿子柯联魁同志,就这样惨遭杀害,当年仅二十八岁。
  柯联魁同志遇难后,延安解放日报和全国戏剧协会(柯为该会会员),都曾发表文章,表示深切悼念,並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邹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也发表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救国运动,暗杀柯联魁同志血腥罪行的读者来信。
  秘密杀害柯联魁同志的第二天,反动派又出动大批武装特务,包围了接官亭东华小学,捣毁漳州“青年战时服务团”,把正在团部工作的服务团骨干(多是地下党员和“芗潮剧社”社员)和群众三十余人。押往军警稽查处,沿路上,反动派荷枪实弹,如临大敌,而为抗日救亡英勇战斗的文艺战士则大义凛然,高唱战歌前进。当三十多人被押到军警稽查处后,集中在一个广场,由一个伪军官训话並点名,当场扣留黄德洵、陈松年、张韫琪、郭佳和陈郑煊等五人,其余释放。次日陈开曦在石码被捕,当晚押来漳州。
  接着,国民党反动派下令解散“芗潮剧社”,这支光荣战斗了四年半的话剧队伍,被迫停止活动,漳州革命的抗日救亡话剧运动被扼杀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漳州、辛亥革命龙溪光复散记、忆辛亥革命漳州概况、闽南护法区的漳州片断、漳州学生爱国运动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五四”运动在漳州、“芗潮”抗日宣传活动片断、漳州芗潮剧社大事纪要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