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远洋渔业的“海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629
颗粒名称: 打开远洋渔业的“海门”
分类号: S97
页数: 8
页码: 83-9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海洋捕捞有着很大发展。到1990年,海洋捕捞产量达11.5万吨,比1980年产量4.6万吨增加一倍半,占水产总产量17万吨的67.6%。但是,由于渔民自发增加渔船,定置网和小马力渔船发展失控,造成了我市沿岸近海渔获个休小型化,主要经济渔品种的产量减少,水产资源衰退,捕捞生产率降低,表明我市渔业结构和渔场资源配置还不合理。海洋捕捞的出路便是开辟新渔场,开发新资源,打开远洋渔业的“海门”,发展外海远洋渔业。1993年5月11日,经市农委批准成立“漳州远洋渔业公司”。14日,宣布成立公司董事会成员,谢真为董事长,蓝希文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漳远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关键词: 漳州 渔业 发展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海洋捕捞有着很大发展。到1990年,海洋捕捞产量达11.5万吨,比1980年产量4.6万吨增加一倍半,占水产总产量17万吨的67.6%。但是,由于渔民自发增加渔船,定置网和小马力渔船发展失控,造成了我市沿岸近海渔获个休小型化,主要经济渔品种的产量减少,水产资源衰退,捕捞生产率降低,表明我市渔业结构和渔场资源配置还不合理。海洋捕捞的出路便是开辟新渔场,开发新资源,打开远洋渔业的“海门”,发展外海远洋渔业。
  1993年5月11日,经市农委批准成立“漳州远洋渔业公司”(下称“漳远”)。14日,宣布成立公司董事会成员,谢真为董事长,蓝希文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漳远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自1994年起,作为“龙头”的漳远公司先后组织两批船队离开本国海岸基地,到别国领海(专属经济区),从事远洋捕捞生产,发展远洋渔业。
  远洋渔业在漳浦起步
  1994年初,中国厦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福建省水产厅,就中厦公司取得马绍尔共和国海域金枪鱼捕鱼权,分别到漳州介绍情况,寻求合作伙伴。漳州市水产局局长吴三土非常重视,亲自参与指导和协调;漳远公司积极到漳浦、龙海、东山渔区宣传发动,与渔民一起论证、算帐。漳浦县佛昙镇岱嵩村捕鱼能手杨江河踊跃地报了名。4月28日,省水产厅召开马绍尔远洋捕捞项目协调会,副厅长刘启力主持会议,我市漳远公司蓝希文、杨江河参加会议。会议由省远洋渔业公司梁火明和中厦公司曾跃煌介绍项目情况,刘启力强调项目可行,要树立信心,并就选择渔船,抓好技改,落实人员,搞好培训,各单位分工负责,办好各种手续及工作进程,做了布置安排。省水产厅于5月12日和7月9日分别下达给漳远公司选派渔船指标、员及管理人员赴马绍尔工作分别为4艘40名和2艘20名。经市县水产局推荐落实,杨江河承担了2艘渔船的任务,于1994年11月21日与漳远公司签订了协议。
  漳远公司的2艘漳浦远洋渔船经营机制和项目实施,都是按国际惯例和国内远洋渔业规程操作的。船队的组织形式,由漳远公司组织船队,挂靠福建省远洋渔业公司。船主杨江河2艘渔船闽漳渔0036号、0037号,编队号是项目地厦门鹭远渔824号、825号,船籍移到福州港省远公司。
  船队的经营管理,渔船到入渔国马绍尔共和国,由中厦公司和省远公司组成的驻马工作组管理。工作组由中厦公司曾国明任经理兼出纳,省远公司黄大勇任副经理兼会计,甲等职员肖立贤任技术指导。工作组负责生产指挥调度、后勤补给、产品销售、财务核算。其中,产品销售、后勤补给是挂靠台湾鼎鸿公司基地。渔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远洋渔船发展资金由合作各方通过各种渠道筹集。2艘渔船总投入约320万元(含原渔船设备),其中省远公司借贷60万元,渔船财产做抵押,漳远公司向市财政借款40万元,共100万元,由漳远公司转借给杨江河;漳浦县借给5万元。其他均为杨江河向社会借贷集资、船员自筹。资金由杨江河统配使用,做为渔船技改、购置渔具设备、船员培训、办理证件、出关联检、购足渔需生活物资之用。
  漳浦2艘渔船原是小机流钓作业船,改行远洋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渔船甲板要重新布局修造,增加渔具设备,主要有大型金枪鱼延绳钓具、液压起钓机、饵料保温鱼仓和冷冻机组、卫星导航仪、需达、单边带电台、高频对话机、气象传真机、彩色探鱼仪等。渔船技改由省船检局、省远公司负责指导验收,船主挂靠造船厂具休施工。
  从事远洋渔业的渔船船员,必须持有各类渔船各种职务的资格证书。小型金枪鱼延绳钓属四等远洋渔船(100吨、499匹马力以内)。所有船员要有四小证,由漳州市渔港监督处负责培训,培训时间72小时(15天)。职务船员由省渔港监督局委托集美水产学校培训,培训时间3个月,考试合格后,获得相应的职务船员证书。市水产局派漳州渔政船队工程师许宗义随船出国,加强领导。
  远洋渔业渔船和船员必须办理完整的国际承认通行的手续,方能出关启航、入渔报关,这包括渔船国籍证书、渔船检验证书、航行登记簿、四小证、职务职员证、海员证、船员服务簿、渔船保险、船员保险、检疫证书、无线电电台执照等。这些手续,分别由省远公司、漳远公司负责办理。在口岸、海关、船检、卫检、边检、海监、无线电管理等10多个单位部门的支持下,顺利地办好一切手续。
  远洋渔船的生产运销、分配,按国际惯例和生产销售渠道运作。远洋渔船在马绍尔共和国海域捕鱼,必须停靠马朱罗港,鱼产品上岸后,由驻马工作组负责送交台湾鼎鸿公司基地验鱼师检验分级,装箱运往机场,空运到日本东京鱼市场拍卖。各船各航次出售金额为总产值,总产值的15%为代理费,由日商台商收取;总产值扣除代理费、包装费、运输费、空运费、起卸费后为净产值,约占总产值的52—55%左右。净产值的4%为渔船挂靠公司的管理费,其中,省远公司和中厦公司得3%,漳远公司得1%。剩余部分扣除当航次生产费用(油、水、冰、饵料)、生活费用后为渔船利润。驻马工作组对每船每月生产、费用进行汇总结算,结余部分,逐月扣还入渔费、借贷资金及利息。
  1995年1月8日,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领导80多人在漳浦县佛昙镇举行隆重的首航仪式,欢送漳远公司所属的鹭远渔824、825号轮启航赴马绍尔共和国捕鱼。参加庆典仪式的有中厦公司总经理朱锦先、漳州市水产局长吴三土、漳浦县政协主席杨玲、副县长陈辉、省远渔公司经理苏龙、漳州海上安全监督局局长张金镇、省水产厅闽南渔指部指挥曾建忠、原漳州市水产局副局长谢真等。领导向船长授旗、挂红花。全村群众举着红旗,敲锣打鼓,到码头欢送。下午4时,渔船通过联检,从石码港胜利启航。
  鹭远渔824、825号轮经过23天的长途航行,顶风破浪,终于1995年1月31日(正月初一)安全抵达马绍尔共和国马朱罗港,航程近7000公里。出国期间,全体渔民在驻马办的指挥下,吃苦耐劳,奋力拼搏,产量和产值都赶到全船队(挂靠省远渔公司、中厦公司有10艘船,其中长乐海星4艘,连江2艘,莆田2艘)的前面。但由于海况差,资源变化大,加上国外渔需物价上涨等原因,效益欠佳。全年2船共捕优质金枪鱼45544公斤,产值499479美元,毛利润38070美元,扣除国外生产成本及一部分还款,2船还亏本8万多元(未计借款利息、劳资、折旧)。
  1995年12月17日,2艘渔船随船队返航回国,于1996年1月7日晚8时安全抵达东山港。
  为了能继续出国捕鱼,拼命扭亏,通过省水产厅牵线,省远渔公司与厦门远洋渔业公司协调,漳浦2船于1996年转挂厦远公司,争取到香港联泰集团的借贷10万美元,并在漳浦县支持下,向县农行借贷20万元,县财政支持5万元,重新整修技改和组织培训新船员,于同年8月22日第二次远航贝劳共和国海域捕鱼,于1997年3月26日回国到东山港入关。半年中,因海况渔况差,2船只捕金枪鱼15588公斤,产值79248美元,亏本13万元(未计借款利息、劳资、折旧)。
  东山远洋渔业的兴起
  东山是海洋渔业的重要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开辟新渔场、创造新渔法、推广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漳浦岱嵩小渔村驾船闯大洋,激发了东山发展远洋渔业的热情。1995年2月17日,东山县政府出台发展远洋渔业4条优惠措施:一、协助渔船贷款,贷款额占总投资的30%左右,二、免征农业特产税,三、县财政补助每船出海费用5万元;四、发动乡镇政府给予补助。县政府通过各种宣传媒体(电视、广播、文件材料),在各种会议上广泛宣传发展选洋渔业的重要性和优惠措施。6月21日,东山县政府副县长徐建成等人来漳州市水产局,与吴三土、杨锦成和漳远公司同志座谈发展远洋渔业,得到市水产局的大力支持。
  省水产厅很重视漳州和东山远洋渔业的发展。1995年7月3日,省厅远渔办高级工程师李玉发到漳州介绍远洋渔业信息,为漳州发展远洋渔业提出挂靠厦门远洋渔业公司、争取较多借贷资金的指导意见。局长吴三土、副局长杨锦成、漳远公司同志参加座谈。吴三土同意李玉发的意见,指出:“争取挂靠厦门公司,有经验,信得过,争取每船有5万美元技改费用,我们可以积极组织,各县配合,漳州公司借款,办理渔船财产抵押,渔民有血本投入,措施稳当可靠,不会出问题。”由李玉发牵线传情,厦远公司及时与香港联泰集团公司联系,同意给挂靠渔船每艘支持贷款5万美元做为技改费用。10月20日,厦远公司副总经理熊向东、办公室主任黄奕利等人专程到市局介绍项目实施国密克罗尼西亚金枪鱼延绳钓业情况,项目资金使用,落实发展规模计划。11月3日,在杨锦成的鉴证下,漳远公司与厦远公司签订了发展远洋渔船6艘、贷款资金每艘5万美元的协议书,漳远公司把指标分配给东山县。
  为了加快远洋渔业的发展步伐,东山县政府加强领导,成立由副县长徐建成为组长、县水产局、农行、铜陵镇等有关单位参加的远洋渔业领导小组,局长朱联生负责全面,陈锦坤、杨登松、李福生和县农行行长江枫、沙添旺等同志分工县体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带领渔业公司到厦门、漳州和省水产厅等单位咨询了解远渔情况,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项目实施挂靠厦远公司的方案,经过充分发动、查核,同意铜陵铜渔业二公司1248号(船主洪群标)、渔业七公司1782号(船主洪群来)、渔业九公司1919号(船主陈海明)、渔业十二公司2219号(船主林荣)4艘渔船为首批远洋渔船,于1995年2月13日和3月18日与漳远公司签订合同书和渔船财产抵押,由杨锦成和陈锦坤监证。东山远得胜远洋渔业公司所属渔船渔业二公司1228号(船主崔猛)、渔业七公司1722号(船主欧祖文)挂靠省远洋渔业公司。
  远洋渔船发展资金的筹集,漳远公司的东山4111,向挂靠的厦远公司借款共20万美元;由东山县徐建成和漳州市水产局吴三土协调,4船向东山农行借贷160万元(漳远公司担保);连同渔船设备,每船共投资130万元左右,做贷款约90万元的财产抵押。远得胜公司2船由省远公司借贷共5万美元,向东山银行借贷贷100万元,县财政支持30万元,每船共投入130万元左右。东山6艘船共投入800万元。
  远洋渔船仍按国际标准,在厦远公司的指导下,在漳远公司、东山县远渔领导小组和农行的管理下,进行渔船技改、办理有关手续。挂靠漳远公司4艘渔船船籍移到厦远公司;船员经东山各渔业公司和铜陵镇推荐考核,选优49名(5艘船船员数,其中3公司1艘船因条件未成熟没有实施),并经县委组织部政治审核批准;船员在东山进行四小证培训考核,职务船员到集美培训考核,领取相应证书;按各方商定,厦远公司负责购买钓具、液压钓机、制冷设备等,汇入漳远公司60万元用于购买部分仪器设备,办理有关手续,东山农行160万元贷款由农行监督使用。
  市政府、市水产局、东山县委、县府对东山发展远洋渔业很重视。1996年3月20日,东山县县长康君福到东山水产造船厂召开远洋渔业技改现场会,要求各单位通力协作,农行资金尽快到位,加快各项工作进度,争取在6月底全部完成;6月13日,东山县委书记黄汉河到铜陵镇检查远渔工作,确定6艘远洋渔船启航剪彩仪式纳入东山县建县80周年庆典活动,8月上旬,市委、市府领导成员在东山举行中心组学习会,市人大副主任黄和东、市水产局长林振太专题介绍漳州远洋渔业的发展成绩和经验,论述漳州远洋渔业发展前景(由漳远公司提供漳州远渔发展情况、资金筹集、利用外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等材料),成为大会的一个新热题,促进东山县远洋渔业实施进度。
  1996年6月28日,东山6艘远洋渔船在东山大澳渔港举行盛大的启航剪彩仪式。原漳州市政协主席、省政协常委黄长茂,东山县委副书记黄知彩,东山县委常委、铜陵镇书记黄瑞东,东山县副县长徐建成、李云霞,东山县水产局长朱联生,省闽南渔指部指挥曾建忠,厦门远洋渔业公司副总经理熊向东,省远洋渔业公司副总经理林家瑞,漳远公司总经理蓝希文,远得胜远渔公司总经理欧宇泉等60多人参加剪彩启航仪式。
  7月10日,远得胜公司所属鹭远渔838号、839号轮从东山港起航,16日安全抵达贝劳共和国科罗尔港。8月22日,漳远公司所属中远渔793号、794、795、796号轮和鹭远渔824号、825号轮从东山港起航,分别于9月2日和9日安全抵达贝劳共和国科罗尔港。
  远洋渔船出国到贝劳捕鱼,分别受厦远公司驻贝劳工作组和省远公司驻贝劳工作组管理,中泰公司(中国水产总公司和香港联泰公司的联营公司)驻贝劳总部总负责,中泰公司在贝劳挂靠“贝劳海洋物产公司”(PMIC)基地,是台湾与当地合资的基地公司,统一进行生产指挥、后勤补给、产品运销、财务核算。
  1996年11月23日,东山6艘远洋渔船私自回国,1997年3月漳浦2艘远洋渔船也回国,全市8艘远洋渔船失产亏损,又得不到资金、物资补充,不能再生产,停泊渔港,远洋渔业走入困境。漳州远洋渔业虽然暂时受挫,但在改革开放年代,毕竞是远洋渔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市统一战线工作20年”、“忆省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会”、“龙溪地区真理标准讨论点滴”、“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东山港与东山海关”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蓝希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