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一新的人民剧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888
颗粒名称: 改建一新的人民剧场
分类号: J819.2
页数: 3
页码: 37-42
摘要: 漳州市人民剧场建于1956年,系欧式砖木结构。供开大型会议、演出、放映电影之用。但舞台深度只有9米,无法承接较规范和较高水平的演出团体。几乎没有配套设施和消防安全设施。观众木椅既窄又小,其它设备老化陈旧。安全部门也鉴定属于危房。1996年通知停止使用。尽快改建人民剧场已成为社会发展必然需要,成为市区群众的热门话题。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市长办公会,在财政困难的情况,决定把改建人民剧场做为1997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项目,并分工黄和东副市长负责。来参加两岸百年歌仔戏研讨会的文艺界台胞,在人民剧场演出后,伸出大姆指说:“漳州有这个有现代水平的新剧场,真了不起”。
关键词: 人民剧场 纪实 漳州

内容

漳州市人民剧场建于1956年,系欧式砖木结构。供开大型会议、演出、放映电影之用。但舞台深度只有9米,无法承接较规范和较高水平的演出团体。几乎没有配套设施和消防安全设施。观众木椅既窄又小,其它设备老化陈旧。特别是进入90年代,市里几次重要节庆活动,勉强在剧场演出,不仅效果不好,且有负面影响。安全部门也鉴定属于危房。1996年通知停止使用。尽快改建人民剧场已成为社会发展必然需要,成为市区群众的热门话题。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市长办公会,在财政困难的情况,决定把改建人民剧场做为1997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项目,并分工黄和东副市长负责。改建工程遵循以演出为主、兼容大型会议、放映电影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多功能要求、精心设计、科学施工,经过3年时间,克服了建设中的种种困难,终于改建成为目前全省同行业中最先进的剧场,堪称我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改建后人民剧场仍在原来位置、保持原来座向。改建设计方案征求多方意见,考虑到原人民剧场的建筑是欧式风格,大门前的六根实心石柱造价高、又有特色,它和农展馆这两幢建筑物的外观在漳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目中有较好印象,不仅别致壮观,更是漳州曾拥有过辉煌的印证,所以原样保留下来。改建后的剧场外观雄伟壮观,涂料色彩美观协调,更显气派非凡。除此之外,全部推倒拆平重建。砖木结构改成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浅、窄、低的舞台变得深、宽、高;人工操作的天幕、吊杆,固定的土木舞台板乐池变成机械电动的升降舞台乐池和自动升降的吊杆天幕;观众座的窄小木椅子换为宽畅舒适的软座位;低小压抑的门厅变成高大、宽敞气派的门厅..整个剧场建筑给人以现代化的感觉。功能配套齐全、考虑周到。如化妆室、休息室、卫生间、音控室、残疾人通道、座位,道具舞美仓库……
  更值得介绍的是舞台使用功能乃是采用建筑声学的科学设计。剧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舞台,舞台功能使用关系到演出质量,现代化舞台艺术十分注重灯光、舞美。新的现代化的剧场是集建筑学、美学、建筑声学、电声学、舞台机械电力学、电视技术、防火技术等多种学科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工程。为了使改建后的舞台能承接中型以上的现代高水平演出团体,把舞台深度扩大一倍,达18米,台口宽14米、新舞台面积扩大到新容纳百人演出团体的剧目演出。舞台机械、舞台灯光音响都按自动化的现代先进技术设计。计有42道吊杆、天幕、灯架都自动升降。舞台、乐池设计组合和分层升降。这在目前全省剧场可谓最先进。剧场视、听功能是非常关键的。在这方面,专门请了专家教授帮助考虑设计。改建后的人民剧场视觉落差最大是1.2米。可使每排和各个方位的观众观看演出视线都不会受到遮挡。改建后的剧场是集演出、开会、放电影、放音乐四种用途合一的场所。因此对建筑声学要求特别高,为了适合以上四种用途,特请全国著名的声学专家教授设计。如屋顶下层用穿孔铁板、减少声音反射程度。观众厅墙壁的取材、涂料粗细、门窗方位、装修造型线条走向、体积大小都按四种用途的不同要求进行周密考虑、科学搭配互补,使其达到最佳水平。通过两年的实践,特别是承接新疆歌舞团、俄罗斯芭蕾舞团、厦门爱华交响乐团,海峡两岸地方戏剧的交流演出和歌舞晚会以及党代会、人大会音响都能适应。特别是交响乐团的演出,对演奏场所的声音是非常讲究,它不能用电声扩音、要求原汁原味的自然发声。两次交响乐团演出、两个著名的指挥家和乐团演奏员都赞扬人民剧场的声学功能很好。来参加两岸百年歌仔戏研讨会的文艺界台胞,在人民剧场演出后,伸出大姆指说:“漳州有这个有现代水平的新剧场,真了不起”。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亚惠
责任者
洪秀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