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义易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116
颗粒名称: (一)起义易帜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4-6
摘要: 光复前的漳州知识分子,因互争权利,已在无形中结合为两派系,先是有力者扶植其亲近,使其丰衣食以为己用,继则刁狡无力者,因亲及亲,因友及友,相为攀援,互为依附,以厚声势。后来徐壮立参与讨伐龙济光之役战死于广州,余逢时留日返国后从事革命活动,为军阀李厚基所捕杀,友人吊诗有云:“苌宏化碧男儿事,会尹云亡家国忧”,可见当时军阀的残忍凶顽,而青年志士忠尔亡身的可歌可泣!闽省会福州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九日宣告光复后,漳州已势在破竹之下。漳州府太守陈嘉言(梅生)在光复危急的情况下,与家人围坐地上痛泣,后与绅董出而安民,不数日乃将其孙女送给县绅孙宗蔡,宗蔡赠资使其携眷回里。
关键词: 漳州市 光复 起义

内容

光复前的漳州知识分子,因互争权利,已在无形中结合为两派系,先是有力者扶植其亲近,使其丰衣食以为己用,继则刁狡无力者,因亲及亲,因友及友,相为攀援,互为依附,以厚声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省响应,闽省处于形势紧张之下,时保定军校学生余逢时(永春县人)、刘继屏、徐廷献、真尧恭、杨逢年等以革命军授意来漳,访其同学徐壮立(湖南人,时任汀漳龙师范体育教职)图有所作为,结果因地方派系各自有其力量,要他们拱手让给别人,自属不易,五人只得失望回去。后来徐壮立参与讨伐龙济光之役战死于广州,余逢时留日返国后从事革命活动,为军阀李厚基所捕杀,友人吊诗有云:“苌宏化碧男儿事,会尹云亡家国忧”,可见当时军阀的残忍凶顽,而青年志士忠尔亡身的可歌可泣!
  闽省会福州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九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九日)宣告光复后,漳州已势在破竹之下。光复前漳州镇总兵马金叙正在北京,汀漳龙道尹何成浩被文案宋善庆所迫走,整个漳州已是“万木无声待雨来”的时候了。
  先是陈兆龙、朱润卿、林者仁、王兆培等已密商起义,结合哥老会首领张仪(时绿营及新兵多加入哥老会,张因拥有实力),而苏郁文(眇公)、邱曾三、颜太恨、黄顺昌等,亦以漳州光复时机已成熟赶来共谋。光复前日,陈兆龙、王兆培、张仪等,以陈智君(亮)身任龙溪县商会副会长,且掌握义仓,乃邀其前来练营密谋,说明形势,迫其参加光复活动,当晚朱润卿等携带铁烟罐伪称炸药,威胁狱吏开监尽释囚犯。
  在这形势紧迫之下,一时倒向革命,想在革命声中分得余荫,以保全其旧有权势者纷然并起,这从光复后的临时政权组织中总可以明显地看出的。
  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十一月十一日),哥老会首领张仪偕其左右曹万益、李青山等一马当先,赶到道尹公署门前,声称要缴械。主谋者随即趁势宣告漳州光复,同时明伦堂(府学宫,在今市西桥中心小学内)升起“青天白日”的同盟会会旗,于是揭开了漳州革命的序幕。
  次日(二十二日),林者仁以“临时办事处”名义,分电上海、福州、厦门等军政府,文曰:“乞转武昌,漳州独立,速即到漳安民”,同时以“中华民国漳州府”布告安民。③
  当宣告光复时,漳州镇总兵护理刘勋因响应革命得以留任,但总兵马金叙之子马老四(名不详)深惧革命形势,早率其父亲兵数十名,携带武器遁入东坂后天主教堂内,托庇于西班牙籍教士,紧闭教堂铁门以自卫,不战亦不降。刘勋亦无法处理,但因其拥有武力,不能置之不理,先后经张仪、陈智君出面接洽,劝其缴械投降,保障其安全,部属受编与否听其自由。马老四接受条件后,其部属除星散外,分投于张仪部和张国民(即廖第三)的十四营。
  二十三日,龙溪县令曹本章(燕甫)退职而去,差总洪茂云、许添丁护送其骑马出东门,走后陈之鸿派其所开设福南昌照相馆的店伙张瑞华骑马追踪,但曹至东美乡即借居于日本籍民李启接家中,翌日离去。漳州府太守陈嘉言(梅生)在光复危急的情况下,与家人围坐地上痛泣,后与绅董出而安民,不数日乃将其孙女送给县绅孙宗蔡,宗蔡赠资使其携眷回里。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79》

本书收录辛亥漳州光复前后(1898—1911)、留法勤工俭学的回忆(1919—1932)、北伐时期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1925—1927)、漳州学生运动的回忆(1919—1949)、陈炯明驻漳述要(1917—1922)、张毅统治漳属及其溃败(1923—1926)、伪四十九师驻漳史话(1928—1932)、张贞其人其事(1883—1963)、天主教在八闽传教史略(1577—1949)、漳州“古县教案”(1712—1903)、漳州协和医院沿革(1936—1949)、漳州华侨的历史与现状(唐宋—近代)、漳州邮政志略(1900—1949)、漳厦铁路忆旧(1906—1932)、漳州电话创设简史(1925—1946)、漳州电厂史话(1915—1960)、解放前漳州报刊与通讯社概况(1911—1949)、漳州中西学堂史略(1897—1904)、漳州中西学堂补遗(1900—1919)、忆漳州府中学堂(1905年)、芗剧史话(1920—1949)、漳州竹马戏衍变(唐宋至近代)、台湾义民简大狮的故事(1895—1899)、漳州“小刀会”的传说(1853—1855)、南山寺纪略(唐宋至近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庄受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