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丽华斋”到漳州八宝印泥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583
颗粒名称: 从“魏丽华斋”到漳州八宝印泥厂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12
页码: 112-123
摘要: 饮誉中外的漳州“八宝印泥”,相传已有300年的历史。它的创制人是东门街“源丰”中药店老板魏长安。魏氏算是一位儒商,既卖中药,又好书爱画,交往文人。收市闲下,他动起脑筋,想制作一种可以给书画添朱加彩的印泥。于是,利用店内出售的昂贵“八宝药膏”作试验。“八宝药膏”内有经久不腐的麝香、牛黄、琥珀、冰片等药料,便另加艾绒、磦漂硃细和,再经过加工提炼而成印泥。把它钤印在书法国画上,鲜红欲滴,真有“桃花欲笑,墨韵增辉”之功。魏长安恒心研制,精益求精,经过半个世纪的长期改进终成珍品。于是,魏长安从药店变手作商业性的八宝印泥经营,并将制作技术传给家人儿孙辈。
关键词: 漳州 八宝印泥厂 魏长安

内容

“八宝印泥”三百年
  饮誉中外的漳州“八宝印泥”,相传已有300年的历史。它的创制人是东门街“源丰”中药店老板魏长安。魏氏算是一位儒商,既卖中药,又好书爱画,交往文人。收市闲下,他动起脑筋,想制作一种可以给书画添朱加彩的印泥。于是,利用店内出售的昂贵“八宝药膏”作试验。“八宝药膏”内有经久不腐的麝香、牛黄、琥珀、冰片等药料,便另加艾绒、磦漂硃细和,再经过加工提炼而成印泥。把它钤印在书法国画上,鲜红欲滴,真有“桃花欲笑,墨韵增辉”之功。
  清康熙十二年(1673),魏长安首制“八宝印泥”获得成功,文人墨客看见印泥“光彩艳和”,用于书画若似“画龙点睛”,鼓动魏氏制作上市。魏长安恒心研制,精益求精,经过半个世纪的长期改进终成珍品。印泥具有香气扑鼻、色久不褪、冬不凝固、夏不透油的特点,甚受达官贵人、文翁学士的青睐,纷纷前来购用,且广为传扬。于是,魏长安从药店变手作商业性的八宝印泥经营,并将制作技术传给家人儿孙辈。
  乾隆十年(1745),侯嗣达抵漳州上任汀漳龙道,眼见此地有“八宝印泥”珍品,便上选送入清廷内宫作为贡品。乾隆帝欣纳,还颁赐一些给君侧近臣。因而“八宝印泥”名传京畿。翌年(乾隆十一年),侯嗣达道台特地给魏长安后裔题书“魏丽华斋”匾额(毁于“文化大革命”)。自此,“魏丽华斋”所出品的“八宝印泥”,声誉大振,被视为文房中的“异宝”。该号产品一直沿用皇家循例,分为特级贡品、一级贡品、极品、珍品、上品共6大品级。其在包装方面,随而更加讲究起来,在瓷质园形的印泥盒外,配用精致的优质方形木盒,外观博得购用者赞赏。
  这个时期,“八宝印泥”的质量更上层楼,色泽艳和,细腻厚重,燥天不干,雨季不霉,浸水不化,焚后留痕。光绪间,“魏丽华斋”所制的八宝印泥已风靡海内外,除陆续销售日本、南洋诸岛和台港外,清廷还“勅命官府奏文钤印以‘八宝印泥’为上珍”。可见清帝对其垂注的一斑。
  “魏丽华斋”在1915年印泥商标的“通告”中特予述及“秘制八宝印泥在前康乾之时已驰名都中。凡至京师通人学士、大书画家莫不器重之”。《寒秀草堂笔记》称评“漳州印泥,海内无不称誉,其研工实甲于他处,所贵不在朱也”。《福建通志》指出“印泥之佳者,首在选艾,用油亦甚要”。道出了魏制八宝印泥在选料精制上的特色。光绪癸卯科进士曹典初也诗赞“漳州印泥天下闻,古法不与众制群。化栽异色伟名胜,紫岩赤屿云霞分”。后人邓散木在《篆刻学》书中说印泥“佳者以丽华斋为最”。《中国印章艺术》(戴林编著)认为中国印泥以漳州产和西冷印社所出“最负盛名”。北京著名的“荣宝斋”愿意在店堂内经销漳州八宝印泥,被作为上堂商品予以陈列。
  漳州“八宝印泥”自“魏丽华斋”前身“源丰”药店老板魏长安首创始,至今已历经三百年有余,声名不衰,被世人喜爱。但限于手工制作,行销未臻量大售众的地步。
  “品重珍珠”扬名时
  清朝末期,漳州随着厦门门户开放,对外通商频仍,制售“八宝印泥”的“魏丽华斋”老板提高外销意识,重视扩大影响,便于辛亥革命前一年(1910)拿出产品参加南洋第一次劝业会。1915年,袁世凯紧锣密鼓地准备黄袍登基,“魏丽华斋”抓住“洪宪”闹剧之机,特地订制一批搪有“洪宪”年号的瓷质印泥盒(尚存原件),以招揽生意。同年,又将产品送往巴拿马万国博物展览会参加展出,备受佳评,荣获特等奖。随之声誉涌起,爪哇、仰光等地区华侨团体,纷纷为之赠送“国货之光”、“驰誉神州”、“金石增辉”的纪念银牌或奖勉状。“魏丽华斋”的八宝印泥因而售风大盛,收入可观。当时,一小两装的珍品“八宝印泥”,价高黄金一钱或一钱半不等。
  “八宝印泥”贵在于“工”,赚利丰厚。民国建立前后,漳州动手仿制或兼制八宝印泥者一家家崛起,有的国药行老板眼见有厚利可图,也开始设斋立轩兼制八宝印泥,有的嗜书文人也兴趣于经营此业,有的商人还投资几百上千光洋挤入此行。在1918年漳州成为闽南护法区首府之前,一个小小的漳州城,便有手工作坊式的“八宝印泥”商号8家,除老号“魏丽华斋”从“源丰”药店搬至丝线街蔡同行内经营外,尚有“不夺斋”、“成文斋”、乙尘庐”、“绮红轩”、“庄睛阁”、“南阳银珠行”和“南升斋”等。例如“南升斋”,本来是经营参茸药材业务,但该号看见八宝印泥旺市得利,也腾出一手进制作印泥的原料,上市销售。因为他们的资金多,投资不久也名盛一时。类似这种情况者,不外三两家。因此,漳州“八宝印泥”自20年代中期起就相当走热,内销增多,外销也相对增加。民国三年(1914)漳州手工业制品经厦门港出口的总额7,066,443美元,过十年(1924,)则增至19,268,649美元。虽然很难拆出作为手工业工艺制品的“八宝印泥”的单项数值,但也可以折视出“八宝印泥”外销额的提涨内情。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准备南下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时,有北京华侨招待所副所长陈兆龙(漳州人,原同盟会会员),应漳州护法闽南军司令林祖密的邀聘,自京南返出任该军参谋长。经沪途中,随国民党元老居正晋谒孙中山,聆听教诲,并呈赠北京“荣宝斋”经销的漳州“八宝印泥”一盒,还向孙中山先生简介“八宝印泥”的制作历史和产品特色。告退时,孙中山挥毫题赠“品重珍珠”四字。1920年,“魏丽华斋”老板向陈兆龙求借孙氏墨宝,刻制在该号“八宝印泥”的精致木盒装商标上。可惜,军阀张毅于1922年查抄了陈兆龙家,孙中山的墨宝手稿不知去向,疑毁于此难。
  由于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挥毫题书“品重珍珠”,漳州“八宝印泥”身价百倍,热中于此业的商户复起数家。到三十年代,漳州小城制售“八宝印泥”的新铺号增加了“国华斋”、“丽星斋”、“图华斋”、“宝芳斋”和“慧庐”五家。其中“国华斋”系龙溪县商会会长林仲山在陆安东路所开设。他眼见“八宝印泥”市面叫俏,便掏出光洋千把块开张制售。这末一来,漳州小城共有八宝印泥铺号13家,且多集中于陆安东路一带,可谓一时之盛。但是,每家都是作坊式手工制作,其八宝印泥年销量最好的一家几百盒,差的一百几十盒不等。虽然销量非巨,而市场却也前景看好。
  从鼎盛走向衰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号称“闽南重镇”的漳州,由于地理上独占优势,南连广东,东临厦门,北邻泉州,西靠闽西,陆路水路四达,货畅其流,地方经济经过10年军阀混战后又复苏。这个时期,八宝印泥业也随着勃兴起来,全城的13家印泥铺经营得手,生意旺市,可以说是八宝印泥业的鼎盛岁月。当年成立漳州印泥业同业公会,选出老铺号“魏丽华斋”经理王钦明(36岁)任同业公会主席委员,“图华斋”铺东张宜钦(35岁)、“慧庐”号东黄则唐(34岁)任常务委员。同业公会的成立,正表示漳州八宝印泥行业走上鼎盛期。
  可是,鼎盛的背后却埋伏着明争暗斗、你倾我轧的险机。从表象看,全城13家八宝印泥铺,你干你的营生,我做我的生意,俨似“河水不犯井水”,谁不扰谁。而暗地里却在拨拉自己的“铁算盘”,想方设法占领对方的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最棘手的四大竞争,便在明里暗中进行:
  一、技术竞争:“八宝印泥”虽然由“魏丽华斋”早夺魁首,但别的后起斋轩也随着西方科技的传入,精心研制,步步求进,力争超过对方。“国华斋”铺东林仲山是知识分子,又从父业“朱华斋”颜料铺接手经营起印泥。他采用草药煮油、硫化制料、细抽艾绒等科学方法,其产品几乎与“魏丽华斋”相媲美。相对的说,魏家所固守的传统工艺手法,逐渐落人之后。
  二、资金竞争;“八宝印泥”多属贵重药料,非有相当资金就匮乏药料仓储,原料一缺,生产便告困叫窘。有三几家因资金难予周转,不得不降低八宝印泥的生产量;个别铺家还被迫暂时停工待料。而资金富足的“南升斋”,则伺机购储贵重的药料颜料,待市场紧缺时叫价卖出,丰厚赚进,而且保证铺内的印泥依量制售,又获双利。
  三、市场竞争:因为“八宝印泥”制售商渐多,制作技术上我赶你追,销售市场的竞争显得激烈,本来各家的销售主渠道也在变化。据“国华斋”后裔林南洲说:本斋虽然起步较晚,但占有广泛社会关系的优势,加上号东林仲山拜师弘一法师(李俶同)和交往一批文化名流,颇得荐介,所制出的产品售途甚广。相对的,如“图华斋”、“乙尘庐”等铺号却因销路狭窄,只好“坐堂”待售;“魏丽华斋”本来借重老牌,产品的内外销不虞。但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不进则退,其销售渠道便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狭短。
  四、经营竞争:对“八宝印泥”的经营,各家有所不同,有的以卖药材为主,印泥次之;有的以售颜料为主,印泥为辅;有的以印泥为主,兼售笔墨纸砚;有的则专门制售印泥。不论何型,其中最为重要者,则是号东老板的经营是否专注于企业?是否勤俭操办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竞争?最后是优者胜、劣者汰。1936年,出现老牌铺号“魏丽华斋”全盘出卖的惨痛之事,就是“劣者汰”的一例。
  “魏丽华斋”虽然名牌不落,祖祖代代相袭经营“八宝印泥”达200多年之久。可是,传衍到后裔,一来因循固守,墨守成规;二来不适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三来老板懒于经营,安于萎糜。所以,在1936年便出卖家当,吃尽苦堑。当时的“魏丽华斋”老板×××,嗜烟吸毒,烟枪烟灯相伴,惰心经营。其儿子×××又是一奢腐辈,吃喝玩乐赌,各行所好,更无心承继旧业。这末一来,当然困窘临头,铺号难支,只好把祖辈遗留下来的制作“八宝印泥”家当,全部出卖给“国华斋”号东林仲山,换取1000光洋。“过银”时,还将汀漳龙道道台侯嗣达早年所书赠的“魏丽华斋”匾额,提交给买主悬挂。至此,原“魏丽华斋”名存实亡。其老牌斋号虽然依旧挂用,但其主人却换了林仲山。
  林仲山老马配新鞍,便不用“国华斋”自己的招牌,而风风光光地打出“魏丽华斋”的老旗号。他开始在产品商标仿单上作出更改注明“老铺魏丽华斋”字样外,另绘“二桃”标明“竞红”新商标,末后书写“监制人林仲山”。林氏所监制的八宝印泥分七等级,珍品一两装者一盒值一钱黄金,末级的一两售五角洋毫,获利颇丰。他对装璜还应时加档,除玻璃面木盒、樟木推匣外,还配用著名的福州脱胎漆器匣,其外表更显雅贵,很是招揽顾客。林氏利用“魏丽华斋”老号一直经营到1949年9月漳州解放后。在1936—1949年的10多年间,消费者从市而购用的漳州“八宝印泥”,虽名日“魏丽华斋”,则不是魏长安后裔所制作,而是林仲山监制所成。
  1937年“七七”全面抗战,1938年6月厦门全岛失陷,漳州四方公路尽予破坏,对外通商几于隔断;日敌轰炸机经常飞抵漳州进行扫射滥炸,有的印泥铺搬往山区长泰、华安;有的铺号因缺乏磦珠、缕金外来原料,只好宣告倒闭停业或改营他途;有的虽然坚持制作,也是勉强经营,颓糜苟延,强撑门户而已。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整整八年抗战中,漳州城的八宝印泥业是走向衰落的艰苦时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硝烟又起,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已告衰落而残喘的八宝印泥行业一蹶不振,直至解放后只剩下“丽华”(后“国华”)、“宝芳”、“南升”、“图华”四家而己,其余各家皆先后拆牌歇业或改途另干。
  奔大道三波四折
  新中国建立伊始,漳州照样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一个烂摊子,商市萧疏,百业凋零。可是,获得解放的漳州人民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继续从事“八宝印泥”个体经营的铺号也无不例外。
  随着党的新解放区政策的深入宣传,漳州一些个体劳动者觉悟起来,要求组织起来进行合作生产。早在1952年,市区便领先组织起农具、纺织(手工)两个合作社。1955年,漳州市(今芗城区)手工业联合社宣告成立,开始带领全市手工业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奔走社会主义阳关大道。这之前,“八宝印泥”行业发生了一起招牌纠纷案:原“魏丽华斋”远房裔孙魏鸿年向市手联社提出申述,说先辈只把“魏丽华斋”家当卖给林仲山,并没有变卖商号古招牌,要求收回“魏丽华斋”匾额。这桩事经过市手联社调解,同意魏鸿年收回古匾额,原收购“魏丽华斋”的铺东郑珊瑚(林仲山妻)表示无异议。纠纷解除后,魏鸿年扛起“魏丽华斋”老旗号,在打锡巷金狮巷口重新经营“八宝印泥”,而郑珊瑚则在原址恢复“国华斋”旧号。为此,当时漳州“八宝印泥”经营者则变成五家:“丽华”、“国华”、“图华”、“宝芳”和“南升”。
  1956年1月22日,漳州市万民欢呼“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宣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提前完成”。全市有6145个手工业者走上了合作化道路,一共办起11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生产小组。生产“八宝印泥”、文具的11家个体户同时组织文具合作社(社长刘依奏)。其中仅有“图华”、“国华”、“宝芳”三家加入,而没有“漳州首富”之称的“南升”名次。因为“南升斋”乃以国药业为主,制售“八宝印泥”为次,被划到医药行业实行公私合营。该号资本家郑水狮则将水银、银朱、油硃以及库存银元折值12500元投入公私合营企业。这样,加入集体所有制的文具合作社,只有“图华”、“国华”、“宝芳”三家(“丽华斋”未入社),资产不上6万元(包括原料、制作工具等)。
  漳州“八宝印泥”行业开始走上合作化道路,原有的25名从业人员和工人得到安排。如“图华斋”从业人员宋月娇入社后安排为技术指导,“国华斋”从业人员郑珊瑚安排为会计,名师傅光辉也安排得当。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制度的出现,追求“一大二公”,文具合作社遂与羽毛球厂、染纸厂合并,升为漳州文教用品合作社,未待完成清产核资,又来个“一步登天”地转为国营漳州文教用品厂(厂长由原社长刘依奏升任)。可是,名闻遐迩的八宝印泥的生产仅仅划为一个小车间。那时候,虽然印泥家小位不尊,车间工人、师傅还重视综合原来几家八宝印泥作坊的配方,取其长,弃其陋,结合科学方法进行制作,使漳州八宝印泥的质量更进一步。检质时,把它印在萱纸上,用火烧后,印章字迹还是清晰可见。不过,那时候也仅仅是维持性的生产,产量不多,只有4个品种4个规格。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颁发了《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文教用品厂遂在“调整”声中,从“国营企业”的名份上退下来,重新恢复集体所有制,把羽毛球生产部分划出去,改办文教、染纸两个合作社,八宝印泥生产纳入文教社。1963年,市委号召开展“二赶三消灭”活动(赶上海、福州,消灭质次、消灭价高、消灭亏本),漳州手工业注意恢复“八宝印泥”等一批名牌产品,由于社里技术力量不足,印泥质量一度滑动,便聘请民国时期“绮红轩”的主人陈寿西出山作技术指导。时过三年(1966),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狂飚掀起,“八宝印泥”遂遭厄运,被当作“封、资、修”加以横扫。到1970年又刮来透风,把文教、染纸、簿籍三个社合并成一个文教合作工厂。“八宝印泥”虽然维持生产,但是经过三波四折,往复折腾,削肉伤筋,何有发展之可言。据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两年后的1978年统计,当年的“八宝印泥”年产量只恢复到1.96万盒而己,就不用赘说“浩劫”中的数字了。
  新岁月春风盈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场春风,吹绿祖国大地,给漳州“八宝印泥”生产带来了生机和活力。1979年,漳州第二轻工业局成立后,重视落实集体经济政策,抓好“八宝印泥”业的恢复发展,并落实处理被撵出厂门的手工业者3人和技术工人两名。198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为了维持“八宝印泥”这个名牌产品,特别批拨20万元给漳州八宝印泥厂,建造一座1200平方米的楼房,改善生产管理条件,职工劳动情绪高涨,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齐心协力保产品质量,并且在外包装上增加了锦缎盒、脱胎漆器盒。两臂齐举,立竿见影,遂报佳音:1980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质产品证书;1982年,荣获全国轻工业品评比包装装璜优等奖;1983年,参加华东区第二届包装装璜设计展览,又获华东大奖;1985年,“八宝印泥”被轻工业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
  漳州“八宝印泥”厂乘着改革的春风,年又一年地迈前向上。他们除严格保证质量外,还在产品规格方面重新做文章:过去多是因循的6种规格,便扩充为半两、一两、二两、四两、十两(均传统小两制)等不同规格84种。此外,他们重视在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方法,增加恒温箱设备,改变过去凭借经验、光靠目测检验温度的老做法,利用恒温箱来确定在不同气候、不同温度下的准确数据,进一步稳定八宝印泥“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的质量,产品更受国内外顾客的欢迎和喜爱,产品在市场上愈见紧俏。1984年10月6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参观全国文房四宝展览会时,对新出品的漳州八宝印泥作了甚高评价。之前两年,著名美术大师刘海粟还欣然挥毫,题书“漳州八宝印泥”六字以馈赠。
  跨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骏马,虽是集体企业的漳州八宝印泥厂,其最可喜的是产量逐年递增。1987年八宝印泥的年产量达12.6万盒,比1978年增长9.26倍。1990—1996年,每年产量从13万盒递增至15万盒,去年产值达100多万元。其销售市场见涨看好,已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苏州、桂林、青岛、福州等100多家友谊商店、高级宾馆、书画社、工艺美术服务公司建立直接的产销关系;在外销方面,产品接踵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瑞士、东南亚诸国和港澳地区。
  由于生产发展和销路宽畅,漳州八宝印泥厂在目前大部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职工收入还是稳定且有些增加,医疗福利也得到照应。受过市级嘉奖的厂长陈伟刚说,目前全厂职工共计140人(管理人员17人、在册工人123人),每月工资人均200元左右(1956年入社时,月工资人均20—30元),享受医药费人年均60元(住院例外)。该厂尚有54名退休职工,他们同样享受共同发展的成果,每月给足退休费,而且同在岗职工一样享受医药费待遇。该厂还有45名工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乐于停薪留职,离厂他于,采用依例提留的办法,给停薪留职者积蓄将来的社会福利基金。这个厂自1982年建新厂以来,正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跨时代骏马驰聘,在市场竞争中冲杀,挥戈建功,年年取胜,产值增加,职工增收。诚可谓春风盈门令人喜!
  墙内开花里外香
  漳州“八宝印泥”是一朵“一红千古”的艺术之花。这朵工艺花,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开得更嫣红艳丽,屡屡获得嘉奖:
  1988年,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铜质奖;
  1989年,荣获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银质奖;
  1991年,荣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
  1992年,荣获国家旅游局颁给的,1992旅游天马奖;被中国国际旅行社指定为馈赠外宾的高级礼品。同年4月,荣获中国中小企业成果博览会荣誉证书。
  这些荣誉,是漳州八宝印泥生产者的劳动结品,也是代表历代制作者的创造业绩。她必然受到党、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勉励。
  1995年2月7日,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到漳州视察,特地参观了八宝印泥厂,豪情在题辞中称“八宝印泥”为“文房第五宝”。他还挥毫题书“飞笔春秋,一红千古”,留赠该厂。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于1989年10月视察漳州,曾给该厂题书“八宝光辉”四字作赠。往后,方毅多次亲临该厂参观,以示关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也先后留赠墨宝,赞赏“八宝印泥”这文房一宝。
  1992年9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在视察漳州时欣然泼墨,给漳州八宝印泥厂题书厂名。
  1987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漳州八宝印泥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北京书画会”。当代书画名家尹瘦石、何海霞、秦岭云、王遐举等30多位到会祝贺,并为八宝印泥题字作画。未能莅会的全国书协主席启功,特地送赠“霜叶争辉”墨宝;沈鹏先生重书孙中山“品重珍珠”四字以贺赠。
  1988年12月,上海书画家唐云、应野平、钱行健等一行南游,也纵情挥毫泼墨,为八宝印泥作画题书。
  这些,说明漳州“八宝印泥”这朵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鲜花,正是墙内开花里外香,受到世人喜爱。
  但是,这朵鲜花要百年开不败,就要靠扶持和培育。漳州八宝印泥于1985年被认定为地方名优产品和创汇拳头产品,1992年被福建省第二轻工业厅评为高附加值产品。全厂职工在盛名之下,认识到自己在祖国进行经济建设中的义务和责任,也乐观地预测八宝印泥生产的发展前景。他们认为,随着人们物质文明生活的改善而带来的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提高,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八宝印泥的市场需求量会随而增加,前景光明。但是,作为集体企业的漳州八宝印泥厂,在前进中也碰到总产总值少、投资设备少、资金周转少的“三少”问题。当前,几乎要1.5比1(在岗工人78名、退休人员54名)地负担退休人员全部工资等等。为此,我们寄望同地方集团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文房第五宝”——八宝印泥的生产事业。

附注

本文承得林南洲、李竹深、谢英豪先生和漳州八宝印泥厂提供资料,又摘用《历史性的转折》、《漳州二轻工业志》等书的个别数据。谨此齐谢。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除害灭病人长寿、家无蚊、户不闭的年份、“太平之风”吹八闽、仙塘乡搞土改的那段日子、明珠返浦老人欢等23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肖林
责任者
林南洲
责任者
李竹深
责任者
谢英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魏长安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