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0586 |
颗粒名称: | 从鼎盛走向衰落 |
分类号: | F127.57 |
页数: | 4 |
页码: | 115-118 |
摘要: | 民国二十四年,号称“闽南重镇”的漳州,由于地理上独占优势,南连广东,东临厦门,北邻泉州,西靠闽西,陆路水路四达,货畅其流,地方经济经过10年军阀混战后又复苏。这个时期,八宝印泥业也随着勃兴起来,全城的13家印泥铺经营得手,生意旺市,可以说是八宝印泥业的鼎盛岁月。当年成立漳州印泥业同业公会,选出老铺号“魏丽华斋”经理王钦明(36岁)任同业公会主席委员,“图华斋”铺东张宜钦(35岁)、“慧庐”号东黄则唐(34岁)任常务委员。同业公会的成立,正表示漳州八宝印泥行业走上鼎盛期。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整整八年抗战中,漳州城的八宝印泥业是走向衰落的艰苦时期。 |
关键词: | 漳州 八宝印泥厂 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