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时期,惨谈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194
颗粒名称: (一)民营时期,惨谈经营
分类号: TM6
页数: 4
页码: 114-117
摘要: 漳州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前漳厦铁路已通车到江东桥,西、北两溪水运畅通,为闽西南土特产与工业品的吐纳口商业兴盛。资金来源,采取招集股份,资本总额定为银圆十万元,分为二千股,每股五十元,属于股份有限公司性质。股东多是漳州与厦门人,为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公司章程,以股东大会为最高议事机关,下设董事会,内有董事和监察。董事会互推一人为董事长,对外代表公司。经理由董事会选举或聘任,组成经理部,下分总务、工程、会计、营业等四股,执行董事会业务方针,办理具体工作。公司曾向伪中央政府农商部注册,批准专利三十年,领得部长田文烈发给的执照。
关键词: 漳州市 电厂 经营惨淡

内容

一、企业发起创办和组织管理:
  漳州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前漳厦铁路已通车到江东桥,西、北两溪水运畅通,为闽西南土特产与工业品的吐纳口商业兴盛。辛亥革命后,地方上比较进步人士,为了振兴实,业,繁荣地方,发起创办龙溪电灯公司。资金来源,采取招集股份,资本总额定为银圆十万元,分为二千股,每股五十元,属于股份有限公司性质。股东多是漳州与厦门人,为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公司章程,以股东大会为最高议事机关,下设董事会,内有董事和监察。董事会互推一人为董事长,对外代表公司。经理由董事会选举或聘任,组成经理部,下分总务、工程、会计、营业等四股,执行董事会业务方针,办理具体工作。章程还规定:“参加股份者以中华民国国民为限,其股份之让渡亦同,违则股票失其效用。”这即是不许外国人买卖公司股票。公司曾向伪中央政府农商部注册,批准专利三十年,领得部长田文烈发给的执照。初开业时,老百姓叫电报为“铜线批”,看到电灯杆上的电火,说是“铁树开花”。
  二、机器设备与供电路线:
  机器设备在开始营业时,仅有两座机器,即五十匹马力煤气发动机,配用三十基罗瓦特发电机,与八十匹马力煤气发动机,配用五十基罗瓦特发电机。当时政府机关少,商店没有夜市。到了陈炯明军队驻漳时期,这里成为闽南护法区的政治中心,施行新政,建筑马路,为着适应需要,再买一部比较大型机器,即一百八十匹马力煤气发动机,配用九十基罗瓦特发电机。这三部机器都是三线式直流电,全部用木电杆。
  供电路线:以东门街州主庙发电所(即现在电厂营业所)为中心,向东至教子桥、浦头盐鱼市,以前这里是漳州通石码转到厦门的客渡港口,又是鱼市场,商旅往来热闹;西至县前、县后街、肃清宫;北至北桥头,也曾一度延长线路到郊区北庙(前汀漳龙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南至旧桥烧灰巷、新桥头、竹巷下、米市街。全部路线长约五英里。仅晚上供应电灯,白天没有发电。机关和军营用电居多,居民住户用电较少。
  三、专利虚有其名,偷电是致命伤:
  一九三〇年一月公司重新注册,增加专利期限,并领得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孔祥熙给予继续专利十五年的执照。这个堂堂皇皇的民营电器事业,官厅理应加予保护与支持,帮助其发展。按照设备能力和社会需要,有利可得是不成问题的。可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腐败,国民政府的无能,便决定了它的命运不好过。初营业时,军队少些,官厅也还照规矩。如当时道尹要求在道衙门大堂内,安装一盏免费照明路灯,公司董事长不答应,他还乖乖地照章交费。以后军队加多,机关团体也多起来,日久弊生,营业变得没有保障。如军警机关和有势力者安电灯,表面上照办手续要交费,实际上七除八扣拿不足,甚至报销单拿去了,款也不付,挂账不还。
  同时,在军阀统治时期,地方政变多,每有变乱,公司必然遭殃。兵营、机关的电线,灯泡免不了被人拆走。而后新军队来到,机关成立,又要公司办差,为他们重新安装,公司既赔工又赔本。甚至机关门口、军营门口有武装警卫,公司人员也不能随便进入检查;少报多装,半公开偷电;有的自行接线,公开偷电,旧社会军队复杂,各自为政。有一个时期,有粤军、赣军、浙军等联军驻在漳州。头目多,军营多,机关也多,谁也管不了,公司遭殃。但红军进驻漳州时,买卖公平,公司从未受损失。
  以后,公司根据伪中央建设委员会所颁布《电气事业人员检查偷电及追偿电费的规则》,对于妨碍公司营业的偷电行为得以处罚,罚款的收入,分作十成。其中五成给得力检查员为酬劳金,另有五成拨充地方教育或公益慈善事业经费。公司则照这规定,报请官厅批准施行。但是反动统治处于无政府状态,南京的法令,到下面行不通,规则等于废纸;官厅布告保护,也虚有其名。因此违法偷电的现象依然严重,以致公司年年亏本。既没得红利,也发不出股息。事实证明,偷电损失是个致命伤。
  四、机器天天吃的用煤都要靠进口,钱就落在外国人手里:
  热力发电比水力发电的成本贵得多。当时本省还未有开采煤矿,燃料一般是用台湾煤,台湾尚受辖于日本;如用开滦煤,那是英国人所经营;用抚顺煤,又是日本人投资的。在抗日战争前,旧中国的煤总产量,每年不过二千多万吨,其中抚顺占七百九十万吨,开滦五百四十万吨,两者已超过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他机器用的滑机油,不是买美国“三达”或“德士古”的油,即是用英国“亚西亚”的油。总之,钱都落在外国人手里。根据营业收入作比例,只是燃料与滑机油的消费量,约占总支出百分之四十二,每年给外国人拿走的钱,讲来可怕。
  五、大小机器与零星配件也都是外国货,受尽垄断与掠夺:
  旧中国工业落后,讲来更痛心。公司应用的大小机器和配件都是外国进口的,甚至一枚小罗丝钉也是外国货。好比大的发动机是英国“斐罗珍”牌唛,发电机是美国奇异厂出品,其他灯泡、胶皮线以及零星配件也都是外国货。洋行买办与代理商,还要层层剥削。这样遭受外商的垄断与掠夺,公司经营更加困难。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本书收录辛亥漳州光复前后(1898—1911)、留法勤工俭学的回忆(1919—1932)、北伐时期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1925—1927)、漳州学生运动的回忆(1919—1949)、陈炯明驻漳述要(1917—1922)、张毅统治漳属及其溃败(1923—1926)、伪四十九师驻漳史话(1928—1932)、张贞其人其事(1883—1963)、天主教在八闽传教史略(1577—1949)、漳州“古县教案”(1712—1903)、漳州协和医院沿革(1936—1949)、漳州华侨的历史与现状(唐宋—近代)、漳州邮政志略(1900—1949)、漳厦铁路忆旧(1906—1932)、漳州电话创设简史(1925—1946)、漳州电厂史话(1915—1960)、解放前漳州报刊与通讯社概况(1911—1949)、漳州中西学堂史略(1897—1904)、漳州中西学堂补遗(1900—1919)、忆漳州府中学堂(1905年)、芗剧史话(1920—1949)、漳州竹马戏衍变(唐宋至近代)、台湾义民简大狮的故事(1895—1899)、漳州“小刀会”的传说(1853—1855)、南山寺纪略(唐宋至近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杏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