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出成果 乡镇企业迈大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892
颗粒名称: 深化改革出成果 乡镇企业迈大步
分类号: F276.3
页数: 4
页码: 61-64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九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乡镇企业,继续采取许多有力措施,推动乡镇企业不断前进,使全市乡镇企业取得了新的业绩。“九五”期间,漳州乡镇企业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资金紧缺、市场疲软等困难情况下,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九五”期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仍居全省九地(市)的第三位,仅次于泉州、福州市。“九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乡企个私企业的认识也有了新的飞跃,从而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乡企个私企业快速发展,使乡企个私企业的比重不断加大。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发展 漳州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九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乡镇企业,继续采取许多有力措施,推动乡镇企业不断前进,使全市乡镇企业取得了新的业绩。
  总量再上新台阶。“九五”期间,漳州乡镇企业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资金紧缺、市场疲软等困难情况下,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此期间,全市乡镇企业每年总产值的增幅分别是:1996年增长26.05%、1997年增长
  28.51%、1998年增长23.9%、1999年增长23.68%、2000年增长15.23%。这五年间,由于我市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发展态势,于是总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至2000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46048个,从业员工745401人,年总产值1114.75亿元,比“八五”末年(1995年)分别增长21.89%、22.81%、1.92倍。“九五”期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仍居全省九地(市)的第三位,仅次于泉州、福州市。
  个私企业发展快、比重大。“九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乡企个私企业的认识也有了新的飞跃,从而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乡企个私企业快速发展,使乡企个私企业的比重不断加大。据统计,2000年我市乡企个私企业总数达136127个,从业员工590830人,总产值9269217万元,其中总量中的比重分别达93.21%、79.26%、83.15%。
  涌现了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从90年代初开始,我市发展乡镇企业的观念从“船小好掉头”向“船大抗风浪”转变,努力促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营造了一批“小太阳”、“小月亮”。至2000年底,在全市乡镇企业中,年营业收入1000~5000万元(不含5000万元)的企业有153个,5000~万元~亿元(含1亿元)的企业13个,1亿元以上的企业7个,企业集团12个。我市“大个子”乡镇企业由于实力比较雄厚、管理比较规范、多数产品能出口,因而发展势头都很好,在全市乡镇企业发展中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2000年,我市紫山集团年营业收入达18180万元,华艺钟表有限公司10132万元,冠鸿纺织有限公司11335万元,中粮食品有限公司15000万元,盈丰食品有限公司7349万元,高富瑞食品有限公司7780万元,海魁集团5658万元,英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25万元,闽星集团18809万元,中达集团9121万元,港兴集团9474万元,向荣集团12300万元,港昌食品有限公司12135万元,荣昌企业有限公司11350万元。
  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市乡镇企业与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密切。长期以来,我市根据本地区具有丰富农业资源优势,在全市广大农村先后创办了一大批乡镇企业罐头厂、蔬菜脱水厂、果蔬速(冷)冻厂、海产品速(冷)冻厂、茶叶加工厂、饼干厂、奶制品厂及农副产品贸易公司(中心)等。“九五”期间,我市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上述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使上述企业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至2000年底,在全市乡镇企业中,已有省级龙头企业17家,市级龙头企业28家。我市乡镇企业一大批“龙产砂企业”通过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促使大量农副产品增值,使广大农民分享了企业利润。
  企业素质进一步提高。“九五”期间,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品相对短缺时期已经过去,买方市场已形成,企业发展进入微利时代,遇到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市乡镇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力度练好内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素质。1996~2000年间,我市一大批乡镇企业通过大力加强基础管理和员工培训,认真创先创优创名牌,积极开展质量认证与升级活动等,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档次,增强了竞争能力。至2000年底,在全市乡镇企业中,已有省级先进企业5个,省级先进乡镇企业99个,市级先进乡镇企业54个;计量达标企业126个,管理基础工作达标企业289个,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86个;省名牌产品4项,省优产品34件,市名牌产品11项;25个企业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70个企业宣贯ISO9000族标准,29个企业正式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个企业通过HAC
  P体系认证;罐头企业取得Q字内销代号的10个、外销代号的3个,CF代号的68个;企业员工获得专业技术职务的有5924名,其中高级的58名,中级的826名。在乡镇建筑企业中,技术资质一级的施工企业1个,二级的8个,三级的16个,四级的36个。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淮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