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人民广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653
颗粒名称: 漳州市人民广场
分类号: U412.38
页数: 5
页码: 118-122
摘要: 1996年末,市政府通过新闻媒界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关于1997年为民办实事的建议。未几,有20多封信函不约而同地“飞”往市政府办公室,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人民广场的建议。位于市区东环城立交桥东侧和步港路与胜利东路交叉的一块三角地,加上立交桥下面环岛的街心绿地共占地约400亩。群众来信,希望把建设漳州人民大广场成为凝聚全市区人民的力量,成为“上下一条心,共建漳州城,迈向新世纪,实现新跨越”的象征,并以此推动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再上新水平。这一封封建议信函,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群众对漳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憧憬和热切期望之情。当地群众率先行动。
关键词: 漳州 人民广场

内容

群众建议政府决策
  1996年末,市政府通过新闻媒界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关于1997年为民办实事的建议。未几,有20多封信函不约而同地“飞”往市政府办公室,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人民广场的建议。
  位于市区东环城立交桥东侧和步港路与胜利东路交叉的一块三角地,加上立交桥下面环岛的街心绿地共占地约400亩。该地块处于贯穿市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交通主干道交汇处,是旧城区(芗城区)和新城区(龙文区)的接壤地带,其背面又有一座雄伟的巨型立交桥,这里是漳州市区的一块“黄金宝地”,应该作为城市建设的“精品”用地。群众来信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它辟为以草坪为主、配套种植具有南亚热带乔灌木的片林和时花的大广场。并把它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群众来信,希望把建设漳州人民大广场成为凝聚全市区人民的力量,成为“上下一条心,共建漳州城,迈向新世纪,实现新跨越”的象征,并以此推动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再上新水平。这一封封建议信函,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群众对漳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憧憬和热切期望之情。
  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终于作出决策:举全市之力,建设漳州人民广场!要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来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原市委书记曹德淦同志要求该项目的实施要体现龙文区新区城市建设的“三大一气息”(即:大通道、大空间、大绿化和现代化气息)的特色;市长李天森要求把建设人民广场作为“形象工程”来精雕细琢,要创建一流的环境来凝聚人、感化人。
  市委书记和市长利用到外地出差的机会分别赴大连、长春、上海等地“取经”,考察城市公共绿地和广场建设;分管城市建设工作的林奕斌副市长也专门率领城建、规划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广东深圳、珠海、汕头、中山、佛山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吸取各地城市园林绿化和广场建设的“精品”设计和建设的“真经”,为我市人民广场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群策群力同心建设
  1997年4月底,经公开投标竞的市政工程公司进驻人民广场的施工现场。顿时,2000多号人马和数十台(套)机械,将这片原本是临时建材市场、河道、鱼塘、荒地⋯⋯炒得热闹、火爆起来。
  当地群众率先行动。他们识大体、顾大局,纷纷自觉地拆掉自家苦心经营的小吃店、建材门市部;世代靠土地生存的步文镇步文村、长福村村民,不计较个人利益的损失,迅速让出了近3万平方米的鱼塘;⋯⋯龙文区、步文镇的党政领导不辞辛苦地挨家逐户的做好宣传、协调和拆迁工作,并主动请缨,组织力量承担工程的全部沙石、土方的运载和供应。
  市政工程公司面对实打实的资金投入,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精心施工,保时保质。1997年5至7月间,闽南连续高温多雨,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不少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广场的建设者们不畏所难。他们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地战斗,每天都抢时间、争速度地开展劳动竞赛。这期间,不少作业班组,每日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生病,挖淤泥的工人也有不少人被臭水浸烂了脚,可谁都不肯轻易下战线。园林施工队的经理洪伟明患病住院输液,还经常从医院溜到工地,帮助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全体参战人员发扬了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敢于探索,勇于进取,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有一次在铺广场砖时,他们发现已铺的砖缝间隔不符合实际要求,马上召集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分析、比较、修改,组织力量先做二种样品,广泛征求意见,待确定1公分灰缝后,再重新施工。在中心音乐喷泉的施工中,他们面对池塘淤泥深达近20米、地貌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等困难,即一面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取经,一方召集专家反复考证,并很据现场地质结构,大胆地采用抬高池底加强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并画出每个细节的施工图,从而保证了质量的万无一失。广场的园林建设,则是抓住“小阳春”季节,组织力量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调进了大批适应漳州种植的稀有树种,及时布局和种植,既保证了成活率,又突出了亚热带风光。
  施工中,市建委领导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主任林永泉几乎天天到现场,与工人们研究修改方案。指挥部同志各负其责,把铺盖都搬到工地,每天与工人吃住一起,从来没有节假日。邮电、电业等部门职工,也心系广场建设。他们随请随到,保障施工现场的供电、照明和电缆移位,使得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南国风光 广场如画
  凝聚群众心愿的人民广场,经过建设者们7个多月的辛勤劳动,于1998年元旦建成并向游人开放。
  这块占地约400亩(包括立交桥下绿地)的广场,总投资近5000万元(不包括征地),其设计单位是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其主体轮廓如同一个保龄球的棒瓶,中间轴线犹如一个大钟摆,自东向西分三个区。
  C区为集散广场,区内以大型花坛绿化为主,两边各有6个小花坛,绿草如茵,多姿多彩的棕、美国桐等亚热带灌木婆娑摇拽,点缀着五彩缤纷的彩叶草。如镜广场可同时集散数千人在此休闲、娱乐。广场中,平台错落有致,坐台、坐椅分布均匀;灯柱、宫廷灯排列整齐、对称。无论你走到哪里,都给人一种优雅、宽松的感觉。
  越过筑有无障碍通道(供残疾人通行)的小山坡,即进入了以大型音乐喷泉和三个叠式涌层、喷泉为主的中心广场。在四周美人蕉、黄金叶、扶桑等花草树木的映衬下,一座直径达88米的音乐喷泉映入人们的眼帘。这座位于广场中心的大型自动化卡拉OK立体声音乐喷泉,是目前我国首家采用“旱喷”的版图式喷泉。它由中心喷泉和看台组成,中心喷泉为直径28米的圆型“旱地”,采用华安九龙璧铺砌而成,色彩华丽,光泽照人;其圆心采用“中国红”花岗岩石板拼成漳州市行政区划图案,并由此向四周外延30米,又建有一个三层阶梯式大看台。
  广场砖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广场采用国际标准的ABS工程塑料管和泵机组成的喷射系统,共装有1000多盏彩色射灯、草坪灯、宫廷灯和罗马灯柱等,并配套设计了18套用电脑控制的水形变化程序。投入使用后,这里每晚灯光齐放,辉煌壮丽,和着悦耳动听的音乐节奏,水柱冲天,水形变化无穷,与全方位、立体的各种灯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艺术图景,使游人置身其中,如入仙景,似感梦幻,留连忘返。
  靠西边的A区,区内是以种植具有南亚热带风景特色树种的欧式疏林园区。这个园区以其后东环城立交桥为大背景,且与立交桥下占地188亩的绿地相融。整个园区共有稍微起伏的草坪数十万平方米,种植有30多种、3000多株具有南国风韵的乔木和灌木。其中的美国桐、福建茶、珍珠梅和壮杆棕等,均是国家绿化保护植物树种,还有从新加坡、美国、台湾引进的其它珍贵苗木。区内,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柳絮飘拂,四处可见怪石竹影,红花绿叶。它不仅构筑成一个具有大交通、大空间、大绿化特色的现代化文明城市风貌,而且闹中有静,将整个广场融成了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消遣、绿化美化为一体的大型公共场地。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市统一战线工作20年”、“忆省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会”、“龙溪地区真理标准讨论点滴”、“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东山港与东山海关”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钢铁
责任者
江武烈
责任者
卢子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