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党派纷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119
颗粒名称: (四)党派纷争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11-14
摘要: 地方光复后,党派的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一时有“漳州和国民会”,由南厢李梦周发起,集合几十人在文川里魏氏书舍开会研究组织简章,推卢陈巍起草:“漳州国民联安会”由东厢林荣周发起,集合郑伏波等十余人在其家开会,推,黄嵩年、施存宽起草组织章程;“漳州国民协会”在农会开会,但都瞬息消失了。继有李怀霜领导的自由党在漳州的活动,其时省设有省党部,漳州设府或县党部。李汉、陈兆龙个性都极倔强,互不示弱,曾有一次李汉在澄观道上,深夜被暴徒攒击,几至身死,泅水得以幸免。但为期不久亦解散。十月十二日,在明伦堂召开“全漳团体大会”,到会者千余人,会场严加戒备。
关键词: 漳州市 光复 党派纷争

内容

地方光复后,党派的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一时有“漳州和国民会”,由南厢李梦周发起,集合几十人在文川里魏氏书舍开会研究组织简章,推卢陈巍起草:“漳州国民联安会”由东厢林荣周发起,集合郑伏波等十余人在其家开会,推,黄嵩年、施存宽起草组织章程;“漳州国民协会”在农会开会,但都瞬息消失了。
  继有李怀霜领导的自由党在漳州的活动,其时省设有省党部,漳州设府或县党部。后分裂为东、南自由党,对立互争:东自由党设于马坪街(今延安南路),由李汉(纪堂)主持,推陈祖诒为党魁,党员数十人,多为知识分子;南自由党设于大路头(今厦门路),陈兆龙自为党魁,党员亦数十人,因与张国民的“十四营”有关系,较东自由党有实力。李汉、陈兆龙个性都极倔强,互不示弱,曾有一次李汉在澄观道上,深夜被暴徒攒击,几至身死,泅水得以幸免。但为期不久亦解散。
  同时江亢虎领导的社会党,亦由上海本部派员来漳开展组织活动,参加者多为青年学生如陈家瑞等,在府学宫五王殿办公,但半年后亦无形星散。
  这些组织已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健全的组织,目的也不在切实从事革命工作,而是为争权夺利的一时结合。
  更主要的是,具有社会地位,又拥有武力为依恃,且是参与光复领导的东、南两党(其实只是势力结合的派系)的互争,在光复前已在无形中互相排斥,在光复后更为争夺利权而处于水火不相容之中,明伦堂的所设“全漳团体大会”即是互争公开化的第一炮。
  十月十二日,在明伦堂召开“全漳团体大会”,到会者千余人,会场严加戒备。会上南党首要林者仁宣布东党首要陈智君的七大罪状,说他盗窃革命功绩,欺骗人民。“永远不许其干预社会中事”,连及其同党数人,并分发宣言,这不但是矛盾尖锐的表现,且是事前经过周密策划的。从此这两党派在地方上互相争夺达二三十年,为害不浅。
  在明伦堂大会后的第三日,即十月十五日晚,陈之鸿(时任警察局局长)邀请宋善庆在福南昌照相馆内欢宴,席散后,约八点钟,宋出门不远独自步行至马坪街后巷头时,即被预伏的暴徒狙击,腹部中两弹而毙命,时年仅三十六岁。当宋被杀时,林者仁等正在南河船中欢聚,忽闻凶讯,即由人护送返家。
  宋善庆来漳将近十年,光复前秘密进行革命工作,参与预谋,迫走其友人与上司汀漳龙道尹何成浩,他忠心耿耿,尽己为人以至于死。平地一声雷,闻者骇怪而痛悼,因宋平日孑然一身,独往独来,已未依附各派,亦无嫌怨,今忽死于非命。据传其致死原因,有说系代人作宣言所致;有说其时府县有推举之议,因宋的学生众多,且孚有声望,恐有被举可能,争者因下毒手;有说因宋暗中与人争做道尹而被害。总之,传说虽纷纷,其死于争权挟怨者当可断言。或问此案显与明伦堂大会的明争有关,为何不杀林者仁而害宋善庆呢?据熟悉当时情况者答曰:林者仁不独拥有地方势力,且在光复后的明争暗斗中,时有护卫者随行,难下毒手,而宋客居漳州,且无亲属,杀后当无苦主为其伸冤报复,乃被作为“杀鸡教猴”的牺牲者。
  宋死后,汀漳龙师范学生为其开追悼会,道尹陈培锟挽联云:“折狱我无能,自愧栽刍憔一束;盖棺君已痛,何堪燃豆本同根。”陈祖诒挽联云:“看今日追悼先生,仇人亦称知已;到此时空余后死,(下句忘记)。”
  从这些哀伤、委婉的联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当权者对于案情是多少了解的,只是不敢认真追究,恐系投鼠忌器,乃不了了之。但宋实死于革命,而漳州革命伊始即带来暗杀善良的坏风气,这是不足为训的,人们为宋善庆之死惜,更为漳州的革命前途惜!
  宋被刺后,李汉(时主持东自由党)窥测陈祖诒(时任东自由党理事长)上述挽联之意,曾私自以祖治名义报省,诉陈之鸿为刺宋凶手。后陈之鸿获悉竟于某夜持枪扣门盘诘祖诒,祖诒婉言当系李汉所为,之鸿始悻悻退出,旋对陈智君说:“姑饶他!”
  翌年,一九一二年春节期间某夜,陈之鸿(时退警察局副局长,偕林万山(时任警察局局长)、白植滋(时任警察局秘书)同行至“千古一人”庙边(今北京路与霞薰里交义处),突被潜伏于围墙内者投弹炸杀,陈中弹即死,白伤重后亦死,林伤额未死。按图谋者当在杀陈,而白、林同行因被累及。一时议论又纷起:或说为宋案报复者,或说宋案主谋者杀陈以灭口,或说因陈平日骄矜致死。但这也出诸揣测,无以证案。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本书收录辛亥漳州光复前后(1898—1911)、留法勤工俭学的回忆(1919—1932)、北伐时期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1925—1927)、漳州学生运动的回忆(1919—1949)、陈炯明驻漳述要(1917—1922)、张毅统治漳属及其溃败(1923—1926)、伪四十九师驻漳史话(1928—1932)、张贞其人其事(1883—1963)、天主教在八闽传教史略(1577—1949)、漳州“古县教案”(1712—1903)、漳州协和医院沿革(1936—1949)、漳州华侨的历史与现状(唐宋—近代)、漳州邮政志略(1900—1949)、漳厦铁路忆旧(1906—1932)、漳州电话创设简史(1925—1946)、漳州电厂史话(1915—1960)、解放前漳州报刊与通讯社概况(1911—1949)、漳州中西学堂史略(1897—1904)、漳州中西学堂补遗(1900—1919)、忆漳州府中学堂(1905年)、芗剧史话(1920—1949)、漳州竹马戏衍变(唐宋至近代)、台湾义民简大狮的故事(1895—1899)、漳州“小刀会”的传说(1853—1855)、南山寺纪略(唐宋至近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庄受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