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右派”工作在芗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668
颗粒名称: 改正“右派”工作在芗城
分类号: D264
页数: 5
页码: 165-169
摘要: 1978年5月到1979年4月,我被抽调到漳州市委“右派摘帽和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具体参与改正“右派”工作的全过程。据亲身经历作个回忆:。1957年,在党的整风运动中,进行一场揭发和批判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严酷斗争,曾犯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在全国划出55万多名“右派”,按照敌我矛盾性质以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进行严肃处理。而从1959年到1964年,全国先后五批摘掉了30多万“右派分子”的帽子。芗城原划出46名“右派分子”的处境和命运,也是如此这般。改正“右派”问题,当然提到中央的议事日程上。同年3月,由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民政部配合,在山东烟台举行解决“右派”这个大难题的会议。
关键词: 漳州 改正工作 整风运动

内容

1978年5月到1979年4月,我被抽调到漳州市(今芗城区)委“右派摘帽和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具体参与改正“右派”工作的全过程。据亲身经历作个回忆:
  1957年,在党的整风运动中,进行一场揭发和批判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严酷斗争,曾犯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在全国划出55万多名“右派”,按照敌我矛盾性质以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进行严肃处理。而从1959年到1964年,全国先后五批摘掉了30多万“右派分子”的帽子。这些人虽然摘掉了帽子,实际上还叫他“摘帽右派”,他们的工作安排及其子女上学、参军、就业仍然受到冷落和歧视。在“文革”浩劫中,“右派”(包括摘帽右派)还被列同地富反坏一起,通称“黑五类”,再次受批判斗争,“罪”入另册。芗城原划出46名“右派分子”的处境和命运,也是如此这般。
  1978年初,已是粉碎篡党夺权的“四人帮”一年半时间,党中央根据全国人民的意愿进行拨乱反正,决定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平反“文革”中和历史遗留的冤假错案。改正“右派”问题,当然提到中央的议事日程上。同年3月,由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民政部配合,在山东烟台举行解决“右派”这个大难题的会议。这次会议认为反“右”严重扩大化了,对尚有10多万人必须全部摘掉帽子,并连同过去已经摘去帽子的都应该给予妥善安置。不过,对搞不搞“甄别平反”,发生激烈争论。因为有些人还习惯持“句句是真理”的“两个凡是”论,会上的意见分歧相持不下。会议最后仍以牵头的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的名义,向中央拟了一个《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后由中共中央批示,作为1978年的“11号文件”,转发全国遵照执行。
  1978年5月间,原漳州市(今芗城区)委遂成立“右派摘帽和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开头由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用兴任组长,后因郭改任副市长,组长由市委副书记方华荣继任。领导小组之下设办公室,由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方云任主任,工作人员从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公安局、民政局各抽调一人组成。我是由市委统战部抽来参加办公室做具体工作的。
  我们办公室学习中央“11号文件”和省委有关指示,对摘掉“右派”帽子和妥善安置问题,在思想上虽然有些解放,但由于“文革”中“左”的思想残余和“两个凡是”的影响,改正工作举步维艰,步履艰难,初期是抬头回顾,进展缓慢。这主要原因是:一有余悸之心,二有宁“左”勿右的心理,害怕搞不好,被认为是刮“翻案风”,责任承担不了,所以在工作上只先“坐而论道”,兼摸摸基本情况。
  当时,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同志非常重视改正“右派”工作。他认为当年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同志,许多都是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知识不但是我们党的财富,更是全社会的财富。对他们改正和摘帽后的安置,不能单纯地只就其生活问题就地安置,而应当通过妥善安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胡耀邦同志还亲手批准改正第一名“右派”(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他还让中组部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以中组部的名义,直接给中央写3个报告。
  事过三月,中央决定参加“烟台会议”的五大部再次在北京民族饭店开会,研究“右派”改正问题。会后;以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公安部、民政部的名义,拟出了《贯彻中央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中共中央于1978年9月17日以当年“55号文件”向全党转发这个实施方案。未几,《人民日报》发表了《公安部错划右派全部改正》的消息,随之中央党校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错划“右派”被全部改正的消息,纷纷见诸报端。自此始,全国公职人员中在一年内被改正的“右派”达552877人,占1957年国家干部总人数的5.8%。
  中央下发了《实施方案》,报纸又报道改正“右派”的消息,给我们壮了胆,撑了腰,帮我们解放了思想,提高了正确路线的认识水平。我们办公室同志认识到改正“右派”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改正“右派”不仅仅是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更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知识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促进安定团结。于是,我们进行实质性的工作,认真查阅档案,充分掌握原始材料,加上深入调查和详细了解,然后分别情况,依类统计:原漳州市原划“右派”46名,又从龙溪地区直属单位和外地转入67名,合计113名。其中,已于1957—1964年先后五批摘掉“右派”帽子者有43人;迁往外县和遣送农村的“右派”51人(其中9人死亡)。在113名总数中:保留公职的有23人;按不纯处理开除、清洗或退职、自动退职者有24人;按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处理的有32人(死亡5人);历次摘帽已安排工作的有31人(非国家薪给人员占3人)。
  这113名被处理的“右派”,离开队伍足足20整年,且有些档案经辗转而不周全,对他们的改正和安置增加难度,工作量大,政策性又强,时间跨度且长。可是,我们办公室同志遵照中央的精神,认真负责地一人一人的摸透情况,在查阅档案的基础上还向原单位进行咨询,力求协助和支持,然后按照政策给予实事求是的区别对待,提出改正意见。
  根据中央关于在工人、农民中不划“右派分子”的指示,我们对属于中学学生、解放军战士、民警、营业员、民办教师和其他类似人员,凡戴右派帽子的都给予改正。如原粮店营业员一人、供销社营业员一人,都被错误地划上“右派”。我们根据政策给予一一改正,收回原单位工作,恢复原工资待遇。
  对于1970年前后遣送到外县农村或市郊的“右派”61人(不包括家属),经摘帽改正之后,通通给予办理“关于迁回摘帽人员×××回城落户”的通知,于1979年4月18日下发。同时,对其受株连的子女也一并迁回城区。
  我们办理“右派”改正和安置任务,虽日113名,扣除已安排34人和已亡15人,实际需要安置的是64人。经领导小组(此时已把“右派摘帽和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改称“改正右派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和甄别后,都给予改正,草出“改正决定书”。初期的“改正决定书”这样写:“经复查,该同志在鸣放中的言论,旨在帮助领导整风,不是右派言论。但在某些方面用词偏激夸大,伤害了领导威信。现经领导小组讨论,属于错划,决定予以改正,恢复名誉,撤消因右派所给予的一切处分,恢复党籍、行政×××级工资待遇。从1978年10月份起执行。”这样的“改正决定书”,隐约可以看出尚留有尾巴,不敢一概否定,预防将来一旦政策有变,可以作为下台阶的退路。
  不久,中央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暨无党派高层人士对改正“右派”工作的意见。会后,对座谈会所反映的意见和问题下发了文件,强调各级党委要认真解决善后工作。指出:一、在“改正决定书”上不留尾巴,可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避免今后产生后遗症,二、要正确对待摘掉“右派”帽子的人。在提职、提级、调资、奖励、职称等问题上,都要与其他职工一样对待,不要歧视他们;三、对其家属子女受牵连处理不当的,按党的政策妥善处理。在入党、入团、参军、升学、招工等,都不应受到影响;四、被遣送农村劳动的,包括妻(或夫)及子女的户粮关系迁入市区落户;五、改正后能工作的,原则上回原单位工作。原单位如撤消、合并的由原系统组织负责安排。因年老体弱的可办理退休或退职。
  中央明令“不留尾巴”,下面依命遵行,对留有尾巴的“改正决定书”作过修正。我们对一般“右派”先行改正安置,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所长,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后,我们对三名“极右”和“双重皮”分子进行分别解决。至1979年4月底,共有64人全部摘帽改正和做好安置。如果包括受株连的家属在内,这次解放了200多人。因为改正“右派”工作做得比较完满,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这批错划“右派”在改正后走上工作岗位,重新返回革命队伍,激情依旧,干劲如往,爱党之心不变,革命初衷不改,无怨无悔地向前看,又全个身心地扑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有的人担任公安局局长、法院院长等重要领导职务,并在政法战线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有的人在地方志、地方党史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几年中就在地方史、党史领域内作出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级史学界的先进工作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个政治尺度来衡量改正“右派”工作,说明其后果是很好的。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市统一战线工作20年”、“忆省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会”、“龙溪地区真理标准讨论点滴”、“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东山港与东山海关”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柳永真
责任者
李帆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