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场改革和投资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838
颗粒名称: (三)农场改革和投资开发
分类号: F306.1
页数: 1
页码: 119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云霄常山华侨农场发展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994年开始编制“常山华侨城”的规划,着手进行开发准备工作。全场有16个管理区,年总产值4734元,盈利168万元,开始扭转亏损的被动局面。省政府008文件批准常山华侨农场立项设置“华侨工业区”,对外进行开发。到1999年,全区共有工贸企业8家,三资企业38家,集体、个私企业500多家,高优水果2.2万亩,社会总产值已达6.2亿元,为重点卫星城镇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
关键词: 漳州 生产基地 农场

内容

改革开放以后,云霄常山华侨农场发展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994年开始编制“常山华侨城”的规划,着手进行开发准备工作。全场有16个管理区(全民有12个),年总产值4734元(其中投资工业产值占90%),盈利168万元,开始扭转亏损的被动局面。省政府(95)008文件批准常山华侨农场立项设置“华侨工业区”,对外进行开发。到1998年10月漳州人民政府在原来农场的基础上,决定设立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隶属漳州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任命现任在职的负责人高家凌、张学文等分别任华侨经济开发区常委和管委会书记和主任,政府与农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进行管理,以利开发,稳定增长。到1999年,全区共有工贸企业8家,三资企业38家,集体、个私企业500多家,高优水果2.2万亩,社会总产值已达6.2亿元,为重点卫星城镇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怀念军大”、“参政议政十二年”、“著名民主人士——林杏雨”、“实业家杨天恩传略”等文章,还收录了《漳州诗存·唐宋卷补拾》。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