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满仓 惠泽两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898
颗粒名称: 金谷满仓 惠泽两岸
其他题名: 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建设纪实
分类号: TU249.2
页数: 8
页码: 65-72
摘要: 在九龙江入海口南岸的漳州港区,崛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占地174亩,该库仓容10万吨,包括5幢平房仓、18个立筒仓连接57米高的工作塔,以及510米的钢结构输粮栈桥、机械棚、机修车间等,设备完整,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库区优美。对这座具有现代化设备粮库,业内人士评价说:在福建全省的新建粮食仓库中,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地点最好、环境最美、形象最佳、质量过硬,并给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二蛇口”的重要港区,增添了动人的光彩。
关键词: 粮库 建设 漳州

内容

在九龙江入海口南岸的漳州港区,崛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占地174亩,该库仓容10万吨,包括5幢平房仓、18个立筒仓连接57米高的工作塔,以及510米的钢结构输粮栈桥、机械棚、机修车间等,设备完整,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库区优美。对这座具有现代化设备粮库,业内人士评价说:在福建全省的新建粮食仓库中,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地点最好、环境最美、形象最佳、质量过硬,并给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二蛇口”的重要港区,增添了动人的光彩。
  一
  漳州市位于广东汕头和福建厦门两大经济特区之间,是闽东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经济飞速发展、外商和台资企业迅猛增长;外来人口、非农业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供求矛盾日趋突出。近来,每年需从外地调入粮食达100万吨以上,除了本地消化外,还辐射到周边地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外资企业、三资企业、私营粮食企业迅速增加,漳州将成为粮食加工区和粮食集散地。为此,在漳州地区建设大型储备粮仓,不仅需要,而且紧迫。所以,从1997年1月就开始申报,要求在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建设一座大型储备粮库。整个申报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市粮食局积极主动到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储备局汇报,争取项目。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粮食储备局的关怀与支持下,1998年7月正式批准立项,计划投资9918万元,建设规模为总仓容10万吨,选择立筒仓与平房仓两种仓型。项目批准后,在省政府建库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帮助,工程招标与建设均进展顺利。
  二
  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正式批准立项后,市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副市长卢耀清任组长,市计委、建委、财政、土地、粮食和漳州经济开发区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建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漳州市粮食局局长陈赐霖任办公室主任。为粮食局为主,市计委派人参加负责粮库的筹建工作,并成立基建、财务、后勤在三个组的筹建处。1998年10月20日,中标的省三建工程公司和中铁十二局组织进场。11月16日正式开工兴建。漳州市委、市政府对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建设极为重视。经过参加粮库建设的建设者、管理人员和领导同志两年多来日以继夜的共同努力,建筑面积为1.26万平方米、仓容量5万吨的5幢平房仓、3272平方米的综合楼、机修车间等配套设施,于1999年12月15日通过预验收;并于2000年7月调进稻谷1万吨进行压库测试。仓容5万吨的18个立筒仓及工作塔,连接粮库与码头510米长的钢结构输粮栈桥,总面积3.67万平方米的围墙,道路硬化、地坪以及库区的绿化工程,全部完善,于2000年9月28日通过预验收。61台(套)机构设备、PLC自动控制系统、粮情电脑检测系统、环流熏蒸系统等机械设备,于2001年1月17日进行了设备联动总试车,工艺流程各个环节的设备按顺序启动,连续联动运转2个小时,每一台设备运转正常,设备工作状况传感器和信号反馈系统敏捷、清晰。参加总试车的全体同志伴随着设备运转的节奏,边走边听边看,耳闻目睹到新型粮库的现代化水平。库区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均已投入使用。2001年7月,调入小麦9600吨,在立筒仓进行压库测试。2001年10月份左右,再调入稻谷1万吨、小麦1万吨。2001年8月,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又批准在库区剩余场地,再扩建仓容为5000吨的平房仓,计划投资1270万元。
  在整个施工建设中,始终坚持严格管理。公开招标结束后,立即与监理、承建单位一道,认真研究和完善合同条款。为慎重起见,还特地到工商、建委等有关部门咨询,使合同制定更加严密,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整体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确保工程建设能顺利进展,筹建处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重大问题均由建库办全体成员集体研究决定,并报领导小组组长同意。紧紧抓住保质量、保安全、赶工期。在保证质量方面,从地槽基础开始,一项一项把关,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在施工安全方面,做到逢会必讲,警种长鸣;工地配备安全监督员,规定凡暴雨或六级以上大风,停止一切高空作业,并制定了防抗的配套措施。(99)14号台风正面袭击漳州港时,台风登陆的前一天,建库办主任带领建库办有关人员,吃住在工地,亲自检查工棚、设备的加固情况,并对建设工人传授防台风知识。由于措施到位,既确保了人员和财产安全,又使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由于库区所处在九龙江口,经常受到台风、暴雨的影响,因此紧紧抓住赶工期这个问题,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抓紧施工。在建筑材料及设备选购方面,与监理、承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在入围厂家报价的基础上,从分析厂家的生产工艺、生产批量入手,坚持质优价廉的原则,分别筛选3-5个生产厂家进行投标,从中选择最佳供货厂家。在控制投资方面,计算预拨工程款严格按照1994年《福建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漳州市建筑工程材料造价预算表》、漳州市1998年上半年价格指数、《福建省建筑安装费用定额》二级取费、安装主材预虎信息价格总表以及合同为编制依据,以施工图纸、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登记、造价预算表规范说明和单价换算说明作为计算工作量计价的依据,有工程完成量及计价预(决)算表,经工程监理和建库办负责工程的同志审核后,由项目法人签字,拨付工程进度款。在工程建设中,省审计组按程序两次进行审计,没有发生违规开支和乱花钱的现象。同时,建库办还建立了每周五例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项目多而杂的特点,多次组织专业技术骨干研讨、论证,作出科学安排。在施工进入关键时候,强化了三条措施:一是采取“倒计时”的施工计划、狠抓施工进度。要求上足劳力,特别是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保证技术人员和施工力量到位;二是采取机动灵活的协调办法,及时处理工程变更问题。即在不影响工程整体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先用电话征得设计单位同意,进行现场办公作出科学调整,而后由设计院补办变更手续;三是采取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要求在工程质量上,应环环紧扣,一点都不能马虎;在安全施工上,须警钟长鸣,一刻也不能麻痹。总之,强调科学安排,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三
  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建设,始终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漳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建库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经常过问进展情况,并亲自到粮食建设工地慰问和检查指导。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省长习近平、省政协主席陈明义也先后到粮库观察;原国家商业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原国家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高铁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也深入粮库指导;省政府副省长曹德淦,原省政府副秘书长洪原平、省粮食局局长刘昌霖、巡视员茅同庆以及省粮食局其他领导,多次到粮库工地检查;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央建库联合办公室有关领导也深入粮库建设工地检查指导。漳州市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委员800多人于2000年3月会议期间组织到粮库参观。(99)14号台风正面登陆时,漳州市政府原市长李天森,原省粮食厅厅长茅同庆,带领有关部门的领导,冒着大风大雨赶到工地,看望建筑工人,并组织抗台风和研究灾后自救问题。参加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建设者对各级领导的关怀,深有体会地说,他们在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中所见所闻,是有生以来“三个第一回”即:一是春节前夕,甲方带着慰问品到工地慰问乙方,是第一回;二是“五·一”前夕,漳州市委、市政府组织慰问团来工地现场慰问演出,是第一回;三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来工地看望与关心,是第一回”。所有这些,给漳州市建库办、粮库建设施工单位、广大建设者们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使他们不断增强建好粮库的信心和决心。
  1999年2月和12月,福建省政府先后在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召开了建设现场会和总结表彰会,全国500亿斤限上粮库项目竣工验收培训会议也在漳州举行。市建库办先后被福建省重点工程领导小组、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重点建设前期工作先进单位”和“重点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市建库办主任被授予“重点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对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评价说,地理位置好,近临港口,连接码头的钢结构输粮栈桥有特色,很壮观;周边环境好,粮库四周都是六个车道的大道,接运粮食十分便捷,很有现代化粮库的气派。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视察后高兴地说:“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先进的一座粮库。”并对漳州市委、市政府重视粮食工作和积极争取新库建设项目表示满意。
  四
  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建成,对于促进漳州和闽东南地区的粮食流通,对于粮食销区与粮食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并利用港口的优势,引粮入漳,缓解闽东南的粮食需求压力,增强中央对该地区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将会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随着两岸“三通”不断发展,漳台的交流与合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将逐步加强,漳州港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建成,对发展漳台农业和经济合作与交流,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这座惠泽两岸的跨世纪工程,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保持社会长期的稳定和经济不断的发展,为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将作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赐霖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