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邮电胜百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632
颗粒名称: 廿年邮电胜百年
分类号: F632.9
页数: 4
页码: 91-94
摘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邮电通信事业飞跃发展。据市邮电局统计,至1998年6月份,漳州市完成数字移动通信第二交换局建设,新开通52个基站;全市城乡电话总容量达到58.5万门,邮电服务网点150个,“八达电脑网络城”也开通同英特国际计算机互联网,于“5·17”世界电信日对外开放。“邮电通信事业的20年发展胜过100年”。在邮电员工中,倡导创一流科室四班组、创一流服务的“无缺陷”活动。1998年,全国电信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评比中,漳州市胜利路邮电支局被评为全国地市局第一名。
关键词: 漳州 邮电 通信

内容

千里频传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邮电通信事业飞跃发展。据市邮电局统计,至1998年6月份,漳州市完成数字移动通信第二交换局建设,新开通52个基站;全市城乡电话总容量达到58.5万门,邮电服务网点150个,“八达电脑网络城”也开通同英特国际计算机互联网,于“5·17”世界电信日对外开放。真是:“电话拨频,千里传音,信息入港,温暖万心”。“邮电通信事业的20年发展胜过100年”。
  20年前,城乡百姓装电话特少。而今,自动电话(35.2万户),BP机(32.9万户),“大哥大”、“全球通”(共11.19万户)比比皆是,触目可见。这些年来,邮电部门充分发挥为农村经济发展铺路搭桥的职能,积极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县区邮电局同各乡(镇)、村签定共建电话村、镇协议书,并在龙海、漳浦、芗城选出重点村、镇作为创建电话村、镇的典型,带动全市电话村、镇建设,已有16个电话“明星村”、65个电话“富裕村”、180个电话“宽裕村”。龙海还创建全市第一个电话“富裕镇”颜厝镇;全市行政村通话面达到95%以上。乡镇企业家拨个自动电话,就可以进行业务洽谈;乡村农家打个电话,就可以跟千里外的亲人问暖道安。有的说,家在深山沟,千里可传音。有个电话,人与人的距离也缩短了。
  由于邮电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邮电部门的服务也步步引向深入,开展“向社会奉献完美”的服务活动。全市各局主动参加“110”社会联动服务,设3个“180”服务台为龙头的内部活动体系,施行机关管理为生产一线服务承诺、生产一线为用户服务承诺的“双承诺”制。在邮电员工中,倡导创一流科室四班组、创一流服务的“无缺陷”活动。每月电话费结算,都分发一份结算检定单给用户,让用户放心地知道付费多少、结存多少。他们服务质量屡在提高,1997年创建了两个省级服务示范窗口和15个市级服务示范窗口。1998年,全国电信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评比中,漳州市胜利路邮电支局被评为全国地市局第一名。
  速递邮程短
  过去,从上海邮来一个包裹或专件,正常邮程要七、八天,
  有时邮程担搁,收件时间就没准。而今,漳州邮政随着形势发展,扩充了服务领域,成立一个邮政速递公司,开展“创EMS优质服务”活动。他们建有“185综合速递服务台”,开通185微机处理系统,便能够更加准确、方便、快速地受理用户查询。这个服务活动的服务质量好,使漳州邮政速递公司的业务迅速发展,用户拨通“185”要求上门揽收的电话不断增加。现在,上门揽收量占公司业务总量的百分之六十,揽收业务收入占公司业务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
  185速递业务综合服务台,集“业务咨询、邮件查询、揽收要求、投诉、索赔”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做到“只要你拨通185,剩下的事情由EMS来办”。对市区直投范围的用户,实行“门到门、桌到桌”的亲投到户服务,特快专递邮件“收投相见”,保持市区范围30分钟内上门“揽收”。要求对外服务人员统一穿标志服,佩戴工号牌,使用规范服务用语,态度热诚、和蔼、可亲。为了保证用户能够满意妥收特快邮件,特提供定点、定时、预约等投递方式,切实解决用户上班不在家、单位双休日等邮件难予投送问题,专门设立“疑难邮件登记簿”,对疑难邮件不轻易批退,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使疑难邮件变活起来。
  这个公司成立以来,重视提高公司员工的素质,开展岗位学劳模树榜样活动,远学上海邮电,近学漳州“110”,内学邱甲乙,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他们“185”也同漳州“110”联动,扩大服务范围,在做好邮政速递同时,只要接到用户挂来的求助电话,不论邮电业务与否,一律受理,对属于报警、求医、火警、交通事故等突发性的求助电话,先受理再通过180台转交归口部门处理。速递公司参与社会服务,建设文明窗口,受群众称赞。
  脚踏万家门
  邮政部门有句口号:“以用户为中心,做用户可信赖的伙伴”。东山县邮电局设报刊收投公司,创一流投递队伍,追求“无缺陷”服务。这个公司职工34人,其中投递员22人,担负着东山县7个乡镇、61个行政村和10几条街道的投递任务,点多、线长、人少、任务重是特点。但他们把深情系住万众心,双脚踏进千家门,做“无缺陷”服务,作“缺一赔十”承诺,真正是用户可信赖的伙伴。
  今年四月初,西埔镇东铺街东桥巷有一位姓林的用户,反映短缺一份订阅的《农村生活报》。投递员林海亮一听,当即按“缺一赔十”的承诺赔偿。事后,才得知该报停刊,并非投递员的工作过失。林先生深表内疚,给投递员退还五元钱,并道歉说:“错怪你了!”
  东埔街东桥巷604号的林先生是个订报大户。过去,每到报刊收订期,总是要到邮电局排长队订报,一等就是半天。现在,情况不同了,只要给投递员打个传呼,不到10分钟他就上门收订,实在太方便。西埔镇白石街一用户特此写信赞扬投递员,内中有四句诗:“情系万众心,脚踏千门闾,默默作奉献,用户记心间。”短诗却给收投公司的工作作了写照。
  东山是海岛,雨大风多,邮递容易飘失淋湿,投递员学习漳州“110”,认真为人民服务,保证信件在投递过程中不被雨水淋湿,每逢雨天出班,先把所有信件穿上“雨衣”——套上透明塑料袋。这样,就确保再大的风雨也可完整无损地把信件送到用户手中。用户都没有收过烂信坏信,激动的说:“邮电服务真是无微不至。”
  更感人的是,东山报刊收投公司还提出“向无缺陷服务目标迈进”的承诺,对农村平信不管有否门牌号,一律亲投到户;城区,若邮件当班未能投出去的,夜间再投一次;碰到用户的信报箱投不进去的邮件,也亲投到户,学校放假期间,投递员主动联系办理,将信报投到学校领导的家中;订户住院期间,主动联系将报刊送到医院病房;对残疾人、五保户还另有优待,除投好邮件外,还负责送包送汇上门,帮他们代购物品,献上一份爱心。投递员真正成为“用户可信赖的伙伴”。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市统一战线工作20年”、“忆省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会”、“龙溪地区真理标准讨论点滴”、“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东山港与东山海关”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蔡玉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