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250
颗粒名称: 几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一九三五年底,在中共漳州工委会领导下,为反对冀东伪自治,以芗潮剧社成员、龙中师地下党员为骨干,与进步学生秘密串连,发动全市各中学,联合举行示威游行。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学生戒备很严,学校铁门上锁,龙中师学生首先架叠人梯跳出门外,再将铁锁砸坏,蜂涌冲出校门。赶来的反动军警企图阻拦,双方展开了搏斗,爱国学生在地下党员、“芗潮”骨干的带领下,不顾衣破皮伤,冲上街头,结队高呼“反对冀东伪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等口号,沿途与崇正中学、进德女中等冲出来的学生汇合,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在市内举行了一次振奋民众精神,叫反动派胆战心惊的示威游行。
关键词: 闽南话剧运动 漳州

内容

一九三五年底,在中共漳州工委会领导下,为反对冀东伪自治,以芗潮剧社成员、龙中师地下党员为骨干,与进步学生秘密串连,发动全市各中学,联合举行示威游行。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学生戒备很严,学校铁门上锁,龙中师学生首先架叠人梯跳出门外,再将铁锁砸坏,蜂涌冲出校门。赶来的反动军警企图阻拦,双方展开了搏斗,爱国学生在地下党员、“芗潮”骨干的带领下,不顾衣破皮伤,冲上街头,结队高呼“反对冀东伪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等口号,沿途与崇正中学、进德女中等冲出来的学生汇合,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在市内举行了一次振奋民众精神,叫反动派胆战心惊的示威游行。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中国新文化主将鲁迅先生在沪逝世,噩耗传来,漳州各界进步人士同声哀悼,在党的领导下,由剧社负责人柯联魁、蔡大燮等人倡起,民众教育馆出面主持,在文庙召开悼念鲁迅逝世的大会。会上,柯联魁介绍了鲁迅光辉的战斗一生。各界代表也发了言,齐声赞扬鲁迅在革命的新文化方面的伟大功勋,表达一致抗御外侮的意愿。最后,大家合唱《安息吧、鲁迅先生》的挽歌。这次的活动,成为一次爱国抗日进步力量的大检阅,影响深广。
  当一九三七年六月,国共谈判,闽南方面签订“六·二六”协定,七月间,红三团改编为抗日独立大队,驻防平和。抗日战争爆发后,“芗潮剧社”为了慰问人民战士和根据地人民,特地深入平和小溪进行演出。当他们到达小溪圩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群众手执三角红旗,敲锣打鼓前来迎接,大家齐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收复失地!”等口号,一时歌声、掌声震天动地,群情激昂,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当夜,剧社在露天广场搭台演出《张家店》、《中秋月》、《小英雄》、《放下你的鞭子》和《汉奸子孙》五出话剧,每当戏演完时,大家都不愿离去,围在一起,高唱抗日歌曲,直到深夜。当剧社要回漳州时,大家更是依依难舍。二天的演出,充分反映出军民和城乡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时,芗潮剧社曾发动漳州第一次火炬大游行。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又举行了第二次火炬游行。十月二十五日夜,日寇侵犯金门,金门人民与爱国抗日部队並肩英勇战斗,合力抗御外侮。而当日寇在军舰的掩护下强行登陆时,当时国民党金门县长邝汉竟放弃抵抗,不顾岛上抗日军民的死活,自已逃之夭夭,溜到漳州,激起了漳州人民的义愤,群众的抗议怒火,有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中共漳州工委于十月二十六日晚,以“芗潮剧社”为核心,组织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万人火炬歌咏示威大游行。入夜,中山公园火光冲天,激昂的抗日歌声震撼芗城,游行队伍所经之处,万人空巷,队内、队外齐声歌唱,声势浩大,它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冲刷了一些人心目中的“恐日症”,但也招惹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进步的抗日力量更加刻骨的仇恨。
  “芗潮剧社”除了以话剧为主要武器,配合歌咏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外,还在当时漳州出版的《闽南新报》等报刊上,编辑文艺、戏剧、妇女、歌咏和拉丁化新文字等付刊,以笔代枪,与反动的、倒退的,投降妥协的思潮作斗争,抗战爆发后,开展时事讲演,举行歌咏大会,运用弹词,方言民歌等通俗演唱,宣传教育群众,同时还进行慰劳、救护、举办防空讲座等活动。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漳州、辛亥革命龙溪光复散记、忆辛亥革命漳州概况、闽南护法区的漳州片断、漳州学生爱国运动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五四”运动在漳州、“芗潮”抗日宣传活动片断、漳州芗潮剧社大事纪要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