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推动投身现代化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948
颗粒名称: 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推动投身现代化建设
分类号: D665.9
页数: 4
页码: 169-172
摘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联(商会)坚定不移贯彻中共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协助政府拨乱反正落实工商业者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在这一时期,工商联(商会)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开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在各项活动中履行职能。客观上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获得社会和会员企业及上级好评。另有90多位工商界会员分别赴美国、印尼、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商务考察、探亲访友,联络工商界人士500多人。
关键词: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漳州

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联(商会)坚定不移贯彻中共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协助政府拨乱反正落实工商业者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时期,工商联(商会)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开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在各项活动中履行职能。(一)积极参政议政。1997年初不完全统计全市工商联(商会)会员担任全国省、市、县(区)选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有269人,担任各县、市、区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9人,其中民营企业家吴惠天任全国工商联常委、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张春福、洪长水任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他们参加人大政协以及党政各级召开的会议,对政府大政方针和重大政治、经济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法规制定以及金融、物价、外经、内贸等领域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提出建设性建议378条,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二)围绕经济建设举办咨询服务,为我市经济建设做出成绩。1982年至1992年工商联(商会)与民建会联合举办经济咨询服务部,与上海、南京、内蒙古等20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县工商联(商会)自办的120多个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业务联系交换信息,为企业会员解决商品余缺寻找生产门路,组织原材料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举办商业、工业外资企业会计和英语培训班共20期。1984年至1991年工商联与民建会联办为期2个月培训工商业、三资企业财会英语培训达1061人,为社会待业青年创造就业条件,为会员企业输送大批人才。客观上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获得社会和会员企业及上级好评。(四)兴办经济实体。1987年工商联(商会)企业公司重新开办,实行经理目标负责制,公司实行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开办时只有8000元资金,经过几年艰辛创业,1987年至1996年底营业额达1200多万,创税利40多万元。1989年和1992年被省联评为“文明企业”;1992年还被全联评为“文明企业”光荣称号。(五)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商品展销会。从1993年至1996年组织企业会员有国营、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有参加全联在石家庄、北京举办的全国性展销会;有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在上海、南京、南昌、福州、武汉等地召开的7次展销;参加福建省工商联(商会)两次自办展销会以及厦漳泉三市联合在大连举办的“闽南金三角侨乡民营优质商品展览会”;漳州市工商联(商会)自办的有五交化、百货,纺织,同业公会3次行业展销会,效果很好,搞活流通、活跃市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1996年组织民营企业9家企业参加福建省政府在香港举办的展销会。同时有37次、300多家企业参加闽南闽北经济横向联系等商务活动,展品3100余种,成交额不完全统计有上亿元。1997年新一届工商联(商会)又组织非公有制企业59家81人参加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其中一次组织参加漳州工商联(商会)举办“98漳州五一民营企业名优特展品展销会”,展期历时5天,有130家企业展品前来参加,每天客流量上万人,是工商联(商会)的举办的一次最大型展销会,成交额和供货合同近千万元,评出参展优质展品49个,组织奖4个。展销会不仅展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优质成果也提高工商联(商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使社会认识到工商联(商会)在经济活动有所作为。1998年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世界第86次鞋展。还到东北丹东参加中朝边贸会等,积极帮助企业会员拓宽国内外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六)积极开展工商联(商会)海外、工商社团、工商业界人士联谊活动,加强海内外商会的友好往来。利用工商联(商会)三胞关系多与海外工商业界联系多的优势,在1982年工商联(商会)就成立三胞联络委员会开展海外联络接待工作。从1985年到1996年市区工商联(商会)接待海外工商社团43个,国内友好商会60余个,接待海外回漳旅游探亲访友,观光贸易洽谈工商业界亲朋戚友达1109人。另有90多位工商界会员分别赴美国、印尼、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商务考察、探亲访友,联络工商界人士500多人。在交往联谊过程中,商会注重和海外工商界中第二代和第三代建立感情,介绍家乡建设情况,激发思乡之情,鼓励回漳探亲访友、贸易办厂。经工商联(商会)组织和参加省工商联(商会)组织,市民营企业家先后有15批次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菲律宾、缅甸、越南、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拜访各国商会和同乡会共40多个社团。通过出国参展、参观、访问,拜会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联络感情,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至1996年在协助政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共引进29项,办成11项,投资1490万美元。如龙海源发造纸厂、市联与港合办拉练厂、服装厂等。介绍漳州土特产芦柑、生姜、茶叶、炭黑、芋头等商品出口,计25批,为漳州出口创汇1140万港元,为三引、进出口创汇做出成绩。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