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210 |
颗粒名称: | (四)抗日胜利,归还民营 |
分类号: | TM6 |
页数: | 1 |
页码: | 122 |
摘要: |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原私营公司董事会以伪政府接管公司财产,并未付给收买的价款,因而利用张贞挂上董事长的名义与地位,继续与伪省政府交涉,讨还公司财产。这时陈体诚已离闽,终获得伪省主席刘建绪批准,转饬伪建设厅交还,恢复民营。我提议应由股东开会,沿用漳州电厂名称,并以龙岩为分厂。由于战时煤炭不得进口,乃改用木炭为燃料,更由于机器老旧,效能降低,路线损坏,漏电严重,供电发生问题。这时青年电厂已经停电,在龙岩的机器又搬不回来,乃在市中心的府口街和南门米市街各另设一个小型临时发电站,以补助供应民用电灯与街道路灯。因此,当时漳州流行着这样的民谚:“电灯不明,电话不灵,马路不平。” |
关键词: | 漳州市 电厂 归还民营 |
本书收录辛亥漳州光复前后(1898—1911)、留法勤工俭学的回忆(1919—1932)、北伐时期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1925—1927)、漳州学生运动的回忆(1919—1949)、陈炯明驻漳述要(1917—1922)、张毅统治漳属及其溃败(1923—1926)、伪四十九师驻漳史话(1928—1932)、张贞其人其事(1883—1963)、天主教在八闽传教史略(1577—1949)、漳州“古县教案”(1712—1903)、漳州协和医院沿革(1936—1949)、漳州华侨的历史与现状(唐宋—近代)、漳州邮政志略(1900—1949)、漳厦铁路忆旧(1906—1932)、漳州电话创设简史(1925—1946)、漳州电厂史话(1915—1960)、解放前漳州报刊与通讯社概况(1911—1949)、漳州中西学堂史略(1897—1904)、漳州中西学堂补遗(1900—1919)、忆漳州府中学堂(1905年)、芗剧史话(1920—1949)、漳州竹马戏衍变(唐宋至近代)、台湾义民简大狮的故事(1895—1899)、漳州“小刀会”的传说(1853—1855)、南山寺纪略(唐宋至近代)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