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桑梓献真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810
颗粒名称: 建设桑梓献真情
分类号: K828
页数: 3
页码: 71-73
摘要: 当上市工商联和市人民政府领导人以后的父亲,专心致力于发展经济和地方建设。土改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提高,耕田面积不断扩大,可是市面上肥料等生产资料不能满足供应,地、市领导为此十分焦急,家父提议通过香港、新加坡的亲友办理进口化肥,平价供应。领导说这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立即拍板同意。半年左右新加坡的杨协成兄弟就想方设法通过外轮,分别从厦门、东山运达多批化肥,肥价比毗邻地区低,汕头、同安等地农民也跑来漳州购肥料。这也是现在小坑头漳州茶厂的前身,而原来官园地段那些旧厂房如今已成为市土产公司的职工宿舍。消息传到海外后,吸引了更多侨胞陆续回乡定居。
关键词: 漳州 蔡竹禅 共产党

内容

当上市工商联和市人民政府领导人以后的父亲,专心致力于发展经济和地方建设。土改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提高,耕田面积不断扩大,可是市面上肥料等生产资料不能满足供应,地、市领导为此十分焦急,家父提议通过香港、新加坡的亲友办理进口化肥,平价供应。领导说这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立即拍板同意。半年左右新加坡的杨协成兄弟就想方设法通过外轮,分别从厦门、东山运达多批化肥,肥价比毗邻地区低,汕头、同安等地农民也跑来漳州购肥料。
  农村粮食丰收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发展,富饶的漳州平原具有龙眼、荔枝、菠萝等六大名果的特有优势。然而销路不畅,反过来又可能影响生产。因此,父亲根据反映,建议政府办食品罐头厂,以提高农副产品身价,消化剩余产品。当时政府财力不足,他通过新加坡挚友许松山(时任大丰公司董事长、侨汇主持人),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财力问题。那个时候国家尚没有外来投资的法规可循。许松山原是先祖父的学生,出外谋生前曾和父亲合作办华侨钱庄和霞薰饭店。全凭对父亲的信赖,派经理康良才带30万元人民币到漳州办厂,厂址就设在霞薰饭店(今十八分部)旧址,生产出来的水仙牌系列罐头产品均由大丰公司出口代销。大丰还派康两明常驻漳州任罐头厂副厂长。这是现在漳州罐头厂的前身,也是漳州由小手工业生产消费城市向工业化生产城市转化的开始。罐头厂办起来以后,茶叶公会也强烈要求办茶厂,因为当时安溪、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地茶叶都在漳州集散,被作为下品茶收购,到了汕头一加工就成为上品茶外销,钱都被广东赚去,实在不合算。大茶商张源美、奇苑等都表示要出资金办厂,就地加工直接外销,但找不到场地,父亲就把官园的祖厝无偿献出,改建为茶叶加工场和仓库;同时动员附近胡家大院、梁家祖祠都挤出来办厂。就这样,一个拥有2000平方米面积的茶厂很快就办起来了。这也是现在小坑头漳州茶厂的前身,而原来官园地段那些旧厂房如今已成为市土产公司的职工宿舍。办茶厂之后,父亲又献出菜市路果园,动员亲属蔡谦吉腾出空房,把表亲开的何怡成酱菜店改造成酱油厂,也就是漳州酱油厂的前身。还有华侨中学,也是父亲献出水德官房舍和成片龙眼园地盖起来的。
  此外,父亲还根据党的侨务政策,积极做团结侨胞工作,从而引进了侨汇,引进先进设备,加快家乡建设步伐。老华侨林开德、蔡木豆等回国定居,先在新华东路购民房,由于生活设施落后,没有抽水马桶,住不习惯,父亲就建议他们投资盖华侨新村,他亲自带华侨朋友到处选址,最后选中汉奸黄××那片竹林,经政府批准,用很短的时间就建成生活设施先进新颖、环境优雅的小洋楼群,侨胞侨属住得很舒适开心。消息传到海外后,吸引了更多侨胞陆续回乡定居。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海外赤子真诚关心,回过头来也以捐资支持故乡建设报效桑梓,如侨乡剧场、漳州旅社、华侨羽毛球厂、华侨医院(今芗城区中医院)、市立医院(今芗城医院)等,都是父亲积极做工作,回国华侨捐资建成的。同时还以侨资扩建专区医院,并赠送许多如X光机、无影手术床、救护车、电梯等先进医疗器械,使地、市两级医院的医疗条件大为改善,医术也明显提高。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怀念军大”、“参政议政十二年”、“著名民主人士——林杏雨”、“实业家杨天恩传略”等文章,还收录了《漳州诗存·唐宋卷补拾》。

阅读

相关地名

蔡竹禅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