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240
颗粒名称: 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22-25
摘要: 苏眇公原名郁文,乳名维桢,福建省龙溪县港尾格林村人。公元一八八八年九月出生。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因倒袁被捕入狱,备受酷刑,失去左目,便自号“眇公”,从此人皆称其号,并因善长诗文,闽南一带都称誉为“眇公笔”。苏眇公六岁入学,十六岁应试中秀才,后被保送往福州,入全闽师范学堂深造。当清政府要逮捕他时,他即逃往日本。十一月十一日,漳州随即宣告光复。光复后的漳州,成立参议会,苏眇公任参议员,旋被选为临时会长,负责编府县编制草议。驻上海海军司令杨树庄派了四艘军舰到马尾,命令孙道仁立即释放眇公,否则将炮轰都督府。苏眇公的左目,就是这一期间因受刑杖而失明的。周匡物后出任高州刺史,成为一代名士。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苏眇公 传略

内容

苏眇公原名郁文,乳名维桢,福建省龙溪县港尾格林村人(现属龙海县)。公元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九月出生。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因倒袁被捕入狱,备受酷刑,失去左目,便自号“眇公”,从此人皆称其号,并因善长诗文,闽南一带都称誉为“眇公笔”。
  苏眇公六岁入学,十六岁应试中秀才,后被保送往福州,入全闽师范学堂深造。在校时,他一面倡办“阅报书社”,购买各地出版的进步报刊、杂志,介绍给同学们阅读;一面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当清政府要逮捕他时,他即逃往日本。在东京,苏眇公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参加同盟会。不久,他被派往印尼爪哇,任《公报》编辑,在报纸上写文章,抨击清政府,鼓吹民主革命,结果为当地政府驱逐出境。
  当他回国路过广东汕头时,有感于当时时势,写下了《江书愤和何海鸣》诗一首:“莺飞草长杂花生,不为寻春负此行。垂死春蚕犹作茧,再来秋雁已无声。蠕蠕共作鍕中虱,振振还谈纸上兵。如此枯棋休再着,便应他去请长缨。”他在诗中抒发了愤激的情怀,流露出革命志士的胸襟。这首诗成为名句。
  这时,正值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国内遍地孕育着革命风暴,苏眇公立即回到福州,和同盟会员秘密策划八闽光复大计。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成功,福州随之于十一月九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九日)宣告光复。苏眇公认为漳州组织起义时机已经成熟,便与邱曾三、颜太恨、黄顺昌等赶回漳州,与陈兆龙、朱润卿、林者仁等密商,决定与当时拥有实力的哥老会首领张仪结合,谋划起义。苏眇公和陈智君(亮)还密谋刺杀海澄县知事未遂。
  十一月十日(农历九月二十日)晚上,朱润卿等人携带用香烟铁罐伪装的炸药,摸到监狱,威胁狱吏开监释放囚犯。次日,张仪等人则扬言要缴道衙的械。陈清福(开设福南昌照相馆)用布巾包手榴弹,潜进汀漳龙道衙门,胁迫兵备道何成浩下台。何见势不妙,连夜逃之夭夭。十一月十一日,漳州随即宣告光复。
  光复后的漳州,成立参议会,苏眇公任参议员,旋被选为临时会长,负责编府县编制草议。后来参议会撤销,他再赴福州,担任《群报》编辑,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当时福建都督孙道仁,参事会长彭寿松,恃功争权夺利,摧残民意,暗杀同盟会员及记者。苏眇公不畏权势,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猛加抨击,因此触怒了孙彭之辈,竟抄封《群报》,逮捕眇公入狱。当孙、彭用刑杖的淫威胁迫他写供词时,他厉声回答:“要供词拿纸笔来!”他立即挥笔写下“孙策独霸江东,孙中山先生为民族起义革命,出了你这个不道不仁的猢孙”。充分表现出革命党人视死如归、泰然自若的气节。在狱中,他还曾写下《谁甘》一诗云:“谁甘蚁穴问侯王,猿鹤吾军不可张,一死宁关天下计,再来惭对竹枝娘。春怀莽莽销歌舞,眉语微微作怨伤,低首红裙诚易事,只愁世论又披猖”,还有“空庭负手送斜晖”的诗句。当苏案传到京沪后,各界人士大力声援。驻上海海军司令杨树庄派了四艘军舰到马尾,命令孙道仁立即释放眇公,否则将炮轰都督府。孙道仁无奈,只好答应,将人交由海军护送往上海。据说第二天,袁世凯要将苏眇公枪决的手谕就送到了福州,而眇公已安然脱险了。
  一九一三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称帝,派李厚基、张元奇先后入闽,迫害革命党人,苏眇公被迫再度逃亡日本。第二年再由日本转赴南洋群岛,继续从事倒袁运动。一九一五年,取道香港回厦门,筹备成立厦门市党部,就绪后担任《江声报》编辑,仍一如以往,不避权势,对大阴谋家袁世凯猛加抨击,结果又遭逮捕入狱。苏眇公的左目,就是这一期间因受刑杖而失明的。后经王选闲奔走呼吁,才得释放。出狱后的苏眇公,革命斗志更旺,一九一六年初,曾与叶青眼、许卓然、丘廑兢、陈世哲、宋子靖等三十余人,秘密召开“倒袁军事会议”,决定举行起义,并推举苏眇公起草《讨袁檄文》。在斗争环境极其恶劣时,他曾一度避走家乡,匿居阁楼,三餐由家属秘密送饭。袁记政府还曾派人到村搜捕,但在群众的掩护下,安然无恙。
  一九一七年,他改任《闽南报》编辑,仍撰文评论时政。后来因痛恨社会黑暗,于一九一九年回乡修编《海澄县志》。一九二一年,出任集美中学国文教师,并编《集美周刊》。因不满校长的专横作风,著文加予抨击,鼓动学生起来罢课闹学潮。不久离校后改编《厦声报》。此时,彭寿松任思明县长,苏眇公仍对其劣政作无情鞭挞,彭老羞成怒,蓄意暗害。有一天,眇公上街,被彭的爪牙跟踪钉梢。苏眇公急中生智,折入一家商店中,由店员给他一套汉装,换下长袍,扮作顾客,才脱了险。后来因为在报纸上发表了蒋经国在苏联写给蒋介石驳斥其父亲反动的信,眇公又被迫辞职。接着,他就应陈文总聘请,到上海去办《昌言报》。
  当苏眇公一九三三年离开上海后,便再度回到厦门,先后在厦门中学、大同中学执教。芦沟桥事变后,一九三八年五月,厦门沦陷前,苏眇公跟随大同中学先迁海澄,再迁南靖县山城。一九四三年五月十三日,这位辛亥革命志士病死在校中,终年五十六岁,葬于海澄油车山麓。
  苏眇公生前写下了许多抒发革命情怀、抨击时弊、指斥反动恶势力的诗文,如在南洋写的《书扇赠邱三》一诗中云:“投笔从戎愿已违,欧铅亚椠未全非,十闽近事吾能说,南国佳人谁与归。湖海狂名犹故志,龙蛇大陆尽危机,君来莫漫忧天坠,沉李浮瓜遣日晖”。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的情操品格。所著诗章,经由他的好友李禧(绣伊)搜集整理,得一百七十多首,后由李俊承居士在新加坡出版,书名《眇公遗诗》,刊行于世。其同学苏逸云在“叙”中赞誉他“天怀旷邈,才气兀傲(注),有不可一世之概”。
  注:傲,音奥。兀傲,高耸特出的意思。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漳州、辛亥革命龙溪光复散记、忆辛亥革命漳州概况、闽南护法区的漳州片断、漳州学生爱国运动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五四”运动在漳州、“芗潮”抗日宣传活动片断、漳州芗潮剧社大事纪要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文政
责任者
夏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