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赫赫战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969
颗粒名称: 立下赫赫战功
分类号: K248
页数: 3
页码: 225-227
摘要: 镇海卫下设有千户所、水寨、巡司、巡哨、烽堠等。千户所配有战船10艘,每艘编旗兵100[5]铜山水寨是漳郡海滨重镇,拥有福船、哨船、快马船46艘,官兵1140多名[6]。水寨负责海上巡逻、驱逐、追击敌人。卫所则在陆上阻击敌人,陆海配合,组织严密,协同作战。镇海卫还和浯屿水寨、南澳水寨协调行动,联合作战,围歼入侵敌人。镇海卫及属下铜山、六鳌、玄钟等千户所建立后,有力地打击倭寇、荷兰殖民者、海盗的侵扰。天启初年,荷殖民者占据台湾后,又屡窜至闽南沿海扰劫。知县梁兆阳率兵夜渡浯屿,突袭荷船,焚毁3艘,缴获9艘,终于击退荷殖民者。镇海卫是明末清初郑成功驻军之地,也是东征台湾发兵据点之一。
关键词: 史料 明代 漳州

内容

镇海卫下设有千户所、水寨、巡司、巡哨、烽堠等。千户所配有战船10艘,每艘编旗兵100[5]铜山水寨是漳郡海滨重镇,拥有福船、哨船、快马船46艘,官兵1140多名[6]。水寨负责海上巡逻、驱逐、追击敌人。巡司、巡哨、烽堠在隐蔽处监视、搜索敌人。卫所则在陆上阻击敌人,陆海配合,组织严密,协同作战。镇海卫还和浯屿水寨、南澳水寨协调行动,联合作战,围歼入侵敌人。镇海卫及属下铜山、六鳌、玄钟等千户所建立后,有力地打击倭寇、荷兰殖民者、海盗的侵扰。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盘踞浙江双屿的倭寇被击败后,南逃占据浯屿为巢,袭扰过往船只,“四月,都指挥使卢镗回师闽南,在闽副使魏一恭等协同下,大败倭寇于浯屿[7]。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仲夏,都司佥事沈有容分守语屿、铜山,是年仲夏,在东碇附近海域,向入侵倭船追击,斩获甚众。后又追倭于闽粤之间,“铜山、南澳相继收功,敌知漳泉有备,严不敢犯”,只得屯据东番(台湾)和澎山洋(澎湖),逾月,沈有容与铜山把总张万纪败倭于澎山洋[8]。是年十二月,沈有容率21艘战船远征东番,途中遇台风袭击,战船漂失7艘。到达后,沈率军与倭作殊死战,全歼倭寇、倭船,救回被抓男女370多人[9]。台湾第一次从倭人侵占下回归中国,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明天启三年(1623年)六月,福建总兵谢隆仪大破荷夷于浯屿,“擒其首,焚其舰,俘60多人,焚溺无数”[10]。十二月,侵据澎湖荷船十多艘,不时出没浯屿、白坑、东碇等地劫掠。翌年,巡抚南居益决计剪除荷夷,多次派镇海卫所水师袭澎湖。七月,“出动战船200多艘,官兵万余人,分三路出击,一路由镇海卫誓师出发,三面围攻澎湖,荷军于七月十三日挂白旗投降,撤出澎湖,逃据台湾”[1]。
  天启初年,荷殖民者占据台湾后,又屡窜至闽南沿海扰劫。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荷船队入侵金门料罗湾,窥视海澄县境。知县梁兆阳率兵夜渡浯屿,突袭荷船,焚毁3艘,缴获9艘,终于击退荷殖民者。[12]
  镇海卫遗存的景观有“七星落地”、“飞娥洞”、“断头罗汉”、“东岳景观”、“文庙碑刻”、“城隍古庙”、“卫城观海”等多处。站在“卫城观海”可看到当年郑成功训练水兵的“定台头”(镇海角)和“定台湾”(隆教湾)。镇海卫是明末清初郑成功驻军之地,也是东征台湾发兵据点之一。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军万船齐发,扬帆直指台湾,将士冒着猛烈炮火,激战荷军,击沉敌舰,攻下“赤嵌城”,最后把侵台38年的荷殖民者赶出台湾……200多年的海疆战争风云,记载着镇海卫的赫赫武功。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