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0585 |
颗粒名称: | “品重珍珠”扬名时 |
分类号: | F127.57 |
页数: | 3 |
页码: | 113-115 |
摘要: | 清朝末期,漳州随着厦门门户开放,对外通商频仍,制售“八宝印泥”的“魏丽华斋”老板提高外销意识,重视扩大影响,便于辛亥革命前一年拿出产品参加南洋第一次劝业会。1915年,袁世凯紧锣密鼓地准备黄袍登基,“魏丽华斋”抓住“洪宪”闹剧之机,特地订制一批搪有“洪宪”年号的瓷质印泥盒,以招揽生意。同年,又将产品送往巴拿马万国博物展览会参加展出,备受佳评,荣获特等奖。随之声誉涌起,爪哇、仰光等地区华侨团体,纷纷为之赠送“国货之光”、“驰誉神州”、“金石增辉”的纪念银牌或奖勉状。“魏丽华斋”的八宝印泥因而售风大盛,收入可观。当时,一小两装的珍品“八宝印泥”,价高黄金一钱或一钱半不等。 |
关键词: | 漳州 八宝印泥厂 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