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岁月春风吹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730
颗粒名称: 改革岁月春风吹拂
分类号: D652
页数: 2
页码: 87-88
摘要: 把原来接受改造的私方过渡人员,对长途贩运、搞商品流通的正当经营“没有什么个私经济可言“工作重点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文革中强加给工商界的一切不实之词统统推倒。而且对五十年代改造高潮中错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作为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看待的,被停止活动的各县工商联纷纷恢复组织活动。但处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尽管国家对个私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作出肯定的评价。但社会上岐视、排斥个体经济的人和事时有发生,不免要束缚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
关键词: 漳州市 文化革命 经济发展

内容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原工商业者与全国人民一样,遭受了一场灾难性的浩劫。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对个私经济视为“资本主义”,提出“宁愿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花”,把原来接受改造的私方过渡人员,甚至小商小贩,视为“资产阶级”,作为“专政”对象,批倒批臭,不但查抄财物,扣减工资,停发定息,还遣送农村,下放劳动。其流毒还延伸到七十年代末,仍在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村养四只鸭也被当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对长途贩运、搞商品流通的正当经营,当为“投机倒把”,抓进“学习班”接受批判。那个时期,没有什么个私经济可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作重点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文革中强加给工商界的一切不实之词统统推倒,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所有受到错误处理的一一加以平反,落实政策。而且对五十年代改造高潮中错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作为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看待的,也统统区别出来,恢复劳动者待遇;被停止活动的各县工商联纷纷恢复组织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个私经济复得萌芽和生长。但处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尽管国家对个私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作出肯定的评价,但社会上岐视、排斥个体经济的人和事时有发生,在安排场地、贷款和谈生意方面,往往低人一等。所以,实属个私企业的乡镇企业大部分搞“挂靠”,戴“红帽子”。有的个体企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总感到不自在。直至八十年代中期,私营企业才26户,有的县还是空白点,不免要束缚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后,才认识到只要“三个有利于”就大胆干,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共中央下达(1991)15号文件,批准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提出工商联职能的转变及其主要工作对象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三胞投资企业和部分乡镇企业。要求对现在的私营企业主,不应和过去的工商业者简单地类比和等同,更不要像五十年代那样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指导,使之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从基本制度结构中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有关个体私营经济部分进行了修改,把“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等语,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用宪法的形式,再次对个私经济进行充分肯定。个私企业者都吃了“定心丸”,甩开膀子大胆发展个私经济;政府部门放宽政策,扶持上路;社会上也转变观念,不加歧视。因此,我市各县区的个私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截至1998年底,全市共有个私企业76148户,从业人员187971人,注册资金近29亿元。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周恩来与首届人民政协”、“最难忘的幸福时刻”、“计生工作三十年”、“新中国体坛的漳州骁将”、“剪纸艺术家陈秋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詹仕添
责任者
熊展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