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厦铁路忆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189
颗粒名称: 漳厦铁路忆旧
分类号: U231
页数: 4
页码: 108-111
摘要: 在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下,社会日益衰退,农村经济完全陷于停滞。在这情况下,我省海外的爱国华侨和省内的广大人民,便时刻想着如何通过振兴实业这途径,使经济繁荣、生产恢复。在当时形势的影响下,他们认为兴办交通事业是首要的时务之一,因而发出了修建铁路的呼声,清政府在这舆论的影响下,不得不在一九〇六年设立官商合办的福建铁路公司于福州。)几年内凑足了数十多万元,为的是期望修建铁路的理想得以实现。可是人民以血汗换来的这些金钱,一进入腐败的官僚手里,就成为他们贪污与挥霍的资金了。
关键词: 漳州市 铁路 忆旧

内容

自从一八四二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因鸦片战争与英帝国主义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卖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后,由于五口通商的规定,我省的福州、厦门两个港口,也逐步地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在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下,社会日益衰退,农村经济完全陷于停滞。在这情况下,我省海外的爱国华侨和省内的广大人民,便时刻想着如何通过振兴实业这途径,使经济繁荣、生产恢复。在当时形势的影响下,他们认为兴办交通事业是首要的时务之一,因而发出了修建铁路的呼声,清政府在这舆论的影响下,不得不在一九〇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设立官商合办的福建铁路公司于福州。当时拟定修建的铁路是福州至马尾、泉州至安海、漳州至厦门等三线,因此,我省侨胞闻讯之下,满怀殷望,并到处募集股款,在几年内汇寄一百几十万元作为修建资金。同时省内人民也忍受购盐一斤加路捐一文,地丁每两、屯米每石各加路捐二百文的负担,(地丁附加税一直征收,至抗日战争中“征实”后才取消。)几年内凑足了数十多万元,为的是期望修建铁路的理想得以实现。可是人民以血汗换来的这些金钱,一进入腐败的官僚手里,就成为他们贪污与挥霍的资金了。
  按铁路的修建是应先以造堤、架设桥梁涵洞、铺轨通车为要着的。但福建铁路公司并不把握这主要问题,而是聘用了一班染有烟瘾的工程人员和豪奢的士绅来经办,因此,一开始就在嵩屿盖筑了一百多幢房屋、办公楼舍、仓库、机器厂房等,共花费几十万元。至于办事的无能,只举一例便可说明:如石美后港溪铁桥长仅六十公尺,桥墩筑成后数年才由汉口运来桥架搭用。侨胞认为这种措施是不合于筑路原则,从此每期股款就懒交或停交,工程也因而停滞,不能进展。所以到一九一〇年(清宣统二年)只修成嵩屿到九龙江的江东桥边一段,(先由嵩屿通至通洋亭——角尾沈宅,后通至江东桥)共五十六华里的铁路。据当时公布清册在全工程用去一百九十多万元。这样前端离厦门还有三公里,后端到漳州还有旱路十七公里,正所谓“前不过海,后不过江。”成为一条“盲肠铁路”。
  该公司总理陈宝琛虽系旧官僚出身,但亦深知要筹办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非有专门人才不能为力,亦难收效。因之,商得赣、皖两省铁路公司,遴考学生三十五人集中上海,借用沈瑜庆总督私宅为临时学校,聘请德国总工程师格林森及数理学教授阿根、和一、二位留学生为教师。讲授铁路学、数理学等学科,并规定三年毕业,拟分配该省的各铁路分担工作。当时我也曾考入该校肄业,但当我们卒业后被分派至厦门时,漳厦铁路已修筑至江东桥,工程告一段落,正在准备通车了。
  不久,该公司经理陈宝琛以股款不能按期收集,营业收入又不足供给通车的燃料、养路费等费用,勉强维持一个时期,仍无起色希望;在宣统即帝位后,又起回复其原职乃决意赴京就任,而将公司总理职务交由付协理陈炳煌,及叶清池代理,其本人则住京遥领。
  经过一年余,该公司以通车后,收入不够费用的开支,乃召开股东大会,决议呈请清廷邮传部派员会同点收接管,至此商股部分已无形消灭,全为官办,且直辖于邮传部了。当时该部委派了一位海军总长刘冠雄的亲女婿王靖先为该路管理处处长,从事整理。并从其他较有资金的路局移拨五十多万元,准备建造江东大桥,将路线延展十七里而至漳州。但是事与愿违,因这位处长挂着海军总长爱婿的身份,不遵照部令,竟将这笔款项移造嵩屿码头,及其他工程费用,以致漳厦通车搁置不能实现。
  及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闽粤军政交恶,粤军阀陈炯明部攻陷漳州,该路局主管人及全体职工出走逃难,致物产器材损失浩大。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中国工农红军进攻漳州,伪四十九师张贞所部溃退云霄一带时,该路局物资器材又被国民党反动官兵挪用、盗卖得一干二净了。
  这条铁路因其“前不过海,后不过江。”在交通上殊感不便,如漳州客人由九龙江畔搭乘小汽船或帆船到达江东桥时,已赶不上第一班火车,如搭第二班又只能赶至嵩屿,来不及渡海到达厦门。及漳嵩公路开通后,汽车一日往返数次,因而铁路运输更形衰落。抗日战争时,漳嵩汽车公司曾利用旧铁轨驾驶汽车(即以汽车发动机装在火车车厢上)作为转运物资的工具。及抗日战争爆发后,反动的地方军政当局就异想天开,拆运铁轨用以修筑防空洞。抗战胜利后,反动统治者又勾结了地方豪绅,藉拆除防空洞之名,把这些残存的铁轨盗卖得无踪无影了。至此,遗下者只是一条荒草丛生的土堤,及沿途各车站那些破坏零落的房屋。目睹此景,不禁吁嘘。
  一九五八年一月鹰厦铁路建成,我蒙支前委员会招待至郭坑车站参观,并坐火车前往嵩屿,沿途遍览铁路修筑工程及一路风光,使我们亲眼看到这四十年来所期望的漳厦铁路已经成为现实了,内心充满了欢欣与感激!
  回忆往事,对比现实,使我寸衷不无深切感想:从这铁路在新、旧社会的兴败史实,充分说明了新旧社会制度的优劣。同时使我深信:人民所殷望的,不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要得到变革或改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与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才有可能实现。
  漳州第二次大火灾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间,南门城口旧桥头挑水巷有一家炮店(今香港路门牌二十二号),在晒台上曝晒火药,因天气炎热,致火药发火,一时烈焰冲天。由于当时街道狭窄,遂延烧到对面店屋,一时旧桥头(香港路首段)两排店屋全被烧毁,并且烧到陈公巷、杉巷(均今厦门路),共烧去店屋六、七十间。受灾地区内原有栗行、油行、烟行、五谷行、米行、布店等,灾后一片繁华的街市变成了瓦砾废圩,令人触目伤心。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本书收录辛亥漳州光复前后(1898—1911)、留法勤工俭学的回忆(1919—1932)、北伐时期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1925—1927)、漳州学生运动的回忆(1919—1949)、陈炯明驻漳述要(1917—1922)、张毅统治漳属及其溃败(1923—1926)、伪四十九师驻漳史话(1928—1932)、张贞其人其事(1883—1963)、天主教在八闽传教史略(1577—1949)、漳州“古县教案”(1712—1903)、漳州协和医院沿革(1936—1949)、漳州华侨的历史与现状(唐宋—近代)、漳州邮政志略(1900—1949)、漳厦铁路忆旧(1906—1932)、漳州电话创设简史(1925—1946)、漳州电厂史话(1915—1960)、解放前漳州报刊与通讯社概况(1911—1949)、漳州中西学堂史略(1897—1904)、漳州中西学堂补遗(1900—1919)、忆漳州府中学堂(1905年)、芗剧史话(1920—1949)、漳州竹马戏衍变(唐宋至近代)、台湾义民简大狮的故事(1895—1899)、漳州“小刀会”的传说(1853—1855)、南山寺纪略(唐宋至近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庄仰升
责任者
杨巽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