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漳州市芗剧艺术中心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889
颗粒名称: 兴建漳州市芗剧艺术中心始末
分类号: J819.2
页数: 5
页码: 46-50
摘要: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居地。漳州芗剧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漳州、厦门、台湾、香港和闽南语系的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区。它是漳州土生土长的一种戏剧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芗剧、歌仔戏的主要发源地——漳州却没有一个研究交流、培训的场所,事实难以让人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案、提议,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民众也迫切要求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文化设施落后状态。
关键词: 芗剧艺术中心 纪实 漳州

内容

(一)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其中第六条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闽委办(1996)16号文件关于转发《海峡两岸文化走廊建议规划》的通知中也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繁荣闽东南文化。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居地。漳州芗剧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漳州、厦门、台湾、香港和闽南语系的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区。它是漳州土生土长的一种戏剧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与台湾歌仔戏是同根同源,相互融合,语言相同,声腔相近,曲调相通的一对姐妹花。正如我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郭汉城观看芗剧后题写的一首诗:“同根共土一般香,挈得春光忆更长。莺舌流珠如传话,相思格调不寻常,玲珑剔透听歌仔,贻荡亲情动远思。好藉东风飞海峡,殷勤着意拂离枝。”1995年我市芗剧团第一次到台湾演出,所到之处,台胞观众听到乡音,非常亲切,热烈欢迎。油然发出心声:咱们都是中国人,盼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小小的宜兰县有一个文化中心,还专门研究、陈列歌仔戏发展史。厦门市也建一座台湾戏剧研究所。作为芗剧、歌仔戏的主要发源地——漳州却没有一个研究交流、培训的场所,事实难以让人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案、提议,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民众也迫切要求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文化设施落后状态。鉴于以上情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对台关系的“八项主张”和福建省建设海峡两岸文化走廊战略,适应时代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进一步弘扬地方优秀戏曲,加强漳台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漳州市场两个文明建设,漳州市委、市政府把兴建漳州市芗剧艺术中心列为
  1997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建设项目之一。
  (二)
  芗剧艺术中心的筹建,分工由黄和东副市长负责。文化部门积极承担具体筹建工作。政府为了节省财力和使工程顺利进行,把漳州市博物馆和芗剧艺术中心两幢大楼合在一起,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施工。文化基建领导小组把“择优选址、精心设计、科学施工、加强管理、造价便宜、装修雅致、确保质量、安全第一”的原则要求贯穿到整个基建过程。首先是选址问题,先后物色西洋坪附近、土白村附近、立交桥周围、兰田开发区、迎宾路沿线等地,经过对城市居民布局、段落座向、交通情况、地价高低、地形地貌、发展趋势诸多方面比较,最后由副市长黄和东、林亦斌带领文化局、规划局、龙文区领导到兰田镇324国道迎宾路沿线实地察看。经反复比较,大家一致认为现在这个地点最佳,不仅交通便捷,周边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突出,随着市区中心东移,更为理想。
  艺术中心功能要求多又高,建筑复杂,设计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了解,黄副市长带文化局领导到厦门了解、咨询驻厦门的全国四家设计院。最后挑选参与上海博物馆设计的上海市民俗建筑设计院厦门分院。设计院为在漳州地区做设计活广告,刻意精心设计。因此根据功能要求设计几套图纸。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审核论证,最后提交市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包括装修方案也广泛征集,从7个方案对比后,挑选出3个方案再修改、比较,提交市长办公会通过最佳方案)。
  在选择各具体工程施工项目都严格按照政府对建设行业有关条例规定程序进行。多种设计方案、造价比较,公平竞争,层层把关,择优录取、认真筛选承建单位。艺术中心建设得到中央财政部、市计委、财政、建委、规划、土地、公安消防、龙文区各有关单位大力支持。特别是李天森市长、黄和东副市长多次亲临工地、坐阵指挥、解决征地难、拆迁难、资金难等问题。对设计施工方案予以及时指导。2000年春节前夕,习省长莅漳现场办公,关心芗剧艺术中心的建设,特拨资金100万元。整个工程从征地到建成历时2年半,和市博物馆一起,于2001年4月8日举行隆重热烈的剪彩仪式。
  (三)
  芗剧艺术中心占地10亩,建筑面积6727.5m2,建筑高度21.5m,共五层,与市博物馆仅一墙之隔。座落在龙文区兰田镇324国道和3号路交汇处,是一座典雅别致的建筑物。站在楼顶远眺,东可望324国道通向厦门方向的景致,西可观看漳州立交桥,朝北一片远山耸立,南面则有平坦的田原。围墙内一片苍绿,各种花卉盆景、风景树争妍斗秀。
  芗剧艺术中心设计功能比较周全合理。既新颖别致又美观实用。一楼总面积1698.8m2、设置大展览厅、教室、水泵房、蓄水池、冷冻机房、变压配电房、发电机房、电话交接间、消防设备等,二楼是整座艺术中心核心功能部分,8.4m2的正大门和博物馆大门一样通向324国道线,楼梯用汉白玉大理石铺砌、华安玉镌边、不锈钢扶手、宽度8.4m2。进入大门就是宽敞明亮的大厅。大厅屋顶是用从韩国进口的具有防火、耐压、采光极好的不锈钢为固定框架的PC板,为现代最先进的彩光天棚,地面铺砌米黄色斯米克玻化砖。对应采光天棚,地面还设计一朵16m3的水仙花图案,和四周墙壁的线条色彩非常调和。给人以美观、大方、舒适之感。二层除设置培训大厅、研究创作室、资料收藏陈列室外,更值得介绍的是专门设置一个300座位的示范演出剧场。其座椅宽敞、舒适,扶手特别设计了放茶杯和写字板。舞台机械天幕自动升降,还铺有不变型、防腐又有弹性的舞台木地板。另特请清华大学声光专业教授设计灯光音响。该剧场具有多功能性,除可演芗剧等戏剧外,还可做音乐厅、放映电影、开会等用。舞台后面配有化装室、休息室、卫生间。三楼设置学术研究室、音控室、声像录制室、办公场所和演员宿舍。四楼设计练功厅。
  芗剧艺术中心建成后,国家文化部、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省计委领导都先后到现场视察指导。台湾文艺界同仁,厦门、泉州等兄弟单位也来参观指导,对整个建筑设计予以高度评价。文化部周副部长称赞艺术中心有三大特点:“环境优美,结构合理,造价不高、真材实料。”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亚惠
责任者
杨文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