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市场 促进大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890
颗粒名称: 建设大市场 促进大发展
其他题名: 芗城区构筑大商贸新格局纪实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7
页码: 51-57
摘要: 忽如一夜春风来,专业批发市场、大型商厦在芗城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漳州商业大厦屹立于繁华的延安北路,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商业批发市场——漳州闽南商业批发市场笑迎八方商贾,桥南水果批发市场琳琅满目,闽南摩托车批发市场、闽南灯具批发城先后动工兴建……党的十五大以来,芗城区委、区政府把市场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来抓,作出“一业兴百业,以市场活促企业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策。市场的经营主体是企业法人,芗城区在市场建设过程中,坚持用改革的方法,开拓思路,采取措施,多方筹集资金。
关键词: 芗城区 建设 纪实 漳州

内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专业批发市场、大型商厦在芗城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漳州商业大厦屹立于繁华的延安北路,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商业批发市场——漳州闽南商业批发市场笑迎八方商贾,桥南水果批发市场琳琅满目,闽南摩托车批发市场、闽南灯具批发城先后动工兴建……
  “芗城的优势在于城”、“经济要发展,必须建市场”、“找市场不找市长”,正因为芗城领导者有这种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才日益深入人心。
  芗城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她以特殊的区域位置,成为镶嵌在闽东南黄金海岸线上的一颗明珠。
  党的十五大以来,芗城区委、区政府把市场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来抓,作出“一业兴百业,以市场活促企业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策。1998的12月,区第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把芗城建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大交通、大流通、大商贸的经济发展格局”,决心集全区之财,举全区之力,拓展以市区为中心发达的第三产业区!
  芗城区领导对市场建设十分重视,提出要把专业市场建设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进一步明确政府行为,切实加大培育力度,努力为市场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区委书记游婉玲等领导经常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市场建设现场进行指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为了促进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区里制定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政策,在税费、项目报批、企业用工、信息服务、减负维权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鼓励兴建规模化、专业化,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如在税费方面,凡在区内兴建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其征地建设期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属区级收入部分一律减半征收;新办的独立核算从事公共事业、旅游业、仓储业、运输业、饮食业,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企业,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企业所得税一年;在减负维权方面,成立机关效能建设投诉中心、个私企业投诉中心、企业收费中心,规范收费行为,制止“三乱”现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到重点保护企业检查、考核、评比、收费时,应事先向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办理登记,领取证件,凭证检查,做到“三不”即不得无故到企业无目标、大面积检查或搜查;不得随意查人查车查物;不得轻易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该区还把“615”效能建设投诉中心网点扩展到大市场,在闽南商业批发市场设立投诉站,接受业主的投诉。为了进一步规范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芗城区积极鼓励引导建立同业公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管理市场,先后组建了百货、家具、副食品、摩托车四个同业公会。还准备成立钟表同业公会、罐头食品同业公会和摩托车行业联合体,推动市场经营的有序进行。
  把项目的前期效益让给开发商。精明而开明,这正是芗城区引来客商参与市场建设的魅力所在。该区引来外商独资企业漳州新城纺织工业有限公司合资开发建设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闽南商业批发市场。该市场占地128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
  1.8亿元。由于区委、区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帮助,实行优先审批、优先征地、优先安排投资计划等“三优先”,使该市场建成后很快投入试营业,创造了漳州市有史以来建大型市场的最快速度。政策的效应是明显的。客商纷至沓来,踊跃参与建设闽南家具批发市场、闽南林产品交易市场、闽南建材批发城等。第三产业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几年来,芗城区集资6亿元投入市场建设,形成大中小结合,专业综合配套,多层次、多功能的商业流通网络。“建一处市场,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搞活市场,货畅其流,大大促进了该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建设中,芗城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认真做好市场规划,做到“规划一个、建设一个、配套一个、完善一个”,逐步推进,全面发展。主要抓好三个结合。一是结合旧城改造,建设一批。以旧城改造为契机,在旧城改造中配套建设了一批专业市场。如在新城兴建的五交化市场,占地面积13332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店面119套,年成交额4.6亿元;南昌路电子电器城也是在旧城改造中配套建设起来的。二是结合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发展一批。1996年区委提出建设以金峰工业区为“龙头”的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由于金峰工业区周边人口相对不足,对经济圈的形成产生一定制约作用,区里决定在工业区周边规划建设五个专业批发市场,借此推动人流、物流的聚集。现在芗城钢材批发市场、闽南饲料批发市场已投入使用,闽南农业生产资料综合市场已完成前期征地工作。三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完善一批。天宝、石亭被市委列为重点卫星城镇,两个城镇对镇区重新规划设计,天宝镇规划建设一个新的农贸市场。石亭镇已规划建设一个占地24.5亩的农贸市场,结束了石亭镇没有农贸市场的历史;还在镇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5亩的轮胎市场,解决了长期以来无序经营废旧轮胎的问题。
  市场的经营主体是企业法人,芗城区在市场建设过程中,坚持用改革的方法,开拓思路,采取措施,多方筹集资金。俗话说,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为解决建市场资金不足的难题,芗城区采取国家、集体、个人、联办、外商“五轮驱动”的方法,鼓励一切有实力有积极性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市场建设。在天宝有这么一件事:该镇欲投资新建一条商业大街,却苦于资金无着落。后来,该镇出台政策,由镇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不分资金来源,不分城乡户口,不分经济成分,凡有经济能力的,都可参与集资投建。消息传出,群众争先恐后交款购买“上宅下店”式楼房,原设计兴建标准店面180间,而排队报名投资兴建的却有300多人。几年来该镇多渠道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兴建了蕉乡商业大街、山美东路商业街、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建材专业市场等,一个行业配套、门类齐全的集贸重镇已见雏形。全区逐步形成市场投资、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一是政府建设型。由政府牵头筹资兴建的,如北桥市场、延通市场和天宝圩、浦南圩等一些农副产品市场。其中,北桥市场占地2184平方米,投入450万元,年商品成交额1.18亿元;天宝农贸市场占地1800平方米,投资140多万元,成交额400多万元。二是股份合作型。由个人投资入股兴建,或承接原市场进行股份合作经营的市场。如闽南蔬菜批发市场,原来由国有企业蔬菜公司经营,现公司实行改制,职工出资入股,组建漳州市芗城闽绿蔬菜有限公司;闽南饲料批发市场,由8位营销大户和实业家投资1100万元筹建,占地37000平方米,130家店面,是全省最大的饲料批发市场,开业以来,生意红红火火,年成交额将达2亿元。三是外商开发型。由外资企业投资开发建设,业主以店面招租或买断店面产权进行经营。如,由新加坡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兴建的闽南商业批发市场、五交化市场、新城综合大市场等。闽南商业批发市场主要经营副食品、服装、布匹、化妆品、鞋帽等五大类商品,是全省目前最大的批发市场,年营业额达到40亿元,年上缴各种税费近2000万元,安置了近千名下岗职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刚刚开业的新城综合批发市场,占地193亩,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市场尚未开张,店面已全部预售一空。
  至2001年底,全区拥有带动性较强,辐射面较广,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39个,总占地面积678亩,总建筑面积56.34万平方米,年成交额80多亿元,从业人员20000多人,年上缴税收2500多万元。各种市场的建立完善,不仅增强市区作为经济集散中心的功能作用,而且推动市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市场创造的产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3%左右,对财政的贡献率达9%以上,全区经济在“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0%以上。
  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再也不是固守家门,守株待兔。他们在开拓本地市场的同时,把眼光瞄了国内、边贸市场和国际大市场,把触角直接伸向四面八方,形成了一支近万人走南闯北的运销队伍,加强了本地市场与国内外市场的接轨。其中郊区有一支7000多人的水果运销队伍,这支庞大的队伍在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了100多个批发点,把水果贩卖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把生意做到边贸市场,做到俄罗斯、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大大沟通了南北交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金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