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621
颗粒名称: 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
分类号: U415
页数: 5
页码: 54-58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省福厦漳公路交通量大增,几经扩宽改建,还是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繁重运输任务,成为制约我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闽南三角地区路段尤为严重。福建省委、省府为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振兴我省经济,及早作出决定,到本世纪末新建福州至诏安的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分期逐步付诸实施。福泉厦高速公路和厦漳高速公路相继动工兴建。建成后,对促进闽南地区持续、稳步、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这段期间内,各级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多方协作与支持。
关键词: 漳州 改革开放 高速公路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省福厦漳公路(324国道)交通量大增,几经扩宽改建,还是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繁重运输任务,成为制约我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闽南三角地区路段尤为严重。福建省委、省府为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振兴我省经济,及早作出决定,到本世纪末新建福州至诏安的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分期逐步付诸实施。
  福泉厦高速公路和厦漳高速公路相继动工兴建。1995年冬开工的厦漳高速公路,北接福泉厦高速公路,南连正在筹建的漳诏高速公路。它是从黑龙江的同江市至海南省的三亚市国家高等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漳州市连接厦门特区和漳州港及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的陆上通道。建成后,对促进闽南地区持续、稳步、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厦漳高速公路漳州境段,均在龙海市境内龙海平原微丘区。它起点接厦门东孚乡林后互通立交段,经角美镇铺透、庄上、鸭母寮、半山、福井、大人庙、林美、吴宅、坑园、后山、美山、竹林、课堂,横跨九龙江北溪至榜山镇长洲,再横跨九龙江西溪至榜山镇福河、上宛、文宛、高厝、翠林、坂头、田边,过岳岭明洞至海澄镇溪北、八斗、田尾、下田、林坑至终点碑头。全线有效里程27.63公里,路基宽26米,设四车道分向行驶,设计时速120公里,是全立交、全封闭的高速公路。
  据统计,这段高速公路兴建桥梁17座,总长3441.064米,其中特大桥一座,即是跨九龙江的长洲西溪特大桥,桥长1470.154米;大桥3座,即是吴宅分离式立交大桥,长154.69米,跨324国道;跨九龙江的北溪大桥,长753米;翠林大桥,长247.82米,位于翠林村外,以47。斜交角跨河沟和漳云公路;中桥13座,即是庄上、福井、田边分离式立交中桥3座,长计163.2米;上宛中桥,长56.2米;文宛中桥,长43.2米,高厝中桥,长84.2米;翠林中社中桥,长85.54米;田边中桥,长53.54米;溪北中桥,长68.82米;田尾中桥,长69.54米;下田中桥,长52.8公里;古坑中桥,长85.54米;谢前中桥,长52.82公里。这段高速公路,尚有岳岭双明洞一座,长205米,涵洞103道,总长4085米;互通立交桥两座,即长洲和坂头,收费站3座,即长洲、坂头与碑头。全线计填挖土石方778万多立方米。全线工程建设概算总投资11.64亿元人民币。
  全线有三条连接线:(1)漳州连接线。即在长洲互通立交收费站引出在梧浦村附近与漳州市及324相国道连接。是漳州市对外的重要沿海流通渠道。它处于北溪大桥和西溪特大桥分别跨越九龙江的北溪和西溪之间,其工程建设十分美丽壮观,也是闽南一大新景区,行车过境观之,龙江美景与建设艺术魅力尽收眼底;(2)坂头连接线。即在九龙江南岸、龙海市郊的坂头互通立交收费站引出与漳云公路(省道13—210线)连接,“近城不进城”,使之成为龙海市政建设规划的“外环路”,大大拓展了龙海对外流通渠道;(3)终点碑头至海澄连接线。即在终点碑头收费站引出与海澄通往漳州港等,以临时平交相连接。待漳诏高速公路上马时,再改为分离式立交桥,对接东园互通立交区,与浮宫大桥西端漳云公路相连接,利于进一步改善沟通漳州港及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並促进龙海市对台贸易和东部经济发展。
  厦漳高速公路漳州境段路程建设,经三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乡镇和23个行政村,即角美镇的田里、龙田、铺透、洪岱、福井、吴宅、坂美、课堂;榜山镇的长洲、梧浦、福河、崇福、上宛、文宛、南宛、翠林、榜山、田边、柯坑;海澄镇的溪北、黎明、珠浦、内溪等地。沿线干部群众弘扬“龙江风格”,服从重点工程的建设需要,被征用土地计3116亩,其中水田1609亩,早地1115亩、山地250亩、水塘19亩、拆迁房重建用地123亩;拆迁各种建筑物面积计5.2万平方米;砍伐果树55341株,迁移坟墓4798座;动迁“三杆”315根、线缆及地下管道11980米;水库蓄水池3处,改建农灌渠道63400米(含路基排水沟),确保了工程施工顺利进展。
  整个工程系1995年11月10日交通部同意开工兴建。厦漳高速公路(漳州境段分C、D、E三个标段,由陕西省路桥总公司、交通部三航六公司、交通部公路一局、交通部二局厦门工程处、铁道部十二局一处、铁道部十三局一处、铁道部十二局四处、铁道部十七局一处、漳州市路通工程有限公司、角美镇建筑工程公司等10个工程公司的施工队伍中标承建。于1997年12月20日,从厦门林后至长洲互通立交区里程约15公里长的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试通车、试运营。它的通车,改变了漳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掀开了漳州市交通史上新的一页。
  至于长洲至碑头路段,除路面尚未施工外,其它基本完成。由于属软基路段,按照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工期安排,待软基处理沉降达到规定要求后,将于1998年底建成,届时可以实现漳州市境段全线通车。
  在厦漳高速公路漳州市境段工程建设中,省委给予高度重视,省政府实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省委、省政府领导极为重视,十分关心厦漳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常专程视察工程建设进度,作出重要指示。漳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听取汇报,经常深入现场实地察省,做出决策。龙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始终把高速公路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专门成立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由市委主要领导挂帅,一位副书记任常务指挥,经常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及时帮助解决矛盾和困难。各有关镇村和部门也相应建立协调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层层落实责任制。整个工程建设协调工作形成一个有组织、有机构、有专人负责的领导服务网络。
  对兴建高速公路,龙海沿线干部群众都弘扬“龙江精神”,作出热情参与和无私奉献。龙海市是“龙江风格”的发祥地。“龙江人”向来是识大体、顾大局、乐于奉献的。如果说35年前堵江引水抗旱夺粮,还可以“堤外损失堤内补”的话,当今,漳州境段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征地、大拆迁、大砍果树,则是伤筋动骨、难以弥补的损失。许多农家心痛地砍掉摇钱的果树,有的全村有一半住房全部拆掉。但群众顾全大局,舍掉小家,积极支持高速公路建设。如果没有沿线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和奉献,是难以如期顺利开工和建成。
  厦漳高速公路漳州境段自1993年11月开始进入实质性勘测规划设计,至至1995年11月10日开始正式动工。在这段期间内,各级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多方协作与支持。省交通厅、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和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同志,对厦漳高速公路的前期规划设计及立项报批等,投入了极大的心力,多次举行设计会审,听取意见,反复论证,优化方案,修改设计,促使漳州市境段的设计更加实际、合理,投资更加节省。省市计委、建委、土地局等部门为早日投建,提供各种方便。电力、邮电通讯等部门也积极配合。龙海市厦漳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同志,自觉吃苦奉献,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周密组织实施,有效地搞好前期规划协调,放样清点、征地拆迁及现场施工协调。他们对前期规划所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优化了路线,缩短里程1.57公里,减少征地336亩和减少拆迁3.58万平方米;对放样、拆迁、砍果树等工作作了清点检查,准确率达99%。动工后,漳州市交通局、公路局、业主漳州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精心组织开展六大战役,有效地推进工程进度。各施工参战单位也抽调最精干的人员,配备最先进的机械装备,迅速从各地赶来参加建设,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使工程的建设有效进展。工程监理部门与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相配合,把好质量关。建设者们都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我省现代化交通建设——龙海首建漳州境段高速公路,共同谱写出一曲“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振兴经济”之歌。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市统一战线工作20年”、“忆省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会”、“龙溪地区真理标准讨论点滴”、“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东山港与东山海关”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育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