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与漳属同学名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529
颗粒名称: 黄埔军校与漳属同学名录
分类号: K206.6
页数: 17
页码: 171-187
摘要: 今年6月是黄埔军校创办71周年,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与帮助下,为建立革命军队以挽救当时处于危亡时刻的中国而创办的新型革命军校。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开学,因创办时校址位于广州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为适应抗战局势,改变过去集中一地办学体制,先后在江西瑞金、贵州独山、陕西西安、新疆迪化增设分校。1946年初,军校再次易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直至1949年底。黄埔军校自创办至1949年,先后在大陆共办23期,其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及训练班,约23万余人。
关键词: 同学名录 黄埔军校 漳州市

内容

一、黄埔军校与漳属同学梗概
  今年6月是黄埔军校创办71周年,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与帮助下,为建立革命军队以挽救当时处于危亡时刻的中国而创办的新型革命军校。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开学,因创办时校址位于广州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后因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多次搬迁等原因,校名几经变更,先为陆军军官学校,后改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8年5月改为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1929年9月又更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直至1930年9月7日蒋中正下令军校停办。于是设于广州的黄埔军校告一段落。但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破裂,军校遭到摧残而改变了性质。在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宁另外设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8月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在南京续办至第13期。抗战开始,军校内迁,因此11期的第2总队和12、13期分别于九江、武昌、钢梁等地毕业,后军校辗转移往成都。为适应抗战局势,改变过去集中一地办学体制,先后在江西瑞金、贵州独山、陕西西安、新疆迪化增设分校。1945年秋,军校教育机构又进行调整,除新疆分校外,其它各校先后归并总校。1946年初,军校再次易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直至1949年底。黄埔军校自创办至1949年,先后在大陆共办23期,其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及训练班,约23万余人。
  军校由校总理、校长、党代表组成最高领导,直隶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办公厅、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6部及总教官室、军校教导团等。党代表负责监察校内行政,指导党务;政治部掌管宣传和政治教育;教授、教练部(1925年1月两部合并为教育部,1926年改为训练部),分管军事学科和术科的教授与训练。军校创办后,国共两党均派出重要干部到校任职、讲学。共产党人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聂荣臻任秘书,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政治教官以共产党员为主,有恽代英、肖楚女等。苏联还派来军事、政治专家鲍罗廷、加伦、巴浦洛夫、切列潘洛夫等。同时军校有共产党的秘密组织中共广东区委黄埔特别支部。特支在推动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中起了重要作用。军校学制原定3年,因形势发展的需要,学制缩短为6个月。课程设至26门,在教学中对不同党派、学派的思想理论实行兼容并顾,在军校党代表的训令中作了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学生皆可阅读,对学生既进行新三民主义教育,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由苏联顾问讲授红军战史、战例,还邀请社会名流到校演讲,开展社会调查,锻炼提高学生从事群众工作的能力。
  当年福建省籍有志青年踊跃报考军校,投身革命洪流。据笔者不完全综合统计,黄埔军校历任闽籍教职员有200多人,其中少将8人:办公室主任后任步兵科长余柏良、政训处主任伍翔、会计室主任钟德材、总务处副处长后任教育处外文室总教官林复生、步兵科长马连桂、教育处高级教官董芳、战术教官肖其昌、后方勤务教官宁季泰。上校37人、中校38人、少校21人,还有部份尉官。历届黄埔军校福建省籍学员达1276人之多,各兵科都有,漳属九县教职员生据不完全统计达260多人。军校首期学生中有11人是福建省籍:伍翔、林斧荆、黄承谟陈文山、李良荣、张作猷、肖乾、伍诚仁、陈纲、黄德聚、张树华。健在的还有第三期杨立,现为省政协委员、省黄埔同学会会长;四期郭化若,建国后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四期林梦飞,曾任省政协副主席(己故)。漳属学员中有二期谭煜麟,龙溪县人,四期诏安籍沈向奎、长泰籍连英豪、诏安籍李养时、海澄籍许金联等,还有1926年作为上海学生代表参加广州沙基反英斗争后转入黄埔军校特训班学习的云霄籍陈耀焜等等。
  本名录颇有史料价值,特予收录披载。但不免遗漏,有待各界人士补正。
  二、漳属九县黄埔同学名录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第二期(1924年8月至1925年9月6日)
  步科第1队:谭麟17岁 福建 龙溪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第四期(1926年1月17日至1926年10月)
  学生队步科第1团第8连:沈向奎 别名紫文 22岁 福建诏安
  步科第2团第6连:连英豪 别名光沛 福建长泰
  步科第2团第8连:李养时 别名晦斋 23岁福建诏安
  工科大队普通工兵队:许金联 别名
  醒民 22岁 福建海澄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第五期(1926年3月至1927年8月15日)
  步科第1学生队:郑植芳 别名桂生 24岁 福建漳浦
  经理科第6学生队:张志鸿 别名 建辉 24岁
  龙溪工兵科:林锡钧 别名醒龙 18岁 海澄
  陈长追 24岁 龙溪石码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六期(1928年4月23日至1929年5月15日)
  步兵第1大队第4中队:赖铭新(盘其) 26岁 平和
  步兵第2大队第7中队:何培英(俊杰) 26岁 东山
  黄镜渊(琛琪) 23岁 龙溪
  炮兵大队第1中队:汤晴澜(日波后改汤涛) 23岁 云霄
  炮兵大队第2中队:林春风(硕人) 22岁 长泰
  朱琪生(仁堪) 24岁 平和
  游浚川(导之) 22岁 龙溪
  黄光义(毅侬) 25岁 龙溪
  工兵大队第1中队:陈冶、平(国正) 24岁 漳浦
  余建华(瑞福) 24岁 漳州
  工兵大队第4中队:王锡祺(麟祥) 23岁 南靖
  陈秀林(锦山) 25岁 平和
  周震雄(侔天) 26岁 平和
  胡应期 24岁 诏安
  翁得原 20岁 龙溪
  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
  第六期第二总队(1926年10月至1929年2月24日)
  步兵科第1中队:吴廉 24岁 云霄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七期第一总队(1928年12月28日至1929年12月28日)
  步兵大队第1队:朱润屋 22岁 平和
  步兵大队第2队:林化龙(鲲九) 18岁 漳浦
  步兵第三大队:曾庆炎(剑民) 28岁 平和
  骑兵队:林紫涵(耀东) 24岁
  东山工兵队:朱志和(礼卿) 22岁 平和
  黄精华(中英) 22岁 平和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八期第一总队(1930年5月至1933年5月)
  工兵队:曾萧然(犀凡) 26岁 平和
  石秋健 23岁 平和
  曾祥廷(济中) 21岁 平和
  骑兵队:刘伯文(明正) 22岁 龙溪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八期第二总队(1930年10月15日至1933年11月25日)
  步兵第一大队第1队:李清波 22岁 云霄
  曾梦华(有年) 24岁 平和
  步兵第二大队第4队:兆熊 23岁 云霄
  步兵第二大队第5队:方金盘(绚明) 24岁 云霄
  曾力民(立中) 22岁 平和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九期(1931年5月1日至1934年5月8日)
  步兵第一大队第3队:林从礼 28岁 诏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期第一总队(1933年7月至1936年6月)
  步兵第二队:中尉区队副陈宗堂(逸梅) 24岁(原籍闽侯) 居漳州
  骑兵队:中尉区队长刘伯文(明正) 24岁 龙溪
  步兵第一大队第2队:郭时雨 21岁 云霄
  步兵第一大队第3队:黄德美(维正) 23岁 龙溪
  工兵队:杨育元(享贞) 22岁 长泰
  战车区队:卢惠明 22岁 龙溪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一一期第二总队(1934年9月至1937年10月)
  工兵队:陈林嵩 26岁 长泰
  张光荣 24岁 诏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三期(1936年9月1日至1938年9月16日)
  骑兵队:上尉区队长刘伯文(明正) 27岁 龙溪
  步兵三队:沈汤盘(非) 23岁 诏安
  步兵五队:沈德辉(贤邻) 23岁 诏安
  炮兵一队:杨子麟(成牧) 26岁 漳浦
  工兵一队:沈辉金 22岁 东山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四期第二总队(1937年10月至1939年9月)
  步兵一大队2队:李焕三(云晖) 21岁 诏安
  步兵二大队5队:张冠雄(剑华) 23岁 诏安
  工兵大队第1队:沈存诚(纯明) 21岁 诏安
  辎兵队:黄德禧(维信) 21岁 龙溪
  谢钱 20岁 诏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六期(1938年10月至1940年12月25日)
  步兵第一大队第3队:沈源(克沉) 22岁 诏安
  步兵第三大队第9队:王友礼(岑文) 18岁 南靖
  王振辉(福来) 22岁 长泰
  工兵大队第2队:沈杰(少舟) 20岁 诏安
  辎重队:林志洁 21岁 海澄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六期第三总队(1939年春至1940年4月)
  第一大队第1队:林川文 22岁 长泰
  第一大队第4队:吴调然 18岁 云霄
  陈士梅22岁诏安
  第二大队第5队:卢上腾 23岁 平和
  第三大队第6队:郭庆云 22岁 漳浦
  第三大队第7队:陈维涛(元生) 18岁 海澄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七期第二总队(1940年5月6日至1942年11月2日)
  第二大队第5队:蔡教 24岁 长泰
  第二总队第9队:黄天旺 23岁 龙溪
  第二总队第11队:陈厥勋 26岁 龙溪
  第三总队第8队(1940年6月12日至1942年2月15日)
  陈锡铨(子钦) 20岁 漳浦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七期二十六总队第一大队
  钟嗣德(建平) 28岁 诏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8期
  第一总队(1941年4月1日至1943年2月)
  炮兵第二队:陈齐利 20岁 龙溪
  许铭鼎 22岁 海澄
  工兵第二队:沈芬(极峰) 23岁 诏安
  薛彦雄(晓风) 22岁 诏安
  第二总队(1941年12月25日至1943年10月8日)
  步兵第一队:中尉区队长 王学义 26岁海澄
  步兵第二队:李远谟 23岁 诏安
  蔡玉泉 25岁 海澄
  炮兵第二队:陈成章(金将) 25岁 龙溪
  辎重兵队:陈国英 25岁 诏安
  通信兵队:吴耀琨 21岁 诏安
  陆军军官学校第20期
  (1944年3月20日至1946年12月25日)
  教官王学义 29岁 海澄
  工兵第一中队:林福仁(介寿) 22岁 平和
  工兵第二中队:郑善祜 23岁 海澄
  吴高山(穆能) 23岁 南靖
  陈默章(志文) 22岁 长泰
  周沙芬 22岁 海澄
  陆军军官学校第21期
  (1944年6月1日至1947年8月22日)
  辎重兵科:上尉教官黄德禧(维信) 33岁 龙溪
  步兵第一大队第一中队:汤绥印(如川) 23岁 云霄
  步兵第三中队:罗建邦 21岁 云霄
  张万森(集青) 22岁 诏安
  步兵第二大队第五中队:卢毅挥(德文) 21岁 漳浦
  林德祥(渊) 24岁 长泰
  邱滕佳(陵) 21岁 漳浦
  步兵第七中队:林福元(天一) 21岁 东山
  汤宝金 24岁 云霄
  步兵第六、十一大队及工兵第5中队、辎重兵科轻重兵科教官 黄德禧 龙溪
  胡巨卿(清) 25岁 龙溪
  陆军军官学校第22期
  (1947年12月29日至1949年2月21日)
  第一总队辎重兵科:上尉教官黄德禧37岁 龙溪
  第二总队(1948年7月7日至1949年7月)
  少校后勤教官黄德禧 38岁 龙溪
  陆军军官学校第23期
  第二总队(1949年1月至1950年春)
  吴赞超(拔英) 20岁 龙溪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第一期
  第二总队(1933年1月)
  第一大队第2队
  王肇璋 26岁 诏安
  第三大队第9队
  朱国耀(君晓) 30岁 平和
  第三大队第10队
  陈光(景春) 31岁 长泰
  第三大队12队
  林家驹(主骏) 20岁 东山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第四期
  (1936年)
  政训队
  韦瑞陶 31岁 龙溪
  团干队
  沈西明(亮卿) 28岁 南靖
  陈树威 30岁 长泰
  张介义(笃信) 27岁 平和
  沈湖(掉五) 30岁 诏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第六期
  (1939年5月26日)
  何孝德 29岁 漳浦
  陈达山 22岁 漳浦
  陈锦芳 28岁 漳浦
  邓光鑫 18岁 漳州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第七期
  第29中队
  陈清河(澄之) 24岁 云霄
  黄依剑(国泰) 25岁 海澄
  薛清汉(文杰) 29岁 长泰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政训第一总队
  (1939年10月)
  第三中队军训组
  游志坚(达) 22岁 平和
  郑起予(一鸣) 21岁 长泰
  黄栋梁(立华) 19岁 龙溪
  游孔衡(汝明) 19岁 龙溪
  第六中队政训组
  林兴 26岁 海澄
  第八中队政训组
  叶清泰 20岁 长泰
  第十中队政训组
  蔡正南(白威) 23岁 漳浦
  郑炳中 19岁 龙溪
  黄源 20岁 龙溪
  黄璜 25岁 平和
  陈承宽 18岁 龙溪
  第十一中队政训组
  陈振村(震川) 22岁 龙溪
  吴智军(善政) 22岁 龙溪
  黄水生(璧章) 20岁 龙溪
  第四大队第十五中队政训组
  陈淳(安卿) 22岁 龙溪
  陈上惠 23岁 龙溪
  第十六中队政训组
  林交典(惠生) 22岁 龙溪
  第五大队第十七中队政训组
  唐玉(武夷) 34岁 龙溪
  第十九中队政训组
  陈周祯(凯鸣) 26岁 龙溪
  第六大队女生第一中队政训组
  许玉华(莹影) 女 26岁 龙溪
  陈筠(翠冬) 女 21岁 龙溪
  中央陆军军事政治学校学生军
  沈杰民 23岁 漳州林
  瑞夺(成材) 26岁 漳州
  曾昭鲁(辅周) 26岁 平和
  曾庆炎(耀汉) 26岁 平和
  曾辉光(焕明) 26岁 平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
  (1940年3月)
  政治部政治教官中尉蔡正南 24岁 漳州
  特别党部蔡维汉 23岁 漳浦
  第三队
  韩成淇(尖夫) 22岁 龙溪
  第四队
  吴陈汉 29岁 长泰
  庄一麟(力行) 24岁 漳州
  第十队
  周如渊(君雪) 26岁 云霄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八期十七总队
  (1941年4月至1943年6月)
  政治教官上尉蔡正南30岁 漳州
  第一队
  何纯青(达志) 24岁 平和
  柯英杰(维瀚) 21岁 龙溪
  苏赞悦(友谅) 27岁 海澄
  陈吴春(风阳) 22岁 龙溪
  杨龙虎(腾云) 23岁 长泰
  郑金豹(辉云) 21岁 漳州
  林深固(子盛) 21岁 平和
  蔡复新(福成) 25岁 龙溪
  许鸣江 24岁 诏安
  孙长国(孙涛) 25岁 东山
  陈旺泉(伯源) 26岁 漳州
  甘汉庭(邦光) 25岁 海澄
  郭其生(坤与) 21岁 龙溪
  黄培基(修敏) 21岁 长泰
  方荣春(金廷) 23岁 云霄
  张瑞成(瑞麟) 21岁 长泰
  王乾水(发训) 22岁 龙溪
  陈与汾(慕仪) 23岁 龙溪
  林守智(静庵) 22岁 东山
  周步南 23岁 龙溪
  林如祥(海泉) 22岁 平和
  杨天赐(文山) 22岁 长泰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八期学生步科独立四大队
  (1941年至1942年冬)
  第五队
  丘江滨 26岁 海澄
  通信兵第一大队及战车独立中队
  (1945年1月3日至1947年12月25日)
  辎重兵科:黄德禧 29岁 龙溪
  步兵第19中队:魏贵万(至中) 21岁 南靖
  林竞峰(宝) 22岁 漳浦
  骑兵第2中队:吴惠聪(欧) 23岁 云霄
  炮兵第一大队第1中队:汤庆云 22岁 云霄
  工兵第一大队第2中队:汤若霖 22岁 云霄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第十三期
  (1945年12月)
  第一大队队部:司书蔡有章 26岁 平和
  第一大队第2队:蔡姓旅(振忠) 26岁 海澄
  第一大队第6队:张鸿(宜生) 23岁 龙溪
  李松茂(陆节) 25岁 龙溪
  第一大队第7队:徐琪福(阿坤) 23岁 漳浦
  第一大队第10队:施炳荣(园成) 24岁 云霄
  第一大队第11队:沈国宝(敬良) 28岁 诏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第十六期
  (1948年7月14日至12月20日)
  区队长张万森 23岁 诏安
  第三大队第10中队:曹瑞发(阿仁) 27岁 海澄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人事经理班
  (1948年1月至9月)
  第一期:陈忠篯(剑云) 27岁 漳州
  第三期:陈华清 25岁 东山
  第四期:沈少山(福光) 23岁 诏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第十七期第二十一总队
  第一队
  朱自东(星) 21岁 龙溪
  翁长宁23岁 龙溪
  阮朝兴(季中) 25岁 龙溪
  林晓聪 21岁 长泰
  张连春 21岁 云霄
  唐炳煌(影萍) 21岁 龙溪
  第二队
  林起龙 22岁 龙溪
  吴绍南21岁 龙溪
  郑江春 25岁 龙溪
  庄炳亮(云) 21岁 漳州
  张寿南(添龄) 21岁 云霄
  林乾光 22岁 长泰
  许振溪(秋水) 22岁 诏安
  徐克明 22岁 诏安
  第三队
  吴开文(尽明) 26岁 南靖
  张式恭(剑辉) 21岁 诏安
  吴大宣 21岁 龙溪
  叶龙滔(崇明) 20岁 长泰
  高建亭 20岁 龙溪
  蔡元明(伟光) 25岁 平和
  童庆云 19岁 华安
  吴忠诚 22岁 长泰
  唐今禄 24岁 东山
  第四队
  吴青松(小青) 25岁 南靖
  陈舜章 22岁 漳浦
  吴光前 20岁 云霄
  林习之 25岁 诏安
  潘国珍(碧甫) 20岁 云霄
  沈文贤(玄忍) 25岁 诏安
  第二大队第五队
  唐玉胡(明堂) 25岁 龙溪
  黄添献 23岁 龙溪
  谢世荣 21岁 诏安王继亮(陵) 24岁 龙海
  陈朝开(崇峻) 22岁 漳浦
  何江松(崇南) 27岁 漳浦
  唐正(达上) 22岁 东山
  朱炳奎 22岁 诏安
  张俊民(礼达) 27岁 南靖
  吴雄才(伯超) 26岁 诏安
  沈少山(福光) 26岁 诏安
  林介中 21岁 平和
  周如龙 20岁 平和
  林步云(连捷) 27岁 华安
  蔡奇勋(中光) 27岁 龙溪
  林庆麟(伯径) 24岁 诏安
  第七队
  施正藩 20岁 龙溪
  潘勇智(抱一) 21岁 云霄
  陈富国(克强)19岁 南靖
  游本立(远)23岁 龙溪
  卢锷锋 21岁 诏安
  陈仁忠 25岁 漳浦
  第八队张
  欣德 24岁 云霄
  第九队
  许周民 21岁 龙溪
  第十队
  刘消汉 23岁 漳州
  沈细仙 25岁 诏安
  胡以植 19岁 诏安
  叶澄渊(碧波) 23岁 平和
  陈涌波(少雄) 21岁 南靖
  沈如璋 22岁 东山
  洪明山(勒庭) 22岁 龙溪
  黄水源(青) 24岁 龙溪
  第十一队
  李培源 21岁 龙溪
  李藻(绍文) 26岁 诏安
  严天元 22岁 龙溪
  叶宗汉 21岁 长泰
  肖荫忠(仁忠) 21岁 龙溪
  周有伟 21岁 平和
  陈水发 24岁 诏安
  杨连贵 23岁 长泰
  第十二队
  汤冠群(琼吾) 26岁 云霄
  魏源衍(溢如) 20岁 龙溪
  陈仁寿(平) 22岁 海澄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郑澄桂
责任者
林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