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168
颗粒名称: 二、政治
分类号: D675.7
页数: 4
页码: 71-74
摘要: 意在训练一班乡政人员作为乡村干部,期于训练后,派往各乡村,改良各乡村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原定招收小学教员或有初中程度的学生一百二十人,分为二级学习,学习期间一年,以陈祖康为教务,主办一切,后因学生招收不足,只办一级,学习期间亦缩短。开学后,张往南京开会,回来已满学期,举行学期考试后就结束停办,学生亦未派定工作,不了了之。海澄县长回漳报告经过情形,张无表示。闽南医院开办经费系从罚款及漳州原属十县每县各派捐千元而来。漳州人民对这一事业尚无坏印象。
关键词: 漳州市 四十九师 政治

内容

1、设立乡村教育人员养成所。意在训练一班乡政人员作为乡村干部,期于训练后,派往各乡村,改良各乡村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原定招收小学教员或有初中程度的学生一百二十人,分为二级学习,学习期间一年,以陈祖康为教务,主办一切,后因学生招收不足,只办一级,学习期间亦缩短。开学后,张往南京开会,回来已满学期,举行学期考试后就结束停办,学生亦未派定工作,不了了之。
  2、筹办开辟嵩屿商埠。嵩屿开设商埠,系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所提出,张在南京建议后,即决意举办,以嵩屿属海澄县辖,会同海澄县长设立嵩屿建设委员会,把主要人选让给海澄人,筹办经费由海澄负责,聘王雨亭为驻会秘书,驻会办理一切会务。按照张贞的计划,拟把大屿、火烧屿连成一起,筑成大陆,划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等,制成图表,拟定各区地价价目,招募华侨投资。并拟修筑漳厦铁路,展延至龙岩,嵩屿深海尺度,万吨以上大船都可靠岸,满以为这样一来,交通运输都比厦门便利(如货运上下水可免多起落工资),华侨投资果成,就可夺厦门商业地位成为嵩屿地位,并且过之。不意华侨应者寥寥,建设经费终于无着,筹办约一年遂告停办,二千元筹办经费由海澄扣抵,图表册存张澜谿处。
  3、交涉收回美孚建筑油池侵地。一九二六年,厦门工务局长周醒南和美商协商美孚汽油池建筑地点,私将海澄嵩屿地方换给美孚建筑,当时并未知会海澄县府,海澄历任县长亦未提出交涉。张贞到后,始由张通知当时的海澄县长郑之翰,由海澄县长以“美孚在嵩屿建设油池,形同盗占,铁路规章,爆炸物非离开铁路二公里不能建置,美孚油池建设就在原铁路建筑物之上,显违铁路规章,海澄县府坚决要收回海澄土地,该油池应克日离去。”等公文照会美国领事去后,由兼代美领的英国领事卓、偕同英国籍民林绍裘到海澄会同履勘属实,英领事授意林绍裘密向海澄县长邓之翰接洽,愿以巨款作私下应酬,请求其年交租金若干,油池免予迁去,海澄县长告以“不要太轻视中国官吏,金钱是买不动爱国的心”拒绝了他。海澄县长回漳报告经过情形,张无表示。不久县长易人,后任海澄县长竟许以年交租金若干,订约了事。
  4、龙诏、漳嵩公路的建设。张对交通事业颇感兴趣,当时漳州除漳浮、漳龙两路经已通车外,其它多为张所开办。龙诏是他家乡所必经,而且可直通潮汕,漳嵩过海便是厦门,而且可与他理想的漳龙铁络相联络,在交通上军事上张俱认为必要。他通知公路局长陈莘野发动地方投资兴办,他本人首先投资提倡,计龙诏股本七万元,漳嵩股本十三万元。漳嵩公路的江东桥原系石桥,于行车不便,张向漳州商会磋商,由漳州商会再设法三万元在江东石桥上面加造钢铁洋灰桥。成立龙诏、漳嵩两公司,龙诏公司经理由蔡竹禅负责,漳嵩公司经理由周骏烈负责,两路经营,颇见发达。周骏烈后因感受困难辞职,龙诏因董事会必欲用张的女婿庄宗方,蔡竹禅亦辞职,从此两路日走下坡,龙诏尤甚。
  5、兴建龙溪中学校舍。龙溪中学校舍,即现一中校舍的一部。张对学校教育颇重视,外县如东山中学亦张所倡办。漳州原有福建省立第八中学,福建省立第二师范,两校同设在旧丹霞书院内,地势洼下,时有水患,张认为不合。龙溪中学建筑经费估价为七万元,张决意把丹霞书院所有全部出卖七万元为建筑龙溪中学校舍用费。丹霞虽地势洼下,然而鱼池水阁、假山花木,亭台楼舍具备,景颇幽美,漳州人士和华侨视为可为,组织霞熏公司出为承买,校舍因以建成。龙溪中学初成立时,庄观澜为校长,彭丙昂诸人任教师,颇现新气象,漳州有名的芗潮剧社社员不少人即当时该校学生,但反动统治下决不容有新气象出头,结果以学校有共产党嫌疑,逮捕教师,开除学生,把新气象断送。
  6、建立闽南医院。漳州无一完善自办的医院,漳州人民都引为缺陷,张建立闽南医院,是否以漳州人民的意志为意志,欲以争回外人在漳设立医院的一种耻辱,不得而知。但为地方办一慈善事业,好事之念,容或有之。闽南医院开办经费系从罚款及漳州原属十县每县各派捐千元而来。医院建成后,以安徽人戴尚文为院长,下设五官科,戴尚文兼主任,外科黄遵宪为主任,内科吴凤璋为主任,产妇科丰良玉为主任,并置有特号病床二十四位,普通病床四十位,X光室、隔离病室、手术室,一切医疗设备,都甚完整,比较当时外人在漳州所办医院且有过之。医师、女护士及职员共计三十余人,每月经费二千余元,病号每日百多人,收支略可相等。漳州人民对这一事业尚无坏印象。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本书收录辛亥漳州光复前后(1898—1911)、留法勤工俭学的回忆(1919—1932)、北伐时期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1925—1927)、漳州学生运动的回忆(1919—1949)、陈炯明驻漳述要(1917—1922)、张毅统治漳属及其溃败(1923—1926)、伪四十九师驻漳史话(1928—1932)、张贞其人其事(1883—1963)、天主教在八闽传教史略(1577—1949)、漳州“古县教案”(1712—1903)、漳州协和医院沿革(1936—1949)、漳州华侨的历史与现状(唐宋—近代)、漳州邮政志略(1900—1949)、漳厦铁路忆旧(1906—1932)、漳州电话创设简史(1925—1946)、漳州电厂史话(1915—1960)、解放前漳州报刊与通讯社概况(1911—1949)、漳州中西学堂史略(1897—1904)、漳州中西学堂补遗(1900—1919)、忆漳州府中学堂(1905年)、芗剧史话(1920—1949)、漳州竹马戏衍变(唐宋至近代)、台湾义民简大狮的故事(1895—1899)、漳州“小刀会”的传说(1853—1855)、南山寺纪略(唐宋至近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墨西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