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个私经济在蓬勃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725
颗粒名称: 漳州个私经济在蓬勃发展
分类号: F121.23
页数: 6
页码: 75-80
摘要: 涌现出上百万元产值的企业573家,一些私营骨干企业如万利达、紫山、闽星集团在全省、全国打出名气。全市个私企业创产值45.6亿元,发展成有厂房设备、初具规模的企业,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早先就是由龙海市颜厝镇几个农民集资五千元合伙创办的田址罐头生产小作坊。的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更新机器设备、完善技术力量而茁壮成长。成为我市乡镇企业中规模最大、纳税最多、出口创汇最好的企业之一。经济区内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02家。
关键词: 漳州市 个私经济 蓬勃发展

内容

我们都是从事市工商联工作的,亲眼看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市个私经济由少到多、从小到大地发展着,至今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多次号召加强发展个私经济,提出以发展个私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漳州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再三出台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个私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把发展个私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个私经济领导小组,或建立领导挂钩制度,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各部门也从政策、人才、技术、资金、销路等方面给予优惠,多形式、多渠道地给予扶持。1998年,是我市个私经济发展较快的一年:全市新登记个私企业11189户,新增从业人员达35944人,涌现出上百万元产值的企业573家。一些私营骨干企业如万利达、紫山、闽星集团在全省、全国打出名气,全市50多项产品被评为全国、省、市名优产品。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市共有个私企业76148户,从业人员187971人,注册资金28.8亿元。全市个私企业创产值45.6亿元,营业额69.2亿元,商品零售额44.1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2.6倍、1.4倍和1.6倍。
  近几年,我市个私企业多是从“小、土、散”向上规模的目标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已发展成为私营企业,并且趋向规模集团化、管理正规化、技术现代化。
  我市个私经济经过“满天星”的发展阶段,逐渐跳出“小、土、散”的经营模式,实行同行业资产、资金、技术联合,组建成股份制企业,集中经营“造大船”。去年,诏安县沿海13个村的渔民,改变过去各家各户驾着小舢舨讨浅海的方式,联营合股1000多万元,购买8艘百吨以上的大马力帆船,配置雷达扫描、扫雾导航、探鱼仪等先进设备,与原有灯光围网捕捞船组建一支全省最大的远洋捕捞作业船队,当年产量14万吨,创产值5.66亿元。该县通过户与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目前有七成以上的个私企业跳出家庭作坊、手工操作的经营模式,发展成有厂房设备、初具规模的企业,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有明显增强。
  此外,全市有许多个私企业从小到大,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闻名的紫山集团有限公司,早先就是由龙海市颜厝镇几个农民集资五千元合伙创办的田址罐头生产小作坊。他们用“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更新机器设备、完善技术力量而茁壮成长。而后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创出名牌,抢占国际市场,多次在国家和省级行业评比中获得第一名,成为我市乡镇企业中规模最大、纳税最多、出口创汇最好的企业之一。该集团公司和海新集团有限公司、嘉华饼业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被省评为“明星乡镇企业”。早期,私营企业主艰苦奋斗、白手起家进行第一次创业,如今大批科技人才进入私营企业,强化科学管理,又是他们的第二次创业。
  目前,全市涌现出26个个私经济区,28个个私专业村。如南靖金山个私经济区,在319道两侧,是闽西、粤东、赣南通往闽南金三角的必经之地,占地3525亩。经济区内设有旅游观光区、冶炼工业区、食品工业区、农副产品工业区、花卉走廊区、贸易服务区等六个功能区段。经济区内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02家,其中第一产业92家,第二产业91家,第三产业19家(外资企业5家),投资总额达2.1亿元。个私经济区初步形成水电、铸钢、饼业、造纸纸箱、石料开采、生猪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七大企业群体,年创产值4.6亿元,税利9000多万元。漳浦赤湖个私经济区共有石材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石材2万立方米,成为全县重点石材加工出口基地。我市个私经济区的建立,有利于个私经济向区域集中,发挥规模效益。
  从产业结构看,逐渐趋于合理。个私经济从过去集中在饮食业、商业、修理服务业,现在发展到运输业、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种养殖业、电子工业。如被列入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行业的南靖无线电厂,其生产的万利达VCD影碟机,荣获中国三大名牌VCD宝座,为’96中国家电博览会唯一金奖,系全国公认的优质名牌产品,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福州等八大城市销量名列第一。1997年总产值达26.38亿元,创造税利2.32亿元,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私营企业。1998年总产值增至42亿元,纳税1.0675亿元。其产品销售量仍居国内领先地位。
  各县(市、区)还因地制宜,积极引导个私企业发挥我市的山海优势,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现在从事种植、养殖业的个私企业已达657户,共承包、租赁荒山9793亩。南靖的竹制品,龙海的养殖业,平和的种植业,华安的竹凉席和华安玉石加工等,都已发展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区域型规模经济,有的还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1998年,平和县个私工业产值比增54.4%,个私企业纳税2883万元,比增30.8%,占该县财政收入18.9%;华安县个私经济的竹凉席加工厂增至500多家,新开发出蝶席、拼花席、珠帘席、图案席等新产品。1998年销售竹凉席148万床,成为华安县经济收入的一大部分。龙文区宏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承包郭坑东溪农场荒山200亩,实行农业综合开发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资金已发展至1000万元。东山铜陵镇水产品加工和“三产”服务项目,于1998年底共办个私企业1100余家,从业人员数逾7500多人,企业总产值逾12亿元(工业产值6亿元),成为该镇经济的“半壁江山”。
  几年来,市、县工商联为了提高个私企业的外向型水平,曾经十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走出国门,先后赴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商务考察,招商引资,开展海外联谊活动。1997年,全市外向型个私企业近百家,有100多种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56家私营企业嫁接外资,投资总额1.13亿美元,注册资金6628万美元。1998年,与外商合资兴办企业39户,创汇金额94269万元人民币。龙海于1999年首季积极促进个私企业嫁接外资1940万元;诏安乐尔康药业有限公司,不但兼并了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诏安同仁堂制药厂,还攀亲“老外”,引进美国班·约翰先生98万美元开发药业生产,成为漳州市第二大制药厂。
  可喜的是,个私企业发展起来,积极参与国企改革,同公有制经济互相融合,或承包、租赁、兼并、购买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或通过参股形式参与国企生产经营,实现优势互补。截止1988年12月,全市的私营企业承包国有、集体企业已达39户,扭亏金额1526万元,上缴税收184万元,还购买、租赁、兼并国有、集体企业113户,向国有、集体企业参股18户。东山企业家张木强,继租赁亏损千万元而停产多年的原东山县国营罐头厂后,今年又以每年缴纳50万元,租赁因严重亏损已停产两年多的东山绿丰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更名为“东强罐头厂”。现在,该厂已投入旺季生产,安置劳力200多人。诏安下岗职工许艳芝租用倒闭的县外贸公司抽纱车间,办起“诏安二轻抽纱厂,”产品销往中东等地区,1998年创产值300万元,创税25万元,成为该县有突出贡献的纳税大户。
  在蓬勃发展的个私企业也有能力参与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去年共接纳、安置下岗职工3694人,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云霄县长城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育智,于1997年7月办起公司,招收一批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共创新业,形成了以组团旅游、代理航空车船票务、销售旅游用品及其他食品、信息中介、车辆出租等经营范围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拓展旅游业务,月营业额达30余万元。1998年,该公司被县政府授予“先进私营企业”称号。
  我市个私企业主也为我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1993年正值福建省“八五”重点工程——南一水库移民的关键时刻,民营企业家庄振生为政府分优,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创建南靖奎洋供电站,采取优质服务和优惠电价(每度电只收0.38元的单一电价),先后吸引社会能人办厂达654家,带动南靖奎洋镇这一原照用电都不能保证的山区小镇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起来。1997年实现乡镇工业产值4亿多元,是1990年的300倍。几年来,共安排5580多人就业(其中库区移民2000多人),占全镇劳动力的86%,使“南一”库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个私企业主深知,他们有创业成功的今天,完全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他们富了,不忘国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全市有23个民营企业家到省内外贫困地区投资办光彩事业50家,总投资4500多万元,用工2000多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资社会公益事业3000多万元。其中为“希望工程”捐资助学293万元。单1998年支援闽北、江西、长江等灾区捐款捐物292万元。万利达公司捐资赈灾100多万元;资力不厚的个体工商户方宝媛两次捐资捐物五万多元,带动了芗城区个协会员踊跃解囊捐赈灾区。
  我市在个私经济的发展中,各县(市、区)已经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体工商户和先进私营企业,分别受到国家、省、市、县(市、区)的表彰。漳州市政府在1998年对1996—1977年度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吴福等60名先进个体工商户和万利达电子有限公司等63家先进私营企业给予表彰。1999年上半年,“闽星”集团董事长庄振生荣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评为漳州市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各县(市、区)还把成绩突出、有代表性的个私企业主推荐到参政议政的行列中来。目前,共有386个个私企业主分别当选为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中有省政协常委1人,市政协副主席1人、常委4人)。现在,我市个私企业主信心十足,继续为个私经济步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争取在漳州市现代化建设中立新功。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周恩来与首届人民政协”、“最难忘的幸福时刻”、“计生工作三十年”、“新中国体坛的漳州骁将”、“剪纸艺术家陈秋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詹仕添
责任者
熊展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