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利虚有其名,偷电是致命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196
颗粒名称: 三、专利虚有其名,偷电是致命伤:
分类号: TM6
页数: 2
页码: 114-116
摘要: 一九三〇年一月公司重新注册,增加专利期限,并领得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孔祥熙给予继续专利十五年的执照。这个堂堂皇皇的民营电器事业,官厅理应加予保护与支持,帮助其发展。按照设备能力和社会需要,有利可得是不成问题的。可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腐败,国民政府的无能,便决定了它的命运不好过。初营业时,军队少些,官厅也还照规矩。以后军队加多,机关团体也多起来,日久弊生,营业变得没有保障。如军警机关和有势力者安电灯,表面上照办手续要交费,实际上七除八扣拿不足,甚至报销单拿去了,款也不付,挂账不还。但红军进驻漳州时,买卖公平,公司从未受损失。公司则照这规定,报请官厅批准施行。
关键词: 漳州市 电厂 偷电

内容

一九三〇年一月公司重新注册,增加专利期限,并领得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孔祥熙给予继续专利十五年的执照。这个堂堂皇皇的民营电器事业,官厅理应加予保护与支持,帮助其发展。按照设备能力和社会需要,有利可得是不成问题的。可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腐败,国民政府的无能,便决定了它的命运不好过。初营业时,军队少些,官厅也还照规矩。如当时道尹要求在道衙门大堂内,安装一盏免费照明路灯,公司董事长不答应,他还乖乖地照章交费。以后军队加多,机关团体也多起来,日久弊生,营业变得没有保障。如军警机关和有势力者安电灯,表面上照办手续要交费,实际上七除八扣拿不足,甚至报销单拿去了,款也不付,挂账不还。
  同时,在军阀统治时期,地方政变多,每有变乱,公司必然遭殃。兵营、机关的电线,灯泡免不了被人拆走。而后新军队来到,机关成立,又要公司办差,为他们重新安装,公司既赔工又赔本。甚至机关门口、军营门口有武装警卫,公司人员也不能随便进入检查;少报多装,半公开偷电;有的自行接线,公开偷电,旧社会军队复杂,各自为政。有一个时期,有粤军、赣军、浙军等联军驻在漳州。头目多,军营多,机关也多,谁也管不了,公司遭殃。但红军进驻漳州时,买卖公平,公司从未受损失。
  以后,公司根据伪中央建设委员会所颁布《电气事业人员检查偷电及追偿电费的规则》,对于妨碍公司营业的偷电行为得以处罚,罚款的收入,分作十成。其中五成给得力检查员为酬劳金,另有五成拨充地方教育或公益慈善事业经费。公司则照这规定,报请官厅批准施行。但是反动统治处于无政府状态,南京的法令,到下面行不通,规则等于废纸;官厅布告保护,也虚有其名。因此违法偷电的现象依然严重,以致公司年年亏本。既没得红利,也发不出股息。事实证明,偷电损失是个致命伤。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本书收录辛亥漳州光复前后(1898—1911)、留法勤工俭学的回忆(1919—1932)、北伐时期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1925—1927)、漳州学生运动的回忆(1919—1949)、陈炯明驻漳述要(1917—1922)、张毅统治漳属及其溃败(1923—1926)、伪四十九师驻漳史话(1928—1932)、张贞其人其事(1883—1963)、天主教在八闽传教史略(1577—1949)、漳州“古县教案”(1712—1903)、漳州协和医院沿革(1936—1949)、漳州华侨的历史与现状(唐宋—近代)、漳州邮政志略(1900—1949)、漳厦铁路忆旧(1906—1932)、漳州电话创设简史(1925—1946)、漳州电厂史话(1915—1960)、解放前漳州报刊与通讯社概况(1911—1949)、漳州中西学堂史略(1897—1904)、漳州中西学堂补遗(1900—1919)、忆漳州府中学堂(1905年)、芗剧史话(1920—1949)、漳州竹马戏衍变(唐宋至近代)、台湾义民简大狮的故事(1895—1899)、漳州“小刀会”的传说(1853—1855)、南山寺纪略(唐宋至近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杏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