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工商联(商会)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942
颗粒名称: 漳州市工商联(商会)史略
分类号: D665.9
页数: 16
页码: 160-175
摘要: 漳州市工商联(商会)已经走过将近五十春秋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从建立发展时期,在中共领导下,在中共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团结、教育工商业者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国初期,推动恢复生产经营,稳定市场经济秩序,协力恢复国民经济。在总路线过渡时期,教育会员顺应历史潮流,掌握自己命运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间商会而努力。漳州市工商联(商会)紧密围绕中共各个时期中心任务,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取得卓越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漳州

内容

漳州市工商联(商会)已经走过将近五十春秋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从建立发展时期,在中共领导下,在中共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团结、教育工商业者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国初期,推动恢复生产经营,稳定市场经济秩序,协力恢复国民经济。在总路线过渡时期,教育会员顺应历史潮流,掌握自己命运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四化建设时期,贯彻全联“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推动工商业者在企业中积极经营、努力生产、贡献技术才能、经营管理经验,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贯彻中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新路子、新途径,努力开创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新方向做出新贡献。特别是1991年中共中央(15)文件,赋予工商联(商会)新的历史使命,调整会员结构,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把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工商联(商会)承担了中共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桥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间商会而努力。漳州市工商联(商会)紧密围绕中共各个时期中心任务,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取得卓越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商联(商会)的性质、地位、任务与作用
  工商联(商会)是工商业界组织的,是在中共领导下具有爱国统一路线性质的人民团体,民间商会。是政协组织组成单位之一,与民主党派一起参政议政,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商联(商会)会章是在全联1952年中共政务院组织章则的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1983年全联五届会员代表会上通过的。修改后会章规定第一条:工商联(商会)主要由过去经营工商业的人员组成的;第二条:一切活动以宪法为根本准则;第三条主要任务:团结和组织会员在实现国家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会员作用。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发展需要,1993年全联七届会员代表会通过的修改会章,第一条第二条不变,第三条宗旨是: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团结工商业界发挥本会的优势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中发1989年14号文件)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遵守的准则。其基本精神原则适用于工商联。
  1991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指导工商联(商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即中发1991年15号文件>重申新时期工商联(商会)的性质、地位、任务与作用,赋于工商联(商会)新的历史使命,在中共领导下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共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个桥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新时期工商联(商会)是工商业界组织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具有“三性”特点:以统战性为主,兼有经济性、民主性。“三性”亦确定工商联(商会)亦官亦民、亦政亦商的组织特性。“四项任务”一、在中共领导下,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对三胞投资者主要是介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办好企业,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户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法规职业道德等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履行应尽社会责任。二、配合中共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在他们中逐渐培养起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的积极分子队伍。三、维护他们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正确意见。四、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展有利改革开放,四化建设的服务活动。
  新时期工商联(商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三胞投资者、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者、原工商业者中的代表人士。吸收新会员主要对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大户,“三资”企业投资者、经营者,一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者、经济工作者(指律师、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审计师等)及经济理论工作者。对会员六字要求“爱国、敬业、守法”。“七大功能”: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二、参政议政的功能;三、向外联络的功能;四、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的功能;五、为会员服务的功能;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七、发展会办经济实体的功能;“八字方针”:即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十项职能”:一、参政议政;二、自我教育优良传统;三、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四、为会员和社会提供信息管理咨询等服务;五、开展工商培训帮助会员改善经营管理;六、组织会员举办参加各种对内对外展销会;七、为会员提供必要证明;八、增进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工商社团经济人士联系和友谊,促进经济技术贸易发展帮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九、办好会办服务事业经济实体;十、承办政府的有关部门委托事项。工商联(商会)与中共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有长期合作、风雨同舟的历史。
  建立工商联(商会)组织,开展会务活动
  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旧商会自动消亡。解放初期,漳州工商业奄奄一息,市区有334户商店停业,91家手工业倒闭,私营运输紊乱,银元黑市猖獗,短时间内物价大波动。11月22日市军管会召开工商界代表座谈会,就有关工商业建设问题交换意见。1950年5月8日在有国营代表参加下,成立了漳州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并按行业成立了49个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和10个行业筹备小组,会员总数达3099户。1953年3月召开漳州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会长蔡竹禅,正式成立漳州市工商联。经过调整,正式建立23个同业公会3个直属小组。按地区成立8个工商联办事处作为行业办事机构。工商联工作人员57人,地点设在打锡巷旧商会楼。1966年文革期间,工商联被迫停止活动干部下放劳动,原工商业者被划为黑六类,挨批挨斗受迫害。1980年工商联恢复活动,1985年漳州实行地改市、市管县体制改革。为适应市级组织机构,在1985年12月,工商联(商会)召开第八届会员代表会,选举林汉忠为会长,成立漳州地级市工商联(商会)。届别沿续(漳州县级市今芗城区),同时撤消福建省工商联驻龙溪地区办事处,机构人员编制并入漳州地级市工商联(商会),办公地点仍在打锡巷旧商会楼。198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全联亦称“中国民间商会”。会章规定各级工商联亦称“商会”,主委改称会长。经报请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漳州市工商联亦称“商会”,原工商联主委改称会长。
  漳州市工商联(商会)是一个处级统战性质人民团体,民间商会机关,17个编制。其中行政15个、事业编制2个,现有干部职工18人,其中干部16个,职工2个。为加强工商联(商会)思想政治工作,1992年建立中共党组。1997年5月召开漳州市工商联(商会)第十届会员代表会新一届选出95个执委,56个常委,正副会长13位,其中民营企业家9人(聘请名誉会长12人)会员结构领导班子,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为主体,会长由民营企业家洪长水担任,驻会党组书记兼副会长兰亚江,驻会副会长梁凤兰,秘书长沈志添,副秘书长陈跃南。
  漳州市工商联(商会)从建立起到现在共召开十届会员代表会,一至五届会长蔡竹禅;六届会长林杏雨;七至九届会长林汉忠;十届会长洪长水。1993召开了“庆祝漳州市工商联(商会)成立40周年会庆”。
  漳州市工商联(商会)机关设一室两部:办公室、会员传部、经济联络部。1997年底会员总数7800人户。全市八县两区、一市除龙文区以外均建立工商联(商会)组织,多数市、县、区都已建立党组开展工作。近年来大力发展新会员,建立基层组织乡镇商会29个同时还成立了16个同业公会和1个民营企业家协会并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区成立漳州市工商联(商会)分会,开展会务活动。
  稳定市场经济秩序,协力恢复国民经济
  解放初期,工商联(商会)团结教育会员遵守共同纲领,推动全市工商业者恢复生产经营。稳定市场经济秩序引导他们订立爱国公约,拥护政府政策法令,遵纪守法,积极经营,增产节约,踊跃纳税,买卖公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抗美援朝期间,组织工商业者上街示威游行,踊跃认购爱国公债,捐献工商号飞机一架,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我会第一届会长蔡竹禅,参加福建省组织的抗美援朝慰问团并任副团长,赴朝参加慰问活动。在协助政府调整工商业,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组织工商业者参加交易会,促进城乡经济繁荣、稳定市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恢复国民经济工商联(商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
  中共总路线过渡时期,工商联(商会)组织广大会员学习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传达1955年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国家领导人邀请工商界代表座谈会亲自做思想工作的讲话精神实质,教导工商业者要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命运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宣传解释中共对资改造赎买政策,帮助会员提高思想觉悟,明确中共改造政策。解除怕改造、怕财产被没收等顾虑。认识社会主义改造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要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全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来,我市广大工商业者3000余户敲锣打鼓、欢欣鼓舞,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市私营工商业顺利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深刻社会变革划上圆满句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一个重要创举。我深有体会,历史事实证明我们工商业者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是在曲折反复中前进的。我们工商业者能够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并在自我改造道路上有所前进,这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极为精确的论断: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这个胜利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有益配合作用”是指工商界中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说的。我认为工商联(商会)组织在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和平改造政策,团结组织工商业者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并推动他们为加强改造、服务人民也起了积极配合的重要作用。
  贡献技术才能,经营管理经验,为四化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胜利完成后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开始出现。1956年毛主席及时提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建设社会主义”口号,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做促进派而不要做促退派,把我国农业生产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1956年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后工商业者安排在国营企业、工厂。在各自岗位上工作如何教育、帮助他们思想改造积极服务,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问题。工商联(商会)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在中共的领导下举办政治学习班,对工商业者分期分批组织学习,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改造的觉悟,推动他们积极参加工厂、企业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工厂、企业生产经营献计献策。据统计1956年到1966年10年期间,在技术革命技术革新运动中,参加会员1230人提出合理化建议14504条,革新768项,仿制141项,工商业者有432人次获得省、地、市(县)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工商联(商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推动投身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联(商会)坚定不移贯彻中共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协助政府拨乱反正落实工商业者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时期,工商联(商会)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开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在各项活动中履行职能。(一)积极参政议政。1997年初不完全统计全市工商联(商会)会员担任全国省、市、县(区)选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有269人,担任各县、市、区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9人,其中民营企业家吴惠天任全国工商联常委、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张春福、洪长水任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他们参加人大政协以及党政各级召开的会议,对政府大政方针和重大政治、经济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法规制定以及金融、物价、外经、内贸等领域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提出建设性建议378条,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二)围绕经济建设举办咨询服务,为我市经济建设做出成绩。1982年至1992年工商联(商会)与民建会联合举办经济咨询服务部,与上海、南京、内蒙古等20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县工商联(商会)自办的120多个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业务联系交换信息,为企业会员解决商品余缺寻找生产门路,组织原材料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举办商业、工业外资企业会计和英语培训班共20期。1984年至1991年工商联与民建会联办为期2个月培训工商业、三资企业财会英语培训达1061人,为社会待业青年创造就业条件,为会员企业输送大批人才。客观上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获得社会和会员企业及上级好评。(四)兴办经济实体。1987年工商联(商会)企业公司重新开办,实行经理目标负责制,公司实行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开办时只有8000元资金,经过几年艰辛创业,1987年至1996年底营业额达1200多万,创税利40多万元。1989年和1992年被省联评为“文明企业”;1992年还被全联评为“文明企业”光荣称号。(五)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商品展销会。从1993年至1996年组织企业会员有国营、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有参加全联在石家庄、北京举办的全国性展销会;有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在上海、南京、南昌、福州、武汉等地召开的7次展销;参加福建省工商联(商会)两次自办展销会以及厦漳泉三市联合在大连举办的“闽南金三角侨乡民营优质商品展览会”;漳州市工商联(商会)自办的有五交化、百货,纺织,同业公会3次行业展销会,效果很好,搞活流通、活跃市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1996年组织民营企业9家企业参加福建省政府在香港举办的展销会。同时有37次、300多家企业参加闽南闽北经济横向联系等商务活动,展品3100余种,成交额不完全统计有上亿元。1997年新一届工商联(商会)又组织非公有制企业59家81人参加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其中一次组织参加漳州工商联(商会)举办“98漳州五一民营企业名优特展品展销会”,展期历时5天,有130家企业展品前来参加,每天客流量上万人,是工商联(商会)的举办的一次最大型展销会,成交额和供货合同近千万元,评出参展优质展品49个,组织奖4个。展销会不仅展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优质成果也提高工商联(商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使社会认识到工商联(商会)在经济活动有所作为。1998年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世界第86次鞋展。还到东北丹东参加中朝边贸会等,积极帮助企业会员拓宽国内外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六)积极开展工商联(商会)海外、工商社团、工商业界人士联谊活动,加强海内外商会的友好往来。利用工商联(商会)三胞关系多与海外工商业界联系多的优势,在1982年工商联(商会)就成立三胞联络委员会开展海外联络接待工作。从1985年到1996年市区工商联(商会)接待海外工商社团43个,国内友好商会60余个,接待海外回漳旅游探亲访友,观光贸易洽谈工商业界亲朋戚友达1109人。另有90多位工商界会员分别赴美国、印尼、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商务考察、探亲访友,联络工商界人士500多人。在交往联谊过程中,商会注重和海外工商界中第二代和第三代建立感情,介绍家乡建设情况,激发思乡之情,鼓励回漳探亲访友、贸易办厂。经工商联(商会)组织和参加省工商联(商会)组织,市民营企业家先后有15批次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菲律宾、缅甸、越南、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拜访各国商会和同乡会共40多个社团。通过出国参展、参观、访问,拜会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联络感情,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至1996年在协助政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共引进29项,办成11项,投资1490万美元。如龙海源发造纸厂、市联与港合办拉练厂、服装厂等。介绍漳州土特产芦柑、生姜、茶叶、炭黑、芋头等商品出口,计25批,为漳州出口创汇1140万港元,为三引、进出口创汇做出成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工商联(商会)作用
  90年代,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的关键时期。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后,10月份中共召开“十四大”,精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面临机遇,总结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成果,强调了中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一百年不动摇”。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明确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主要任务。全面贯彻认真落实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这是全国工作中心,也是工商联(商会)工作中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与全国各地一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对解放生产力,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劳动就业,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增强竞争意识,造就经营人才,推动体制改革等都起了积极的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作用。
  中共中央(1991)15号文件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文献,也是指导工商联(商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重申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分析工商联(商会)的历史和现状。重申了新时期工商联(商会)的性质、地位、任务、职能和工作重点。赋予工商联(商会)通过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主要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分子队伍并帮助整个非公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更好发展的光荣历史使命。
  工商联(商会)过去团结一批原工商业者,他们从三座大山压迫下走过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与人民溶为一体、荣辱与共,他们具有爱国、敬业、守法的传统和务实贡献的精神。这批老同志他们品德、知识、作风是工商联(商会)“重要财富”。1991年中共15号文件贯彻以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会员,我市工商联(商会)聚集一大批年轻民营企业家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共富民政策指引下,艰苦创业、守法经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贡献。
  几年来我市工商联(商会)在中共漳州市委领导重视下,市委统战部具体指导下,在各有关职能部门支持下,认真贯彻中共1991年15号文件,艰苦努力工作,经过三年时间到1995年实现了平稳过渡,分步到位,加强了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联系,团结、引导、帮助、教育、爱国、敬业、守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中共“十五大”对非公经济新的评价是“两个重要”一个“继续鼓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继续鼓励”对个体私营经济提出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中共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中讲到个体、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等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团结一起“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新的评价,确定了我们民营、个体户等阶层的政治地位,使人感到振奋和鼓舞,也为非公有制经济更快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环境。同时我认为也是对工商联(商会)工作的肯定。
  我市工商联(商会)经过调整会员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支100多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坚决拥护党,积极分子队伍初步形成,新老会员7800人中绝大多数是非公有制经济会员。同时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新建立乡镇商会29个,成立同业公会16个和1个漳州民营企业家协会。新时期工商联(商会)任务更重了,领域更宽了,对象更多了,呈现兴旺发达新局面。
  新时期工商联(商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的需要,是其他任何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不是可有可无,而必定是代代相传、前景辉煌、大有作为。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汉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