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谈平和县建城与拆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972
颗粒名称: 琐谈平和县建城与拆城
分类号: K291/297.57
页数: 13
页码: 241-253
摘要: 历史上的平和县城于明正德十二年农历丁丑十二月初九日开始动工兴建,至次年九月完工。在此之前,平和属于南靖县辖区。由于平和县城地处闽粤边界,是漳州府南靖县的边陲要塞,地势险要。当时的都御史王守仁(阳明)“动三军之众,合二省之威,虽纤厥渠魁,扫除党类,此特一时之计,未为久远之规。”为了确保此地的长治久安,必须在此地建立县治。因此,王守仁诚心听取当地乡老曾敦立、林大俊和儒学生员张浩然等的倡议,先后于正德十二年五月和十三年十月二次亲自向朝廷撰写《添置平和县治疏》,请求朝廷批准在河头大洋陂地方添设新县治,以永保无虞。
关键词: 平和县 地方志 漳州

内容

历史上的平和县城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农历丁丑十二月初九日开始动工兴建,至次年(1518年)九月完工。在此之前,平和属于南靖县辖区。由于平和县城(今九峰镇内)地处闽粤边界,是漳州府南靖县的边陲要塞,地势险要。据史料记载:“地理遥远、政教不及、小民罔知法度,不时劫掠乡村、肆无忌惮、酿成大祸”。当时的都御史王守仁(阳明)“动三军之众,合二省(江西、福建)之威,虽纤厥渠魁,扫除党类,此特一时之计,未为久远之规。”为了确保此地的长治久安,必须在此地建立县治。因此,王守仁诚心听取当地乡老曾敦立、林大俊和儒学生员张浩然等的倡议,先后于正德十二年五月和十三年十月二次亲自向朝廷撰写《添置平和县治疏》,请求朝廷批准在河头大洋陂地方(今九峰镇内)添设新县治,以永保无虞。
  设治之举,于当年获准。据朱氏旅谱《紫阳始记》记载:“平和开县于戊寅年八月初八”。依据多种志书、谱牒和史料相互参订,可以推定公元1518年是平和建县的准确时间,至于具体是公元1518年的何月何日有待从农历的八月初八日来进行测算,而1518年建县年份是准确可信的。当王守仁上《再议添置平和县疏》时,文中具体提出以南靖县清宁里七图,新安里五图共十二图为一县,建县治于河头大洋陂。扫除党类以后,王守仁与当地广大农民众都盼望这个地方的社会能平和祥和,安居乐业。为此,王守仁上《再议平和县治疏》一文中指出:“照得县名须因土俗,本职奉委亲历诸巢,询知南靖县河头等乡,俱属平河社,以此议名平和县。”(据《王阳明全集》382页)由此可知平和县名称的由来和含意,是守仁取于其乡原属“平河社”的土俗而议定的,并非别有取义。
  为了抗击和抵御倭寇和海贼的侵扰,以及当时都邑建制规范的需要,在县治地区必须划地围城、建筑城郭。此时,乡老曾敦立慷慨献出土地、宅居、粮饷、凿山采石,迁移祖坟四处,并广泛发动和动员社会贤达共议捐资和召集民工,尽心尽力、热情协助和积极支持王守仁建筑城垣。据《平和县志》和《武城曾氏族谱》记载:“曾敦立,条设县治,助公役以筑城池,充私居以置衙宇,献巨资练兵丁,捐粮饷扑贼寇,为建和邑、平贼寇立下勋功。”为了确保质量和如期建好城郭,王守仁还委任在职的南靖县知县施祥和漳平县知县徐凤岐具体负责施工和监督建城这一重大工程。
  清朝以前,在都邑(县城)四周用于防御的城垣,一般都有两重,里面的一层称为城,外面的一层称为郭。据知县王相重修的《平和县志》记载:“刚建平和县城郭时,城高一丈八尺,内城长563丈4尺(1895公尺);外城郭长596丈2尺(1967.5公尺)。城列四个城门”。在城墙上,还按一定距离修建“敌台”(又名马面),高度与城墙相同。两座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主要是为防范敌人攻城而设置的。在四个城门的上方,各修建有驻兵的敌楼,作为守城兵勇观察城外的动向之用。在城坦的东、南处分别设有东水门和南水门,同时又在城郭上建有二十间窝铺(供守城人员睡觉的窝棚)和1284个雉堞(城顶外沿修的带有垛口的短墙名叫“雉堞”或“女墙”,用于掩护守城兵勇。)在各垛口之间短墙下,又开有一个小孔、兵勇可以通过垛口与方孔了望观察敌情或射击。从此,在平和县城四周,一道雄伟壮观的城垣拔地而起,成为当时县城标志性的建筑物,气派非凡,令人瞩目。
  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建成平和县城郭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8月的二百年间,城郭经受了风雨侵袭、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海寇作乱等原因,城墙多次倒塌、损毁。先后经过十一个知县和驻防的重修、改建和大小修筑就有10次之多,在这二百年中,平均每20年就修建一次。
  考查有史料发现,第一次重修平和县城垣的是明嘉靖廿四至卅年(1545-1551年)间的知县谢明德。以后各次主持修建的有明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杨守一,因以县东门在东北隅横冲县署(县堂)乃改东门于正东街,仍塞水门,覆开小水门于东门旧址偏右,并增垣四尺,共为二丈二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由于城垣上窝铺倒塌无存,知县伍匡世继续重修共有六处;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李一凤又添建二处,共八处;一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知县袁国衡再次重建窝铺二十四处(间);崇祯六年(1633年)知县王立准重建四城门楼;国朝顺治六年(1649年)署县(代理知县)孙之输及驻防张光荣,增修雉、窝铺数处。
  到顺治乙末年(1655年),由于海寇作乱,城郭被拆毁,顺治丙申年(1656年)5月,署县事刘一蛟在原城郭的旧址上重新修筑了新的城垣,并表其门曰:东南的城门为“朝天门”;西面的城门为“挹爽门”。此城门的门额石碑于1986年夏在九峰镇西街供销社门前被发现,碑的右上角刻有“正德戊寅岁新建伯王先生立”十二个字、正中的石碑上刻有“顺治丙申署县事刘一蛟口”,“蛟”字下缺一角,未知所镌何字?南面的城门为“迎薰门”、北面的城门为“拱极门”。在清代以前,城门是出入的唯一通道,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而这里也是修筑各种防御设施的重点之一。当年,刘一蛟在城郭的东、南面分别保留了东水门和南水门。同时在城顶上建有谯楼、俗称鼓楼。在楼中设有更鼓、漏刻又名漏壶(当时的计时装置,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15分钟为一刻),用于夜间向全城报时之用。重新修建的平和县城郭其型状类似长方形、南北向城墙较长,东西向城墙较短。
  明清时期,历任的知县对城郭的修建和保护工作历来都是高度重视。据史料记载:顺治丙申年间(1656年)在平和县任职的署长事刘一蛟,在“人民远遁,村落贫窭,刘乃大集绅衿耆老,共议捐资鸠工召十二图里班共成之,度城596丈,每一里筑四丈有奇,以举人曾人龙、游瀛州、龚隆奏、贡士李天及、陈道享其役,五旬而后报竣焉”。可见,当时在人民群众生活还处在十分贫穷的情况下,知县仍重视修建和扩建城垣,充分依靠社会上层人物,发动捐资和调集劳力,提高工效,在短短的50天内就把毁坏的城垣和应扩大改建的城郭修建完毕。
  康熙五十七(1718年)八月,由于大风雨的袭击,城西北角倾圯数百丈,知县王相捐俸修筑,把有倒塌的城郭全部修复完整。到了乾隆七年(1742年)知县周缉敬,在城顶上再修建了“魁星楼”,(魁星为我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县胡邦翰
  在城垣周围种植松柏、树木、环城绿化。由于明清时期历任知县对城郭的修建、改建和扩建工作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从而使平和县的城池更加牢固,整个城垣显得格外雄壮威武,巍峨亮丽。至于建在城内的县堂、寺庙、街道、祠堂、书院、义学、义仓、和其他等配套的建筑物上,王守仁诚心采纳了乡老曾敦立的建议,由守仁亲自进行规划和设计,并把整个县城的建筑规划呈奏朝廷。由于河头大洋陂(今九峰镇区)所处的地理位置重要,情况特殊,经武宗朱厚照皇帝特批,恩准以府级高规格的标准来建置平和县堂、文庙、城隍庙和其他必需配套的建筑群体。据志书记载,当时王守仁仍任命南靖知县施祥负责县城主体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监督。因此,在明正德十三年至十六年后(1518至1521年),城内的各项建筑已形成了相当完整和具有时代风格的古建筑群。其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算是规格宏大,配套完整的府堂式的县堂(府级规格)、包括一个优美的花园(后人称为平和县第一公园)。同时还建有十分齐全、工程浩大、标准设计的文庙和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依坡度而建的四进起落的城隍庙,以及其他如武庙、书院、义学、威惠庙、文昌宫、养济院、无祠庵、社稷坛、演武亭、神农坛等等相互配套的建筑群体。到了明隆庆二年(1568年)知县卢焕,选择在县城西门外只有一溪之隔的文峰山上,建筑了一座七层石坛,高12丈,各层塔身表面的花岗岩上雕刻有多尊不同造型的佛像。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县学教谕黎宪臣在文峰山靠北的另一侧山头上再建一个10米高左右的小石塔,小塔的高度虽比大塔低,但它在山头上的自然高度却比大塔高,为此,城内的群众便形成了一句俗话叫“小塔高过大塔”的说法。这两座塔之间有数百米之距,为明立县建城的标志,人们称它为文峰双塔。由于双塔高耸巍峨,再加上双塔的形状犹如二支大小的毛笔树立在山顶上,直插云端,塔山下又是一条蜿蜒的溪河,清澈的河水把山上的双塔的倒影映立在水中,形成了一幅风景奇秀,十分优美的画卷。为此,这一景观便被古人选入全县的八景之一,名曰:“笔山侵汉”。明末年间又增建了三官堂和王文正公祠,使平和县城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在明代就日臻完整。据前辈们说:平和古县城的建设规格之大以及各种庙寺建筑群体的齐全配套为邻县所不及,旧志记载:“庙宇输奂,甲于他邑”。
  我17岁那年(1927年),当时整个城郭尚未拆除,县城内外所有的古建筑仍十分完整,据老前辈传云:从城垣到各建筑群体,设计精巧、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比例恰当、造型典雅、砌工和雕刻上的工艺十分精细奇巧,近视主次分明、远瞻浑然一体,充分集中体现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表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也展示了历代知县、乡贤、绅衿和役工们在设计、构思及施工上的独具匠心。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县黄许桂(小山)在旧县志的“城池志”中批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亦云小矣,和城596丈2尺,不过三里有奇耳,然而负山带河,左天马(山)而右双髻(峰),钟灵之秀,于是乎在,百宝安堵铃拆无儆,莅兹土者,与教化而启文明,居斯地者,家弦诵而户诗书,岂非南服之名胜,遐荒之邹鲁也哉”。前贤的这段评述,突出地描绘了平和县城虽然不大,但整个城垣是三面依山,一面临水。绿水青山的大自然与城垣内外的八大名景相映生辉,是一块有灵气的好地理。它气势磅礴、景观优美,城内民众有了坚固城垣的保护,人们无忧无虑、安居乐业。从而促进和启发人们热爱传统文明,家家户户诵读诗文、接受孔孟儒家的教育,并使福建地处边疆的县城也成为南方的好名胜。
  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距今已有470年的历史,古老的建筑已屡经沧桑。有些历史建筑遗迹现已颓废无存。但是原来城垣的轮廓概貌,在原地段的部份遗址上仍依稀可辨。今九峰镇西街中段的大同巷左右百米,是古城垣的外墙遗址,城墙的一面保存完整。县城的八景,除一景在原文庙的“碧水澄波”已毁无存外,其他的“双髻升曦”、“九峰返照”、“东郊春雨”、“西岭暮霞”、“天马晴烟”、“石潭秋月”、“笔山侵汉”七个景点仍可觅其遗存、观其美景。但是具有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庙,目前除保存一座完整的城隍庙、曾氏家庙的雍睦堂、牌楼华表和一座不完整的文庙外,其他著名的古建筑或仅存某些部份遗迹,或已面目全非了。
  据前辈们说,在清乾隆年间,平和县城的经济已相当繁荣,市场上开始有了边贸交易。县城的九峰镇是当时乌龙茶叶、烟草、黄麻和粗纸等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产品大多销往广东的潮汕等地。随着县城边贸经济的发展,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也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的比例提高了,县城人口的结构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边贸市场的交易和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内的商店、街道也不断地扩大和增多。当时在城内有文字记载的主要道德和小巷就有二十多个,除主要街道的东街、西街、南街和北街外,还有县前街、县后街、朝天街、三角街、新建街、学后街、长美街、桥头街、金窑街和顶街仔;此外还有盐街、顶街(分东门和西门二个顶街)、下街、横街、还有顶巷、下巷、水门巷、土龙巷、大同巷、盐边巷和提铃巷等等。
  当今,使人感到可贵的是旧城郭遗址上还可以找到一些明代和清代筑城和修城用的完整青砖和基石。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材料看,可以清楚地辨明当时建城垣是采用花岗石料打基础,上层是用火窑烧制的青砖为材料,把城墙砌筑起来的。
  旧平和县至今保存下来的城砖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大块的长34公分、宽16.5公分、厚8.5公分;中块的长31公分、宽15.5公分、厚9.5公分;小块的长26公分、宽16公分、厚9公分。砖上面打印有“永固城砖”、“壬子城砖”、“万年永固”等字样。这些城砖实物的发现与我国有关史料对城砖的记载是一致的。可见当时对用来筑城的专用青砖的质量要求是很高的。其生产工艺标准也十分严格和讲究。当时为了取土制建城专用的千万个城砖,至今在旧县城九峰镇所在地周围仍留下二十多个大池塘。据先辈和前贤们说,九峰镇城内有这么多的大池塘是当年建城制砖的工匠就地取土,就地制造城砖而遗留下来的痕迹。
  进入20世纪以来,我省各城市和县治所在地在20年代中期就相继建筑公路,重视新的城乡建设。民国政府为了发展各县的交通事业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先后拆除了各地的城垣。平和县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东路总指挥兼第一路军总指挥何应钦部属的第四师师长张贞,带领部队由广东饶平入闽,从平和直驱漳州,重创了军阀张毅部。这时,张贞坐镇漳州,管辖闽南各县,开始统一规划建筑从漳州至广东和漳州至龙岩这两条公路。民国十六年(1927年)张贞委派其部下的两位营长蒋义和、洪哲明为监督,分别到平和九峰镇和琯溪镇(今小溪镇)负责监督实施拆除旧城垣和建筑从漳州通往广东这条公路的建设任务,并指定由蒋义和负责监督平和县城九峰镇至琯溪地段(当时称城琯公路);由洪哲明负责监督琯溪至南靖地段,(当时称琯荆公路)。同时成立了平和县公路局和市政局等有关行政管理机构,于民国十六年邑人林友梧被任命为平和县首任市政局长、曾炳阳为平和县首任公路局长、曾昭宣为平和县商会长、曾有亮为会计、曾小湖为出纳;聘任赖炳麟为工程师,负责线路的测量和指导施工等工作。当时县公路局设在平和县城(九峰镇);县市政局和商会设在琯溪。此时,在县区域范围内开始有了区的建制;全县共设立6个行政区。将九峰、崎岭、祠、马塘等地为第五区;卢溪、路下、东槐、上所、葛竹等地划为第六区。各区均成立了区公所,为当地基层的行政机关,均归属于平和县公署直接领导。
  全县六个行政区域和区公所建立后,于农历戊辰年正月十六日(1928年2月7日)由平和县公署在县城召集各区各姓氏的房长会议。会议由蒋义和营长主持、讨论、研究和决定拆除平和旧城墙及建筑新公路事宜,规定18岁至45岁的男壮丁为拆城筑路的主要劳力,并把任务分配到各区公所,当时的具体分工是:一区和五区负责九峰至霞寨路段,包括拆旧城墙等任务;二区和六区负责霞寨至琯溪路段;三区和四区负责琯溪至南靖路段。各区任务明确后,各姓房长具体负责带领男壮丁进行施工。
  拆除旧城墙,建筑新公路,包括旧县城九峰镇及琯溪镇的市政改良,建设商店街道,市场,以及在琯溪镇建立“中山公园”等全部基建工程,均由蒋义和、洪哲明两人主持,担任工程总指挥和监督;在行政管理和工程技术指导上由林友梧、曾炳阳、赖炳麟等具体负责设计、规划、测量及施工,技术指导等工作。以上各项工程均分别地段于1928年和1929年开始动工。这是平和县市政和公路及新城镇建设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通过多年的努力,平和县第一条公路,由琯溪(小溪)至南靖(山城也称荆城)的琯荆公路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通车。县城(九峰)至琯溪以及九峰至广东省饶平县的公路也由琯溪(小溪)至南靖(山城也称荆城)的琯荆公路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通车。县城(九峰)至琯溪以及九峰至广东省饶平县的公路也相继于1934年建成全线通车。1937年,因抗日战争开始,国民党政府为抵御日寇入侵,于1938年和1939年把以上各段公路的桥梁全部拆除、险要地段的路面也全部挖毁。
  旧城郭全部拆除后,城墙拆下的石料、青砖除一部份用来修建县城街道两边的排水沟外,其他剩下的城砖和石料均由当时的公路局拍卖给当地商人和居民用于建筑商店或民宅之用,所有收入归公路局作为有关费用。在公路局的规划下,从县城内外由东向西分别修建了一条长达2公里多的公路(在原城外)和一条长达2公里左右的大街道(在原城内)。街道两房均统一规划修建为二层楼的商店,建成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兴起的新县城。为了纪念蒋义和营长指挥拆旧城墙、建新县城和修建公路的历史功绩,根据当地民众的建议和要求,经县市政局和公路局研究,报县公署批准,于民国18年(1929年)在县城西的双塔山左侧,兴建一座纪念亭,取名“义和亭”。因亭的形状呈六角形,俗名称为“六角亭”,亭中竖有一米高左右的石碑,正面由平和县首任公路局长曾炳阳先生撰建亭碑记,大坪村秀才黄惠先生书楷。主要内容是颂扬蒋义和在指挥建城修路的有关事宜和成绩;石碑背面由城隍庙的高云中(大高爷)以乩书的形式题写“江山胜迹”四字狂草,此亭于1966年被毁。
  虽然原有的旧城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九峰镇的民众至今仍然以原有的旧城门和原来城内外旧址的名称来作为当地现在的地名;如在九峰镇内的东门、西门、南门头、北门、水门巷、大同巷、旧县堂、顶街尾、下街仔、三官堂、桥头尾、石门楼、大洋陂等等地名将继续被人们熟悉地沿用下去。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曾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