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革时期卫生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545
颗粒名称: (三)文革时期卫生运动
分类号: R193.3
页数: 2
页码: 10-11
摘要: “文革”中,十年浩劫,情况就不同了。那时期,卫生组织瘫痪,卫生工作几乎完全停顿,“讲卫生,爱清洁”反而被诬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城乡一些地段出现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四害”肆虐的情况,某些传染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农村主要城镇都建起大型贮粪池和无害化厕所、沼气池。全区爱国卫生运动便向高层次的方向发展。由于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除害灭病成效卓著。此外,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如麻风等也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讲究卫生、除害灭病是长期的任务。对疫情监测,消灭残存的传染病源,继续改造环境,仍常抓不懈。漳州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正重新塑造卫生城市的新形象。
关键词: 漳州 文革 爱国卫生运动

内容

“文革”中,十年浩劫,情况就不同了。那时期,卫生组织瘫痪,卫生工作几乎完全停顿,“讲卫生,爱清洁”反而被诬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城乡一些地段出现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四害”肆虐的情况,某些传染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掀起以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运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改善饮水条件,城区建立大型自来水厂,城镇也建造小型自来水厂或新挖水井,水网地带营建沙滤井,开展饮水消毒,改善群众饮水条件。农村主要城镇都建起大型贮粪池和无害化厕所、沼气池。全区爱国卫生运动便向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当时,城乡普遍开展卫生红旗竞赛、评选“卫生之家”活动,还建立一支由家庭妇女、中小学生和离退休老人的义务卫生督导队,深入街道、村巷宣传和检查卫生,倡导实行门前“三包”,爱清洁、讲卫生的社会风尚逐渐恢复。1982年,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将卫生工作作为“五讲四美”的突破口,充分发动群众,综合治理“脏、乱、差”。各级领导亲自动手,先后出动290多万人次,突击清理环境卫生,还发动机关单位、工厂企业和居民住宅,大搞绿化美化。通过统一规划,营造花果一条街(延安北路玉兰花,胜利西路芒果树等)。1984年,全市涌现出文明村415个、文明镇20个、卫生之家81736户、文明街巷204个、文明之家2247户。
  由于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除害灭病成效卓著。肆虐半个世纪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乱均从根本上消灭;曾有500多年流行历史的血吸虫病,也于1985年宣告消灭;疟疾发病率已降至1/10万人以下,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控制指标。此外,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如麻风等也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人的寿命显著延长:1981年全市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8岁,男性65.48岁,女性70.21岁;至1990年,全市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0.13岁,男性67.79岁,女性72.21岁。
  讲究卫生、除害灭病是长期的任务。对疫情监测,消灭残存的传染病源,继续改造环境,仍常抓不懈。漳州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正重新塑造卫生城市的新形象。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除害灭病人长寿、家无蚊、户不闭的年份、“太平之风”吹八闽、仙塘乡搞土改的那段日子、明珠返浦老人欢等23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瑞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