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之风”吹八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566
颗粒名称: “太平之风”吹八闽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49-52
摘要: 漳州最南部的诏安县,其中北部有一个片区叫太平。因为多山少田,农民养成“靠山养山吃山”的传统习惯。他们在近山低山的坡地上,开垦耕耘,种植柑桔、柿子、麻竹、油茶。对开山种果、发展经济作物有历史经验。1959年春,太平公社党委为了领导农民更好地开发山区资源,在“大跃进”的潮声中,提出大规模向“万宝山”进军,一年实现万亩果、万亩竹、万亩林、万亩油茶的“四个万”的要求,发动和组织社员有规模地向山地发展。公社党委闻此喜讯,立即召开现场会,给予宣传推广。诏安县委发现典型,便有意树“开发山区”的一杆旗。他指出“这是人民公社大规模开发山区、发展山区多种经济的好经验,应该在全省迅速推广”。
关键词: 诏安县 文史资料 太平之风

内容

漳州最南部的诏安县,其中北部有一个片区叫太平。这里山多地少,山有30多万亩,田只有2万多亩。因为多山少田,农民养成“靠山养山吃山”的传统习惯。他们在近山低山的坡地上,开垦耕耘,种植柑桔、柿子、麻竹、油茶。对开山种果、发展经济作物有历史经验。
  1959年春,太平公社党委为了领导农民更好地开发山区资源,在“大跃进”的潮声中,提出大规模向“万宝山”进军,一年实现万亩果、万亩竹、万亩林、万亩油茶的“四个万”的要求,发动和组织社员有规模地向山地发展。
  那个“大干快上”的年代,社员“于劲冲天”,一经号召,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开发荒山运动便开始了。白叶大队首先响应公社党委的号召,组织社员抓锄执锹,安营扎寨,在玉坪岭开垦柑园300亩。公社党委闻此喜讯,立即召开现场会,给予宣传推广。接着,新营大队社员也束装行动起来,要“大干三十天,实现万亩竹”。新营的雄心壮志更大,公社党委又通过现场会的形式予以推广。这样一来,各个大队“你追我赶”,劲往开发山区一处使。到年底,太平公社开山种果6.38万亩,一年之间就实现“四个万”的目标。
  诏安县委发现典型,便有意树“开发山区”的一杆旗。先后在太平公社和新营大队召开四次现场会,从而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学太平、赶太平、超太平”的竞赛热潮。邻近山区的官陂公社“奋起直追”,秀篆公社也“不甘落后”,全县农民组织劳动大军向“万宝山”进发,大办果林场,全年种果造林共22万亩。
  一股社会主义开发山区经济的“太平之风”,翻滚诏安县。诏安县委组织人员到太平公社进行调查,总结推广经验,写出两篇调查报告:《一年治山超百年——记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的英雄事迹》、《穷山沟变成聚宝盆——记新营大队苦战一年赶上富队的经过》。县委特地将这两篇文章通报全县,并上报福建省委和龙溪地委。后来,县里又撰写《征服大自然,开发万宝山——诏安县委怎样(领导)开发山区》,用县委名义向省委、地委报告。
  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看了调查报告和汇报材料后,高度赞扬太平公社的做法。1960年初,叶飞同志在省委主办的理论刊物《红与专》第一、二期上,发表题为《高举总路线的红旗,迎接伟大的1960年》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实现以粮为主的农业全局大跃进,还必须大力开发山区经济”。同时,高度评价太平公社向“万宝山”进军,创造万亩林、万亩竹、万亩果树、万亩油茶的成绩和经验。他指出“这是人民公社大规模开发山区、发展山区多种经济的好经验,应该在全省迅速推广”。
  也是1960年的元月11日,龙溪地委第一书记马兴元风尘扑扑,带领九县一市的领导同志奔赴诏安,视察太平公社林果场,听取太平公社党委对一年实现“四个万”的汇报。“四个万”令人振奋,漳浦县委书记李振经当场作诗,唱颂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的面貌变化。2月19日,中共龙溪地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诏安太平公社发展山区经济的领导作风的决定》,表扬太平公社党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带领农民群众向山进军,发展山区经济。
  2月间,叶飞书记亲自从福州长途劳顿来到太平公社视察,深入队、场,看到新营村楼仔林果场已经成片的竹林,看到男女社员热火朝天的劳动场而,很是高兴的称赞这是“一种可贵的革命作风”。他在讲话时,还号召全省要“大兴太平之风”。
  2月21日,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用四个版面的篇幅,集中又突出地报道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的成就和经验。同时,还撰写《从杨梅岭到万宝山》的社论,号召“全省人民公社都应该高高举起太平公社的旗帜,学太平,赶太平,超太平,掀起一个向万宝山进军的热潮,掀起一个进一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不久,北京《人民日报》也刊登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的新闻报道。“太平之风”吹遍八闽大地,也刮向大江南北。
  1960年4月,全国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代表的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一心,把“太平之风”吹到会上。他在讨论时发言:中共福建省委总结了太平公社的成功经验,是给全省人民公社指出一个高速度开发山区经济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由于省委的重视,“太平之风”遍吹八闽大地。南平、福安、龙岩、闽侯等专区和福州市派出1500多名机关干部和社员干部到诏安太平公社学习、取经,回去后立即学着干起来,掀起一场向山发展、造林种果的热潮。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全省发动300多万人上山,开荒山、造梯田400多万亩、造林1700多万亩。“太平之风”在全省产生了轰动效应。
  在诏安本县呢?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时期,诏安县委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坚持重视开发万宝山的成果,继续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每年组织干部到太平公社作调查研究,继续支持太平的革命精神和奋斗作风。到1964年初,万宝山上已种柑桔、菠萝、李梨、麻竹、油茶、油桐、松桉等林果共57000多亩,收获杂粮、花生、薯榔、水果、竹柴等,总产值共153万多元。从万宝山收入中用于投资农业生产的资金达52万多元,有力地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又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1964年初,福建省农业先进代表大会召开,省委在会上提出“重兴太平之风”的口号。不多久,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省委书记叶飞认为太平公社是福建省“学大寨”的一个典型,遂于4月间带着名闻一省的福清县音西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陈德顺,先后两次到太平视察,返回省城福州,便号召全省要继续“走音西之路,兴太平之风”,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1965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筹建全省农业学大寨展览馆,确定太平为一个重点展出项目。后来,因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宣告停止。
  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和“大干快上”的大跃进时期,诏安掀起的“太平之风”,曾经吹遍八闽大地。那时候,虽然也有“五风”通病。但他们吹的是一股社会主义热风,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大可传扬的。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除害灭病人长寿、家无蚊、户不闭的年份、“太平之风”吹八闽、仙塘乡搞土改的那段日子、明珠返浦老人欢等23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巩玉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