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0844 |
颗粒名称: | 漳州小提琴艺术发展回眸 |
分类号: | K825.7 |
页数: | 4 |
页码: | 121-124 |
摘要: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漳州是一个人口不到十万的古朴的、自给自足的小城市。经济、文化都颇为落后。货郎的“拨啷”鼓声和“子弟戏”遍及城乡。昏暗的洋油灯和响彻全城的教堂晨钟才依稀透着西学东渐的异光。在音乐艺术方面,略谙于音律者很少,更不用说识五线谱音乐理论的音乐家了。对于舶来品小提琴这种艰深的乐器,能把玩者也就寥寥。漳州出现小提琴是与一批留学东西洋的漳籍学子大有渊源。三十年代留学法国,归来后在龙溪中学谋一教席,教的是国文和外语。大概在法国留学时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所以带回一把小提琴。那把法国小提琴后来脱胶成片我是亲眼所见。这已是五十年代初的事了。 |
关键词: | 漳州 小提琴 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